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婚嫁礼俗与称谓的变迁

婚嫁礼俗与称谓的变迁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淮北地区一般男子16至20岁,女子14至20岁,皆达到结婚年龄。婚嫁礼俗,境内各地大同小异。称谓旧时未婚男子俗称“童男子”,未婚女子称“黄花闺女”。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妻称夫叫夫婿、郎君、夫君。夫妻解除婚姻关系叫离婚。男子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家庭成员叫入赘,或倒插门。男家父母请媒人持年庚帖子并携带礼品至女家提亲,要女子“生日”,谓之“求婚”。

婚嫁礼俗与称谓的变迁

Section Four Folk Etiquette and Customs

一、婚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新中国成立前淮北地区一般男子16至20岁,女子14至20岁,皆达到结婚年龄。在礼教的熏陶下,大多数青年男女,均循规蹈矩,遵循礼法规定,定亲、迎娶、拜堂、入洞房、生儿育女……且习以为常。

婚嫁礼俗,境内各地大同小异。

称谓

旧时未婚男子俗称“童男子”,未婚女子称“黄花闺女”。结婚叫花烛、合卺,有“洞房花烛夜”一语。介绍人叫媒人、冰翁、月老。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夫称妻叫内室、内人、拙荆。妻称夫叫夫婿、郎君、夫君。初结婚夫妻叫结发、原(元)配,后娶妻叫续弦、继室,女嫁伤家男子(妻死)叫填房。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未婚夫先亡,未婚女子居家,俗称望门寡。夫妻解除婚姻关系叫离婚。未婚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叫私奔。男子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家庭成员叫入赘,或倒插门。

夫称妻子的兄弟为大/小舅子,姐妹为大/小姨子。妻称丈夫的兄为大伯哥,弟为小叔子。小孩叫舅妈为妗子,叫外婆为姥娘,或姥姥,叫外公为外爷爷。嫁出去的闺女随婆家姓,俗称“老李”“老刘”等。

说媒

旧时,男女婚姻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成婚,要门当户对,婚前不见面。俗说“一家有女百家求”,一般都是男方家长有意,请媒人去女家说合,也有女家求男家的。更多的是亲戚朋友了解的,觉得两家小孩合适,便两头说拢,撮合而成。有会做媒的,即使男女双方开始不太愿意谈,但经媒人里外说合后,最终订婚的也不少,因此俗语说“最怕红娘劝”。男家父母请媒人持年庚帖子并携带礼品至女家提亲,要女子“生日”,谓之“求婚”。女家同意后即将庚帖留下,并把女儿的年庚八字交于媒人带回,以便请算命先生占算二人是否相克、吉利,是否合婚。萧县、砀山一带叫“合年命”,迷信色彩很重。

求婚期间,两家托人相互了解,谓之“打听”,如小孩长得咋样,过得是否殷实,家庭为人处事如何等,双方家庭还互派女眷前去相看。

旧时也有的男方或女方自觉形象差,从说媒开始时就找潇洒漂亮的人代替,直到洞房挑开红盖头才真相大白,闹过不少笑话。古书、古戏上也多有记载。

过启

男女年庚八字占算合婚,双方同意结亲后,男方即可向女家“过启”。择定吉日,遣媒人持年庚帖子,带丝带2副(带子之意)、针2包、红丝线2团、红布6尺、银耳坠2副及酒、鱼、肉、鸡、糕点等聘礼送至女家,以示诚意。泗县一带上等人家行聘不具箱礼钱财,只备大糕十条,红布数尺;中下等人家则兼具服装和钱财。萧县一带将首饰放在小红匣里,里面并放几个枣、栗子,取“早立子”的谐音。富有之家聘礼很重,多为贵重首饰、绫罗绸缎及礼金,以显富裕和阔绰。女家收下聘礼,第一次假意不回。过几天,待媒人去第二次后,才回送男家笔、帽等物,另写“回启”,以示允诺。订婚之日,男女家各备酒席宴请媒人,以答谢奔走之劳。

婚事兴给媒人送大鲤鱼,多由男家送。过启送的大鲤鱼,女家留够后,余下的就是媒人的,算是酬谢。讲究的,另请媒人吃酒数次,并终身感谢。所以,爱开玩笑的人一见媒人来说亲,就喊:“大鲤鱼又浮水了!”

