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伽利略:为何成为异端的科学家

伽利略:为何成为异端的科学家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伽利略还利用他的望远镜观测到太阳表面有些区域“特别黑”,这就是被我们称为“太阳黑子”的地方。终于,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伽利略有罪,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终生信奉上帝。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的宗教哲学,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伽利略:为何成为异端的科学家

“异端”一词,最早是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用来形容意大利著名自然哲学布鲁诺[1]的,当然“异端”是带上引号的,表示教科书引用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的判决之意。

在17世纪的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看来,凡与当时的教廷教义相冲突的理论与观念都属于“异端”。当时罗马教廷以“地心说”作为教义的理论基础,如秉持不同于“地心说”理论的“日心说”的观念,就属于“异端”。

1616年,教皇保罗五世[2]颁布了著名的“1616年禁令”,禁止伽利略以任何口头或文字的形式保持、传授或捍卫“日心说”。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剥夺了伽利略的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也就是剥夺了他的公民权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由于新任教皇乌尔邦八世[3]是伽利略的故友,1632年,教廷允许伽利略出版了同时介绍“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关于托勒密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4],这部著作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由于是被“特赦(shè)”允许,所以要求此书在介绍“地心说”和“日心说”时立场要“不偏不倚”。但是,此书在介绍哥白尼的“日心说”时,包括了伽利略本人比较翔实(详明而真实)的天文观测研究成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书实质上是支持“日心说”的:

按照哥白尼的“日心说”,由于金星太阳公转,距离太阳最近,而地球则稍远,所以从地球上看金星,就如同在地球上看月球月相)一样,可以看到金星的相位。可遗憾的是,哥白尼时代并没能发现金星的相位,哥白尼的解释是金星是透明的。而伽利略利用他的望远镜,发现了金星的盈亏现象。从金星的周相变化不同于月球,推断出金星是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轨道上绕太阳旋转。值得一提的是,在哥白尼时代,虽然天文观测没有支持哥白尼的“预测”,但哥白尼并没有抛弃自己的理论,实为难得。

伽利略观察到的金星盈亏现象

金星和火星的视圆面形状的显著变化,也是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的数据“证实”了哥白尼学说的预测。我们知道,当我们用肉眼观测远方时,就存在“视角”的问题;相同大小的物体,观测者距离物体远近不同,观测到的物体大小也不同;当你靠近被观测物一半的距离,则被观测物的面积在视觉上就成为原来的4倍(长度和宽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包括第谷的观测数据,都没能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但伽利略做到了。

利用望远镜对月球表面的观察,似乎对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支持并不大。可当伽利略认为月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天体,月面有高山、峡谷和海洋时,对托勒密[5]和亚里士多德[6]学派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它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天体”和“地球”的区分是错误[7],月球像地球一样,地球也像月球一样,在宇宙中不停旋转。

伽利略还利用他的望远镜观测到太阳表面有些区域“特别黑”,这就是被我们称为“太阳黑子”的地方。太阳黑子不是因为太阳表面特别黑的原因,而是相对来说,太阳表面温度比较低的区域,所以看起来特别黑,它是太阳表面自然发生的巨大磁能风暴,所以也影响着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而且,伽利略发现,太阳在带动着太阳黑子转动,说明太阳也会自转的。伽利略观测太阳,不可能戴上现在专用的防护眼镜,所以他付出的是双目失明的代价。

伽利略记录木星卫星的原始稿件

伽利略利用他的望远镜观测到木星有4颗卫星,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件,因为卫星的命名权在他自己的手里,可以换取相当不错的权势和财富。当时,伽利略正想离开帕多瓦大学的教职,找一个待遇高而又工作相对轻松的工作,以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潜心研究。此时,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的一位年仅十二、三岁的托斯卡纳区的大公爵斐迪南二世[8]抛出了橄榄枝,这样4颗卫星也就以美第奇家族的姓氏命名了。就像地月系一样,发现了木星有4颗卫星,木星也就构成了自己的体系,由此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天体完整无缺论”。对哥白尼的“日心说”来说,证据越来越丰富了。伽利略这五方面的观测成果,对“日心说”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据,即便伽利略不用到处嚷嚷,见了这五大证据,读者心中的天平怎么可能不倾向“日心说”呢!所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是以更隐蔽的方式和更充实的证据来支持“日心说”的。

当然,罗马教廷那班人也不是不学无术之辈,特别是伽利略学术上的“对头”们,正对着伽利略虎视眈眈呢!他们正愁没有机会对伽利略下手,现在终于有了这个机会,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终于,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伽利略有罪,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www.xing528.com)

从此,伽利略在失去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后,也失去了人身自由(当然也失去了结社自由),直到他去拜见了他一辈子都忠诚信奉的上帝。

伽利略终生信奉上帝。如果以毛泽东的阶段标准来评价他与罗马教廷的关系,他们之间不是阶级之间的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但罗马教廷并不这么认为,“日心说”已经撬动了基督教的根基,“日心说”的成立,也就代表着近1600多年来,以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学派为理论基础的释经,全部被推翻,这就相当于一座大厦的根基被人抽掉了,大厦怎么可能不倾覆?

对伽利略来说,自然的真理就在那里摆着,但你偏偏不承认,而且利用自己的势力压制别人,这算什么好汉?所以,当他被迫下跪在悔过书上签字时,那种委屈也只有屈原投江那一刻能相比拟。

克里斯蒂诺·巴蒂1857年所绘的《伽利略受审》

【注释】

[1]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他鼓励了16世纪欧洲的自由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的宗教哲学,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992年,罗马教皇宣布为布鲁诺平反。

[2]教皇保罗五世(Pope Paul Ⅴ,1550~1621)原名卡米洛·博尔盖索(Camillo Borghese),是罗马第235任教皇,以审判伽利略而闻名。

[3]乌尔班八世(Pope Urban Ⅷ,1568~1644)的俗名马菲里奥·巴尔贝里尼,出身于意大利豪门巴尔贝里尼家族。

[4]《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采用对话的形式,参与对话的是支持他的两个朋友,沙格列陀和萨尔维阿蒂,与一个亚里士多德观点支持者辛普利邱,对话分为4天。伽利略想要用这种对话形式使他的著作能拥有广大的读者,从而能有效地否定掉亚里士多德的力学宇宙论

[5]克罗狄斯·托勒密(ClaudiusPtolemaeus,约90~168)是罗马帝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占星学家和光学家,是“地心说”的集大成者。

[6]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7]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8]斐迪南二世·德·美第奇大公爵(Ferdinando Ⅱ de' Medici,1610~1670)是美第奇家族的第五代托斯卡纳大公,于1621年到1670年在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