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优化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优化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正式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2012年5月,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表明中国资本市场重新启动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2014年年底,银监会、证监会推出资产证券化的备案制。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1 386只,总规模高达5 930.39亿元。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优化

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正式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因此,2005年也被称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元年”。中国建设银行开展的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试点,国家开发银行开展的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从而初步形成了以央行和银监会为主导、以信贷资产为支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并流通的体系。同年8月,中金公司设立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落地,表明券商资管计划成为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载体。2005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行分别成功发行了第一只41.78亿元的ABS债券和第一只29.27亿元的MBS债券。

然而,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资产证券化在发展初期并不规范。由于监管措施、风控管理等制度尚不完善,证监会2006年9月暂停了资产证券化相关项目的审批,而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更使得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银监会便叫停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陷入全面停滞阶段。

2012年5月,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表明中国资本市场重新启动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同年8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发布并实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正式推出资产支持票据ABN,这是非金融企业资产收益权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13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证券化业务试点。

2014年年底,银监会、证监会推出资产证券化的备案制。2015年,国家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国务院新增5 000亿元规模的信贷ABS试点。随着备案制、注册制、试点规模扩容等多项利好政策不断推出,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开始飞速发展,产品规模不断增长,交易流动性显著提升,创新模式更是层出不穷。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1 386只,总规模高达5 930.39亿元。图10-8给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的概况,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试点阶段(2005—2008年)、停滞阶段(2009—2011年)、常态发展阶段(2012—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图10-8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及大事记(www.xing528.com)

近些年,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呈现快速和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0年4月17日,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体量(总发行募资)已达3.61万亿元。其中企业ABS有1.8万亿,信贷ABS有1.4万亿元,交易商协会ABN有0.41万亿元(如图10-9所示)。

图10-9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历年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发行数据截至2020年4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