启贴

旧时启贴是男女双方做亲的重要信物和标志。民间虽多为口头传达,但也有不少人家郑重其事,用书面启贴。男家给女家去的启写“冰言许结,××(两家姓氏)之好,金诺恭迎,鸾凤之书;白玉种良田,千年合好,红丝牵绣幕,百世良缘”字句。女家的回启写“冰言即合,二姓之好,金诺永结,百世之荣;兰桂同荣,山河永固,阴阳定位地久天长”的语句以示心诺,有的男家写“久仰山计,常怀附翼之心;幸承冰言,克随登龙之愿。某月:敬修鸾笺,咸亨庆会”。女家的回启写“昨聆冰言,深慕西秦之盛;今蒙月老,得择东坦之贤。某月:谨答尺牍,长命富贵”,等等。这里的“冰言”,指媒人的话,“金诺”即亲家愿意。

看日子

过启后,男方请“算命先生”按双方生辰进行“推算”,择定迎娶吉日,俗说“看日子”。大都选择二、四、六双日。喜日再好,比不上美好的季节。淮北农村,娶妻嫁女一般选在初春、深秋。喜日暂定后,用红纸写上书帖,再遣媒人送至女家求娶。之后,双方家中便忙于筹备结婚事宜。男家备新房、刷新床、置衣物(套被、褥子、枕头),并约好鼓乐、彩轿等,但主要是给新娘做红衣(谓之“上轿红”)。红衣的多少一般量力而行,富乡富户多些。有的女方狮子大开口,向男方索求丰厚的“红衣钱”(甚至影响到婚后双方的感情)。

贫寒的男家做不起红袄,就租借。如到喜期不能备齐,可以改日子。

鼓乐

鼓乐是民间专业乐队为红白喜事吹奏、演唱的乐曲,吹的乐器俗称“唢呐”“响”,乐队一般由8人组成。掌笛(吹唢呐)1人,笙2人,银锣1人,镲锅(带鼓板)1人,其余是唱的、舞蹈的。七忙八不忙。乐器中,二胡奏唱歌曲,板胡奏唱梆子戏。梆子戏里有《打金枝》《撕蛤蟆》《铡美案》《辕门斩子》等剧目,泗州戏里有《喝面叶》《休丁香》《王三姐》等唱段。办红事,头天上午到男家吹,吹一中午,下午到女家,第二天跟轿返回。喜事多用“凡”字调,奏《百鸟朝凤》为百姓喜闻乐见且源远流长。

花轿

传统的接新娘,一般用花轿迎娶。花轿用楝木制作,寓意“恋子恋孙”。轿有八人抬、四人抬、两人抬三种。富贵人家多用八人、四人抬大轿,贫寒人家则用两人抬的青布小轿或红轿。花轿用大红花布做轿顶,背面用筛子糊成八卦图,图上插着用金纸做成的箭头,用以镇凶邪,除恶煞。迎嫁的轿身贴喜轿联,内容多寄托避邪、祈吉、求子的心理。接时贴上联,回时女家补下联。有的地方还有在轿杆上插4只红灯笼的习俗。

过轿(送红衣)

淮北人为求吉利、喜庆,新娘嫁衣多为红色等艳丽的服装,俗称“红衣”“上轿红”。迎娶的前一天,男方派人随乐队、轿给女方送“红衣”,谓之“过轿”。红衣用皮箱盛放,与新娘上头(即上妆)用品一齐送到女家。送时,在箱中置放一定的彩礼钱,即“压箱钱”。

