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国四十年的作风正派的列子:一位被怀疑存在的人物

郑国四十年的作风正派的列子:一位被怀疑存在的人物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子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因为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提到列子,于是就有人怀疑列子其人的存在。列子确有其人,他是郑顷公时人。在郑国生活四十多年,上自公卿大夫,下至一般的官吏,没人知道列子为何许人。但列子却是一个作风正派、品质高尚的人,主张正义,反对无道义。也就是说列子认为季咸的技艺超过了其师的水平。

郑国四十年的作风正派的列子:一位被怀疑存在的人物

关于列子的生平资料,史书记载得较少,现只能根据《庄子》《列子》等书的零星记载作简单介绍,虽说不上系统,但也可以窥见列子的基本面目。

列子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因为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提到列子,于是就有人怀疑列子其人的存在。列子确有其人,他是郑顷公时人。南宋的理学家朱熹也这样认为,他说:“说列子是郑穆公时人,然郑穆公在孔子前,而《列子》中说孔子,则不是郑穆公时人,乃郑顷公时人。列子后有庄子,庄子模仿列子。殊无道理。他是战国时人。”[《朱子语类》(八)第3008 页]列子是战国时的郑国圃田(今河南中牟)人。圃田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据《列子·仲尼篇》所说,“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列子》第45—46 页)。圃泽即圃田,是列子生活的地方,东里出生的郑子产,曾是郑国的宰相。列子虽出生在一个有名的地方,但他却是一个隐士。在郑国生活四十多年,上自公卿大夫,下至一般的官吏,没人知道列子为何许人。有一年,郑国发生灾荒,列子穷得没饭吃,要到卫国去,他的弟子们要他留下教诲之言,他才把其师壶丘子林的话传给弟子。

战国策·韩策》中说“列子贵正”,正是正名,列子一生不争名,不争利,无所谓正名。但列子却是一个作风正派、品质高尚的人,主张正义,反对无道义。在《列子·说符篇》中说“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列子·说符篇》第90 页)。这就是说,无论为君还是为民,都不能没有道义,像鸡狗一样生活。有一年郑国发生饥荒,“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列子·说符篇》第90 页)。在《庄子·天下篇》也有同样的记载,有人劝郑子阳救济一下列子这样的“有道之士”,子阳为了落个“好士”之名,就派人送去十车粮食。列子却拒绝这些“嗟来之食”。他的妻子埋怨他不该不要粮,他劝妻子说,郑子阳听别人说送我粮食,也可以听别人说加罪于我。后来郑子阳被郑公杀害,相关人员也受到牵连,而列子却无事。列子到齐国去,在一家酒店吃饭时,他吃十碗酒,店家就优惠五碗。列子想,像这样有微薄收入的小店主都这样优惠我,那些富人官僚又该如何呢?所以他中途返了回来。可见列子是一个很正派的人。(www.xing528.com)

列子的老师有壶丘子林、老商氏和关尹。列子拜壶丘子林为师,被授“先知之理”,即只有先身后才能有身先的道理。他一心一意地向壶丘子林学习二十年,却不认识与他一墙之隔的南郭子,别人以为他与南郭子有仇,其实不是有仇,而是他专心致志的表现。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生过疑问,《列子·黄帝篇》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神觋叫季咸,从齐国来到郑国,自我宣扬说他可以预测人的生死、寿夭、祸福,对岁、月、日的推算也很准。别人见季咸躲而避之,只有列子迷上了季咸,他对其师说:“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列子·黄帝篇》第22 页)也就是说列子认为季咸的技艺超过了其师的水平。其师让列子把季咸带来见他,通过“地文”(即木头土块一样不动)、“天壤”(天性柔顺)、“太冲莫朕”(即太虚均衡)三招,季咸的把戏被戳穿,季咸只好逃走。这时列子才认识到没学好,归家后闭门三年不出,终于学到其师的真正本事。

老商氏也是列子的老师,在《列子·黄帝篇》和《列子·仲尼篇》中都用差不多相似的文字记载了列子向老商氏学习的经过。三年之后,“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以后,“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以后,才“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列子·黄帝篇》第15 页)。这就是说,通过九年的学习,他终于学道成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