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称诗人元帅陈毅耿直为何成为解放军奇兵

人称诗人元帅陈毅耿直为何成为解放军奇兵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称诗人元帅,又以耿直著称的陈毅陈毅全国解放初期,国内文豪郭沫若曾赋诗称赞陈毅道:“天南一柱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1920年8月陈毅赴法勤工俭学,翌年9月因领导学生与反动政府作斗争被驱逐回国。哀乐传出后全国同悲,同时也使人看到纠正“文革”错误的曙光,陈毅元帅正直和敢于直言的形象也长久地留在全党全军心中。

人称诗人元帅陈毅耿直为何成为解放军奇兵

人称诗人元帅,又以耿直著称的陈毅

陈毅

全国解放初期,国内文豪郭沫若曾赋诗称赞陈毅道:“天南一柱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这位在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人民军队的元老,从参加革命直至后来长期的战争中,始终都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是战争使他走上了指挥军队的道路。

其实,1946年陈毅在山东解放区接待来访的美军雷克上校时,就曾说过自己当年的喜好:“我的兴趣不在军事,更不在战争,我的兴趣在艺术,我愿做记者,我喜欢写小说。”

陈毅于1901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一个读书人之家。10岁的时候到外婆家寄读,深受国学造诣较高的老师熏陶。他高小毕业后便进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学染织专业,却总想做一名文学家、诗人,用笔唤醒人民群众的觉悟,反抗黑暗社会,并依靠文才谋生。

1920年8月陈毅赴法勤工俭学,翌年9月因领导学生与反动政府作斗争被驱逐回国。回国后,他在重庆《新蜀报》上任文艺副刊主笔,写下了一系列言辞犀利的文章。1922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又转入共产党。入党后先在北京组织学生运动,后又回四川家乡搞兵运工作。

1927年陈毅从四川来到武汉,担任过中央军校内中共组织负责人,并于同年8月追赶上南昌起义部队,担任了团政治指导员。

1927年秋南昌起义的“铁军”二十五师在粤东战败,师团以上干部只剩下刚来不久的朱德和陈毅。面对可能散伙的危局,过去一些官兵讥笑为“卖狗皮膏药”的政工人员陈毅比一般军事干部更为坚强,他鼓励周围官兵说:“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有个别兵痞乘部队混乱煽动逃跑,并向群众敲诈勒索,陈毅知道后马上下令号兵吹集合号,在全体军人大会上宣布革命纪律,并把三个违法乱纪分子当场处以死刑。

据此时只是班长的粟裕回忆,这是陈毅第一次同全体军人见面,就以坚强的意志震动了大家并赢得钦佩。剩下的800余人跟随着他和朱德,战胜了食不果腹且冬天还穿单衣的恶劣环境,走向与毛泽东会师的道路。(www.xing528.com)

在井冈山上,毛泽东是红四军党代表,朱德是军长。陈毅任军委书记,也是红军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当时的重大决策都是毛、朱、陈一起研究,三人是最亲密的战友,此后陈毅又任过军政委、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等职。

在偏僻的井冈山上,陈毅与毛泽东是难得的有共同雅兴的诗友,两人一同吟诵宋词——“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遇到政治原则问题,陈毅却从不徇私情。当时因大家都缺乏革命经验,在确定建军原则和一些工作中陈毅和毛泽东出现过不同意见,进入闽西后还出现过陈毅取代毛泽东任前委书记之事。通过实践的检验,陈毅到上海向中央汇报时为中央起草了著名的“九月来信”,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从而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当时陈毅如接受周恩来的提议,本可以转赴别的根据地任职,他却心悦诚服地回到红四军,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工作,表现出坦荡的胸怀。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时,带伤的陈毅留下来与项英一起领导了游击战争。后人总结中共历史上环境最艰苦的三次斗争,便是红军长征、东北抗联雪原密林中坚持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据陈毅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艰苦的阶段,如同诗中所写——“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一次面对搜山敌军纵起的大火包围,陈毅自虑难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召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视死如归的正气,通过此诗跃然纸上。正是靠危难逆境中保存下的这些革命种子,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被改编为新四军

新四军建立时,陈毅任一支队长率部挺进江南抗日前线,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代军长。1943年赴陕北参加整风,中共“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解放战争开始后他负责指挥华东战场,任华东野战军(后称三野)司令员。1948年夏调中原军区任第一副司令员,同刘伯承邓小平一起率中原野战军参加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时,陈毅是上海市首任市长,领导对旧城市的改造和恢复经济,奉调北京后又到外交部任部长,还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

文革”初期,陈毅在天安门上说起曾有两次反对过毛主席的旧事时,毛泽东曾爽朗地说:“你就是第三次反对我,我也同你合作!”如果明哲保身,以他过去的功绩以及同毛泽东的特殊交情会平安无事,然而他心直口快一再公开“放炮”。按他当时的话讲:“有人说我陈毅又跳出来了。对!快要亡党亡国了,这时不跳,更待何时!”“我的讲话可能触犯一些人,我个人可能惨遭不幸,但是,如果我因此不敢讲自己的意见,我这个共产党员就一钱不值!”

1967年2月,陈毅在中南海怀仁堂和其他老同志当面怒斥了“文革”先锋康生江青一伙,被打成“二月逆流”的主将而受到批判,却得到全党和全国有识者的钦佩。1972年1月他病逝时,毛泽东自22年前参加任弼时追悼会后,又破例抱病亲自来追悼。哀乐传出后全国同悲,同时也使人看到纠正“文革”错误曙光,陈毅元帅正直和敢于直言的形象也长久地留在全党全军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