都知道女方这山望着那山高,送后还要再问问女方还有什么要,缺什么东西要补的,实际是客套话。

新房

男孩拜堂娶亲,用堂屋、东屋、西屋哪间,由生辰八字决定。男家没有新房又急于结婚,可向本家有房子的临时借房,叫借娶。人家当然乐意,意思又有新人进门了。女儿出嫁就得从自己屋里嫁出。要是无依无靠,有的在村外,或半路的桥上待嫁。这称为“借娶不借嫁”。现在竟有许多姑娘是从婚纱化妆屋里嫁出去的。

滚房压床

娶亲前一天,男方找个四五岁以下的小男孩,放到新房床上蹦跳一番,叫作“滚房”。压床,亦称“童子压床”,一般是男家找两个健康活泼、模样俊秀的小男孩陪新郎在新房的婚床上睡一夜,讲究点的最好是两个孩子肖龙或肖蛇,或与新娘的生肖相合。其用意说是经过“滚房”或“压床”,新娘子婚后会生有白胖的男孩。

迎娶

成婚前一天,男家门前张彩挂红,贴上喜对联,族人家门上也贴上红“囍”字。喜联写“共结丝罗山河固,永偕琴瑟地天长”,或“携手同行结婚礼,并蒂常理莲花”,或“欣见牛郎步鹊桥,笑看织女渡银河”,或“洞房花烛三星照,金榜题名万世昌”,等等。

鼓乐、彩轿发至女家,谓之“过轿”。有一男孩压轿前往,后面跟着两个抱鸡(“鸡”“吉”谐音)的。抱去的是只公鸡,回时女家送只母鸡一同抱回,以求吉利。轿杆上挂猪肉一块,谓之“离娘肉”(猪肉返回男家一小块,不许用刀割,必须用手拽,事先留有刀口)。富豪之家还备有三洋枪、对子马、金瓜钺斧朝天蹬,鸡鸭鹅笼高提灯等。

迎娶路线不重复。如果两家轿子在路上碰上了,都想占上风,东为上,抬着轿子飞跑,占据上首位置。两家离得较近的,轿子往往围着村子绕一圈,煞是好看。

待嫁

女子出嫁前一两个月,一般在家做针线,不出门,闷得皮肤白白的。出嫁前几天,嫁女则少吃饭食,谓之“饿嫁”。母亲向女儿交代一些婆家规矩,人生事端。过轿那天,女方亲朋都到女家送礼,俗称“添箱”。晚饭后,男方来的乐队鼓乐齐奏,至中夜。

嫁妆

嫁妆指女家为嫁女陪侍的东西,如桌、椅、条、凳、柜、橱等,以及被、枕巾、水壶、茶杯、镜子等。嫁妆多少随家庭条件、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须凑个吉利数,多为巧4件,巧8件,巧13件。

大户女家有钱,担心女儿年纪小,婚后生活不习惯,还有陪侍老嬷嬷(保姆)的,侍候嫁女,一月半月再回来。

发嫁

次日凌晨,一般辰时左右发嫁。出嫁女子梳妆打扮,穿上“上轿红”——大红衣裤,红布蒙头,谓之“上头”。宿州一带由舅父与兄长发送嫁。新娘上轿时脚不沾地,由女方兄长背上轿子,也有用椅子抬到轿前上轿的,避免带走娘家的泥土,俗信“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娘家的好运气。轿门关上后,嫂子端来一碗面水泼向轿腿,俗谓:“泼出去的水,嫁出门的女”,期盼嫁女能安分守己过日子。这时女家送给轿夫“上轿礼”,免得轿夫迟迟不发轿。轿起登程,鸣炮奏乐,新娘则嘤嘤啜泣,表示对父母的依恋之情和孝心,以及眷念哥嫂弟妹的和睦相处。女之兄弟两人随轿左右送行,谓之“押轿”,让轿子行稳。送亲,送出庄方回。陪嫁的嫁妆被抬着一溜排开,跟随其后。嫁妆上都贴有红色剪纸的喜字,盆桶器皿一类的盛具不能空着,里面分放一些红枣、花生、桂圆、栗子、荔枝、石榴等“喜果”,寓“早生贵子”之意。沿途遇村、桥、庙宇、岔路口则燃放爆竹驱邪。

