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动计划阶段的优化问题分析

活动计划阶段的优化问题分析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小班科学教育活动“瓶娃娃”的目标1.观察瓶娃娃的外形特征,了解他们的用途。如果改为“发展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的能力”则提高了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案例五中,在一个活动中对幼儿有如此多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而完全没有注意到幼儿的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要求,长此下去,幼儿势必会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计划阶段的优化问题分析

(一)目标不够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差

一次教育活动的目标属于具体活动目标,应是具体明确,可测量的,可操作的。而在有些教育活动中,教师确定的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下面笔者以三个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某小班科学教育活动“瓶娃娃”的目标

1.观察瓶娃娃的外形特征,了解他们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体验探索瓶娃娃的乐趣。

【案例二】某中班美术活动“设计扇子”的目标

1.根据各自的意愿和方法制作不同的扇面。

2.体验摇动扇子时的凉快感觉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案例三】某大班体育活动“我是小虫子”的目标

1.发展幼儿爬的能力,提高大肌肉群的灵活性。

2.通过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快乐。

在以上三个案例中,都出现了目标过于笼统的现象。案例一中第二条“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于倾听还是表述方面的发展,还是辨别语音、丰富词汇方面的要求,如果确定为“能清楚地表述观察的结果”则更为恰当;案例二中的第三条“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应该是教幼儿有顺序地观察,还是比较观察,如果将其确定为“教幼儿能有顺序地观察事物”,教师的教学就会更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案例三中的目标看似全面恰当,但是第一条“发展幼儿爬的能力”却是准确性不够的很笼统的目标,如爬的动作要领是手膝着地爬,还是手脚着地爬,教师如果心中不明确,又如何组织幼儿活动呢?如果改为“发展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的能力”则提高了教育活动的针对性。

(二)目标内容单一,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总是要涉及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维度,并形成目标的整体框架。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可以一般地从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这三个方面来确定,过于单一的目标,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案例四】某小班科学教育活动“可爱的小白兔”的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小白兔的外部形态。

2.熟悉小白兔的生活习性。

案例四中教师只注重认知目标,而忽略了情感态度、能力目标,使整个目标单一,不完整。可修改为以下三条。

1.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小兔的外部形态及生活习性。(认知目标)

2.教幼儿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能力目标)

3.让幼儿和小兔交朋友,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情感态度目标)

【案例五】某教师为大班幼儿设计的数学复习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做简单的看图写算式。(www.xing528.com)

2.使幼儿熟练进行二等分、四等分活动。

3.巩固幼儿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

案例五中,在一个活动中对幼儿有如此多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而完全没有注意到幼儿的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要求,长此下去,幼儿势必会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目标过难或过易,不适宜幼儿发展水平

活动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目标的确定要控制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让孩子跳一跳,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在大班教育活动中,“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数量的物体并说出总数”的目标明显要求过低,因为这是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而在小班活动中要求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小班幼儿的口语发展尚未达到该程度。

【案例六】某中班美术活动“变脸”的活动目标

1.感受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萌发喜爱京剧的情感。

2.设计多个不同的京剧脸谱,要求色彩鲜明、图案对称。

3.体验利用自制脸谱表演的乐趣。

有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总是不由自主地把目标定得太大、太难,在一个活动中难以完成。上述案例中“设计多个不同的京剧脸谱”,而且要求“色彩鲜明、图案对称”,即使是大班幼儿也很难达到这个目标。

(四)目标表述角度不一致

教育活动的目标一般是分条目列述的,这既是为了呈现目标内容的不同层次或维度,也是体现幼儿经验要点的清晰分布,而使人一目了然。而有的教师在分条列述时角度不一,目标内容混乱不清。

【案例七】某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找影子”的目标

1.引导幼儿对光和影子感兴趣,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2.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探索和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3.学习动物手影,体验表演、合作的乐趣。

案例七中的目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表述角度前后不一,前两条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的,第三条是从幼儿角度表述的,应将第三条目标调整为“教幼儿学习动物手影,并体验表演、合作的乐趣”,从而使得本目标表述前后一致起来。

【案例八】某中班社会活动“车来车往”的目标

1.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蹦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案例八中的目标在表述上各条目内容混乱,第一条既有认知目标“认识交通安全标志”,也有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将其分开来表述,则更加使人清楚明了。

1.认识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其意义。(认知目标)

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情感态度目标)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蹦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力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