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组织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优化方案

金融组织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竞争导致传统金融组织的优势下降。(二)融资需求变化对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20世纪以来,银行业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加剧。(三)科技发展对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已被公认为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的最重要的供给变化原因。正是在这种信息化过程中,银行时时面临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四)金融监管趋严对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银行业历来是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

金融组织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优化方案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金融机构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货膨胀率利率迅速攀升,且越来越难以预测;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改变了供给状况;金融业的规章制度也越来越严格,等等。面对这些变化,金融机构发现,许多传统业务方式已经不再具有盈利性,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进行创新。

(一)金融业竞争加剧对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

日益激烈的金融业竞争是金融组织创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竞争导致传统金融组织的优势下降。

第一,银行获取低成本资金的优势下降。金融创新大规模出现之前,银行要遵守存款利率上限的规定,导致银行资金成本非常之低。但随着脱媒的出现,人们将资金从银行低利率的支票存款和定期存款账户中提取出来,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例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从而增加了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

第二,资金使用收入优势下降。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直接向公众发行证券,使得许多银行的优质客户不再依赖银行满足短期信贷需求,而是利用商业票据市场寻求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例如,财务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垃圾债券使劣质企业借款人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资产证券化使部分储蓄和贷款协会等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丧失部分贷款业务。

由此,银行业创新面临如下挑战:

第一,并购和银行破产等方式导致银行机构的数量减少。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且是一种相对比较消极的方式。

第二,尝试将贷款业务扩展到新的、风险更高的领域。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提高了风险承担水平,还可能造成银行业危机。

第三,开展盈利性更高的表外业务的需要,即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的表外业务,如委托贷款社会融资信托贷款社会融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社会融资等。实践表明,第三种方式在近期最为普遍。如2015年中信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411.58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23%和35.78%,主要得益于银行卡手续费(+61%)、代理手续费(+107%)及理财服务手续费(+47%)等项目增长较快[1]

(二)融资需求变化对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

20世纪以来,银行业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加剧。

第一,利率波动性日益增强。20世纪50年代,3个月的国库券利率波动介于1.0%~3.5%之间;70年代,该类型利率波动范围扩大到4.0%~11.5%;80年代,这一波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5%~15%。利率的大幅度波动引起了巨额的资本收益或损失。(www.xing528.com)

第二,出现负利率。进入21世纪,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负利率,尽管波及面主要在欧洲范围内,但给欧洲银行乃至世界银行业均带来巨大的压力。2009年7月,瑞典央行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降到-0.25%;2014年6月,欧洲央行宣布将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下调至-0.1%,2014年9月,又进一步将利率下调至-0.2%。有研究显示,截至2015年12月14日,5年内到期的欧洲政府债券中,超过50%利率为负值,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中2年期国债也有近半收益率为负值。

为了应对上述利率风险挑战,20世纪末以来,银行业先后推出不同种类的能够降低利率风险的新金融工具。典型案例包括:[2]可变利率抵押贷款。1975年加利福尼亚州的储蓄和贷款协会率先发放可变利率抵押贷款,即贷款利率随着某种市场利率(通常是国库券利率)的变动而调整。利率上升时,可变利率抵押贷款使得贷款发放机构能够就现有抵押贷款获取更高的利率,从而保证银行一定的利润预期。此外,由于可变利率抵押贷款的利率通常要低于传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利率,因此受到许多家庭的欢迎。如今,可变利率抵押贷款已成为银行主要的贷款方式之一。②金融衍生工具。为了降低利率下降风险,银行与交易所合作推出了各种对冲利率风险的产品,如期货合约,卖方承诺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约定价格向买方提供某种标准化的商品,从而避免投资者因利率下降导致的风险。这类创新最早也出现在1975年的美国,之后,金融期货也得到全球金融机构和监管者的认可。

(三)科技发展对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已被公认为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的最重要的供给变化原因。一方面,它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利润;另一方面,它也使得投资者更容易获得信息,导致企业更容易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正是在这种信息化过程中,银行时时面临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

第一,银行信用卡借记卡。尽管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信用卡就已经出现,但受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限制,信用卡的运行成本很高,持卡客户仅仅针对有能力进行高档消费的个人和企业。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提供信用卡服务的交易成本,为银行信用卡项目的盈利提供了更大可能。随着Visa卡和Master Charge卡项目的成功推出,持卡人更容易获取贷款,最终使信用卡成为银行比支票更为广泛使用的金融工具。随着信用卡的成功推出,银行又推出借记卡业务创新。借记卡在外表上通常与信用卡十分相似,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消费,只是金额会立即从持卡人提供的银行账户中扣除。因交易成本较低,借记卡也得到广泛使用。

第二,电子银行业务。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客户可以通过电子银行设施(而非人工服务)完成银行业务。一个重要形式是自动提款机。提款机的出现,不仅减少了银行加班工资的支出,而且因其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而极大便利了客户。目前,仅美国的ATM已经超过了25万台。

第三,家庭银行业务。利用电子银行设施,客户只需要电话机或个人电脑,就可以与银行的计算机相连,完成交易。家庭银行业务不仅给客户带来便利,也再次降低了银行成本。

第四,虚拟银行。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在家庭银行业务领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银行机构——虚拟银行。这种银行没有实际的营业场所,只存在于网络空间中,它利用互联网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银行服务,如吸收支票和储蓄存款、销售定期存单、发行银行卡、提供账单支付便利等。网络银行首创于1995年,隶属于加拿大皇家银行的美国亚特兰大分行,目前美国银行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络银行。

(四)金融监管趋严对金融组织创新带来的挑战

银行业历来是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20世纪60—80年代,通货膨胀率和利率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政府部门对银行业的监管,例如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严格执行。严格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银行创新。最为显著的例证就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流动账户。

对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如用5 000元购买了5 000份额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则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会将其投资于短期货币市场证券,并向购买者支付利息,而购买者可以就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份额签发最高金额为5 000元的支票。因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在法律上不是存款,因此不必缴纳法定准备金,也不受利息支付的限制,从而受到消费者和银行的青睐。对于流动账户,这类创新主要针对企业。每个工作日结束时,企业支票账户余额中一定金额以上的部分都会被“清除”出该账户,并投资于隔夜证券,从而获得利息,而银行则因“清除出去”的资金不再属于支票存款,而无须缴纳法定准备金。需要指出的是,这类金融创新也是由于金融监管趋严倒逼而产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