发嫁时,发现围观的人较多,主事人便高喊:“穿重孝的、与新娘属相不合的人远离现场,免得方其一家,运气不好。”

传席撒帐

传席撤帐是迎亲礼中的一个环节。花轿来到男家村前,放炮迎轿。轿至男家大门前,给新娘“下轿礼”。新郎朝轿三揖(谓之“拜轿神”)后,新娘由女嫔扶出轿,叫“架新人”。有数对小女孩手抱一红布扎盖的团瓶,碎步前行,称“添胭粉”。接下来,“胭粉客”引路,缓缓走在席子、红毡之类的铺垫物上,脚不沾地。贫寒之家多用席子,官宦多用毡褥。因为席、毡不够长,需人前后传递,称为传席。在这过程中,全福人(所谓“全福”,就是夫妻俱在而且儿女双全)或男家兄长(有的专由老表)抓着盛放在竹筛中的红枣、花生、核桃、栗子、杆草等物不住往新娘头上、身上抛撒,谓之“撒帐”。

婚礼:发嫁

撒帐时念诵祝辞:

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

再撒一把生花生,一男一女插花儿生。

枣儿满炕红,生儿是英雄

双双核桃双双枣,生儿聪明生女巧。

还有莲子和桂圆,连生贵子中状元……

或边撒边唱:

一撒金,二撒银,撒得新娘进了门。

新娘进门脸含笑,好像仙女下凡尘。

仙女下凡配董永,男耕女织治家勤。

也有唱:

一撒银,二撒金,撒得新娘进了村。

村上老幼门前看,像是当年王昭君

昭君出塞美名传,天涯海角结秦晋……

整个过程十分热闹。

拜堂

拜堂亦称“拜天地”,作为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由新郎、新娘参拜天地、父母及夫妻对拜。一般在堂屋或正房前等特定地点举行。拜天地时,案桌上燃点香烛,除陈列祖先牌位或遗像外,还摆上木制的或柳条编的升或斗,内放五谷杂粮及花生、栗子、红枣,蒙上红纸,上插一杆秤,等等。拜天地开始,燃放鞭炮,鼓乐齐鸣,乐止,司仪吩咐新郎新娘分男左女右站定,随掌礼人口令开始跪拜。口令多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夫妻交拜”,有的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这时,喜庆气氛达到高潮。

婚礼上揭头红

合卺

新郎新娘同饮“交杯酒”(又称“交心酒”“合欢酒”),大致有几种形式:一是同杯酒,即新郎新娘共饮一杯酒;二是换杯饮,由新郎执杯给新娘,新娘右手执杯给新郎,二人同时各饮半杯,之后交换酒杯再饮;还有是牵线饮,用一根红线,两头各系一制钱,分别放在两个酒杯中,新郎新娘同时端起酒一饮而尽,或者交换酒杯再饮。这是新婚夫妇第一次在一块饮酒,一般都有众人围观嬉闹,气氛相当活跃。

坐帐

“拜天地”后,领亲人分持花烛将新人导入洞房。临时在洞房墙上挂上一盏用植物油点燃的油灯,称为“长命灯”。一会儿,会有人上去拨亮,边唱道:“拨拨灯,拨拨灯,来年生个闹人精。”新娘端坐喜床上,称为“坐帐”。这时,新郎上前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意为“新人见面,称心如意”。然后坐在新娘左边,新人同饮交心酒。

