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层次划分与狭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控

货币层次划分与狭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控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信用制度相当发达的现代经济社会,有许多资产发挥着货币的职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货币性”。这样一来,货币供给的数量就很容易扩大。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以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作为标准来划分货币层次。由于各国经济环境和金融状况不同,可充当货币的金融证券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各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也不尽相同。所以货币当局总是非常注重对狭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控。

货币层次划分与狭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控

在信用制度相当发达的现代经济社会,有许多资产发挥着货币的职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货币性”。例如,人们签出的支票汇票本票、期票、银行的大额存单等,只要真实可行,就都可以成为货币。这样一来,货币供给的数量就很容易扩大。因此,选择好统计货币的方法很重要。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以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作为标准来划分货币层次。所谓流动性,就是指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而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的能力。由于各国经济环境和金融状况不同,可充当货币的金融证券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各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也不尽相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供应量划分为:

M0=银行体系外的现金通货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指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我国借鉴了西方国家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将货币层次划分为:(www.xing528.com)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在我国,M1层次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当然,不同层次的货币量,其活动和影响的经济范围也不同,它们的变化往往也反映了不同的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如M0的变化主要影响并反映了我国基本消费品供求的变化,而M1和M2的变化还反映了投资的各个环节。M1对经济的影响比M2的影响更直接、更迅速,而M2的影响又超过M3的影响。所以货币当局总是非常注重对狭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的研究表明,我国M1对短期经济运行反映比较灵敏,而M2与中长期经济行为的关系较为密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