分大小

待亲朋满座、宾客盈庭之际,新郎新娘同回案桌前,依序向长辈一一跪拜。姑、姨受头拜,拿头礼。所有受拜者均送给“磕头礼”,称为“分大小”。礼毕,酒宴开始,亲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

酒宴

安排酒宴是办喜事的主要工作。一直到现在,乡村还都是自家买菜,请厨子。厨子一到,就给开刀礼,多少不限,并送两条毛巾。支锅,买菜,赁桌子。物资匮乏的年代,多为拌面过油,俗为“油炸面粘”。一般乡村没有炒菜。一律合碗席,三顿停,盖着蒸。红喜事情,好的制十个盘子八个碗,也有八个盘子八个碗,称二八席。后来逐步发展,又加四个炒碗、四个大件,称三八席。盘子盛的多是四荤四素,如猪肝、猪血、炸酥鱼、热豆腐、凉调藕片、菠菜、豆角、萝卜、绿豆芽。碗内盛的分别是鸡鸭鱼肉,另加粉条、丸子、海带之类,最后上个鸡蛋汤。男家的婚宴,过去是三顿饭,头天中午一顿,娶亲当天早、中各一顿,以中午的饭最为丰盛。女家一般两顿,头天过轿一顿,第二天发嫁早晨一顿。

酒宴上,新郎新娘挨桌挨个给客人敬酒。俗话说,“喜酒不醉人”,新人端起来的酒,不能不喝。实在不能喝的长辈,免了也就算了。有脾气好的亲友,早已喝了八九分,被新人最后一灌,烂醉如泥,闹出不少笑话,为喜事平添气氛。

酒宴上菜

拜堂中午,老萧县朔里地区,新娘得吃一碗鸡蛋面,并给送新娘的小姑娘专预备一桌上档次的饭,新娘陪着,但自己不动筷,只招呼客人吃,桌上放四个菜后便可离去,说是“新娘一动筷,家产减一半”,有说“新娘动筷,福减一半”的。这顿饭要给厨子钱,多少不限,称“茶如意”。

开脸

酒宴后,由两个儿女双全的妇女为新郎新娘铺床,将早已准备好的红枣、栗子等物置于铺盖之下,意为“早立子”。之后为新娘“开脸”,就是为新娘美容,如修细眉毛,剪齐鬓角等,意为“别开生面”。妯娌们用红线将新娘脸上不规则的毛发揪掉,边揪边唱:

滚鸡蛋婚礼

揪脸人不怠慢,揪脸还得红鸡蛋。

红鸡蛋,满脸转,今年喝喜酒,明年吃喜面。

“开脸”表示女子已婚,一生只举行一次。

闹洞房

古称“谑亲”“戏妇”,俗称“暖房”“闹房”“闹新媳妇”“戏新郎”等,特指新婚当夜在新房内举行的以戏谑新娘、新郎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庆贺形式。人们认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闹洞房能驱邪避祟,保佑新郎新娘婚后生活吉祥如意、兴旺发达。宾客、亲友、邻里、村人,特别是表兄、表弟、表侄,不分辈分高低,男女老幼,均可参加闹房,谓之“新婚三日无大小”。如故意念一些拗口的诗词、歌谣,让新娘学着念,或出上联要新娘接下联等。新娘不能令众人满意,就会被罚糖果、饼食或酒,或让新娘讲一些具有性的隐喻的谜语或笑话,使她难以出口。有的闹房,要新郎新娘做出一些动作来,像当众拥抱、接吻,或接近于此的事,如将一根筷子放在油瓶里,只露出一点头来,要新郎新娘用舌尖将其舔出,或吊起一只苹果,要两人同食,等等,花样百出。也有人作极不雅观的“闹喜”言行,使新人不堪入目,甚至直接对新娘百般戏谑,动手动脚,实为陋习。

听房

闹房活动的自然延续是“听房”,即贺婚的亲友散去,新婚夫妇闭户休憩后,又有人悄悄转回,躲在窗外窃听或偷窥房内动静,以新婚夫妇的亲昵语言动作甚至于性行为取乐谈笑。一般情况下,听房以新郎的表嫂子等女性眷属或表亲男性朋友为多。更为出格者,还有乘人不备潜伏在婚床下听房的。这同样是陋习。

有的深宅大院,外人进不去,或刮风下雨无人听房,长辈便将一把扫帚靠在新房的窗户外当作人。

认祖、拜三朝

新婚第三天,一早拜三朝,即新郎新娘由妯娌们(大多是近房老嫂子)领着陪同去男家祖坟祭拜,谓之“认祖”,也叫“烧喜纸”。回来后嫂子领着,拿块二尺见方的红布,铺在家族长辈的堂屋当门磕头问安,受拜者均须给新娘“磕头钱”,称“拜三朝”。讲究的人家,溜门子磕头,一房人家家都磕。其意义在增进新娘与男方家族成员之间的了解,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所占据的地位。是日,新娘兄弟多前来会见,晓知回门日期。回门见到爹娘问起时,好说婆家门户大,人头盛,稀里糊涂几乎拜了半个村。

新娘在新婚二日或三日后入厨房做饭,洗手做羹汤。

宿县一带第二天,女家由两辈人当“油客”,前往男家看望。

回门

婚后新郎偕同新娘去拜见(岳)父(岳)母及其亲友,有的带些粉丝、糖果、点心等礼品,谓之“回门”。旧时在大年初四回门的多。慢慢地,三朝后,就有新郎、新娘在婚后第六天,同往女家拜见(岳)父母和其亲友。娘家盛宴招待“贵客”和三亲六戚及八方朋友。新女婿的宴座必须设在正堂首席上坐。饭前女方弟弟给姐夫端洗脸水,姐夫须给小舅子掏钱。午后则回,不在娘家过夜。娘家给女儿带上一块圆饼馍,说是给婆婆吃,堵住嘴,日后少嫌弃,不要比鸡说狗。

回门婚俗,从新娘方面说,表达出嫁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对新郎来说,除感谢岳父岳母恩德外,还有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的意思,带有认亲的性质。

现在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婚后两天三天就有回门的。

接“天”

女儿出嫁后的一月内,娘家弟兄要去接几次,称为接“天”,亦称“接对月”。有接4天的,6天的,9天的,18天的。一般早晨去,中午接回,下午送返。嫁女不在娘家过夜,男家一月不空房。路远的,弟兄头天下午就出发,在男家附近住一宿,赶在第二天早上到。嫁女头天回不来,也不能在娘家住,途中找个亲戚转个弯或住旅店。男家要预备像样的一顿饭招待来客,有盘子有碗。接头趟一般6个盘即可,后面马虎一点也无所谓,实际就是自家弟兄。

分家

分家时,父母要给买锅碗瓢勺,置新灶。一般水锅挨着大锅,锅门不能朝南,意思是烧的难,吃的难,难做饭。只有庙里的和尚支锅门朝南。要刷新房,留燕路,祈望“燕子不进愁门”。选好日子,父母买上很多菜,儿媳妇锅上做饭,婆婆烧锅,一家人吃饭庆贺。

乡下,父母要分米分面分田地等;城里,要给一定的生活费。旧时有的还立有分家单,颇有趣味,上写:

兄(弟)×××等父(母)去世,勤惰不一,勉强同居,恐生嫌隙,兄弟商议,请到亲族,将祖父所绩遗,以及置田产、钱财、树木、器具等项搭配均分。逐条开载、明白阉分之后,彼此照单管业,各立门户,永无争差。立分单以各存一纸为据。

无论城乡,青年人婚后都要和父母在一个灶上同吃一段时间。往后,城里人因工作关系多嫌不方便,乡下人因各种原因(大多是兄妹多,妯娌间不好处)便另起炉灶,分家单吃。开伙的那天,请亲朋好友来吃头顿饭,称为“燎锅底”。

以上系淮北境内婚嫁旧俗之大略。此外,境内还有其他婚姻杂俗。

童养媳

俗称“团儿媳妇”。旧时,穷苦人家将无力抚养的童年女孩许给人家为妻,因年小不能举行婚事,故养在男家。在婆家大多受姑婆虐待,过去有句民谣:“千年古路淘成河,团儿媳妇熬成婆。”待女孩长至16岁后,便完婚,谓之“圆房”。新中国成立后,此俗禁绝。

纳妾

旧社会,有钱有势的男子,多有三妻四妾,原配妻子叫“正室”,住正房(堂屋),所纳之妾称为“偏房”“侧室”“姨太太”“小老婆”,住东西厢房(侧屋)。建国后,蓄婢纳妾被视为犯法,被彻底铲除。

续弦(填房)

男子妻子亡故后再娶,称为“续弦”,俗称“填房”。旧社会,男尊女卑,男子续弦多娶黄花闺女。

招女婿

旧称“入赘”,俗称“招养老女婿”“山门女婿”。有女无男孩之家,为传宗接代,继承家业,故招婿为子。应招为婿者多被人歧视,特别是女家父母亡后,女方叔伯多给予刁难,无法继承家业,有的甚至被赶出家门。

娃娃亲、指腹亲

旧时,男女初生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双方父母即做主定下了亲事,称为“娃娃亲”。民间有些人家由于两家交情深厚,儿女尚在腹中,双方父母就给他们定下了终身,称为“指腹亲”。要是双方生下来是同性别,就认干亲。

亲上亲(同姓亲)

本来男女两家已有血缘关系,再让两家的子女结婚,就在血亲基础上再增加一层姻亲。亲上亲男女要同辈。兄(弟)的子女与姐(妹)的子女结婚,叫“表亲婚”。娶舅的女儿叫“侄女随姑”,娶姑的女儿叫“姑舅还乡”;姐妹之间儿女订婚,叫“两姨亲”“姨表亲”。《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薛宝钗就是姨表亲,如和林黛玉成婚则为姑舅还乡。亲上亲可使家庭财产由有血亲关系的人继承,不落外人之手,富贵之家常用亲上亲巩固扩大自家的势力。贫穷人家愿结亲上亲,主要是因为两家男女情投意合:小时候走亲戚相互认识,留下好印象;两家亲戚一直要好,知道是过日子人家。亲上亲的缔结,违反科学,所生的孩子多患呆傻等疾病。新中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两换亲(三换亲)

两家男子因家贫或其他原因无力娶妻,又均有姐妹未嫁,则互换成亲,称“两换亲”。这种婚姻多不遂心愿。两换亲太直接,不太好听,为此哭闹者甚多,有的则以死抗婚。后来有聪明的媒人为避免节外生枝,同时想吃三个大鲤鱼,又找了一家,叫三换亲,可谓一箭三雕。此俗渐除,但未绝迹。

包办婚

男大女小,男有身份,双方年纪悬殊较大,或男残疾、呆傻,身患难以治愈的疾病但家境富裕,女的不心肯,父母包办。

寡春年

民间有“寡春年”结婚不吉利的说法。即当年无立春不宜结婚,亦称“瞎年”。“寡春年”的出现,是两种历法的“时差”造成的,每19年里会出现7个没有立春节气的“寡春年”,也会有7个双春的年份。双春年被认为是“好年”。俗云:“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为图吉利,许多新人选择双春的年份结婚,形成“热婚年”。

新喜

辛亥革命后,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文明结婚。结婚时拟定婚礼程序,邀请地方知名人士为证婚人,双方家长为主婚人,媒人为介绍人(有时虚拟),司仪按礼程进行。新郎穿新制服,戴礼帽;新娘顶披纱,穿旗袍,两人胸前佩红花,并肩而立,向主宾脱帽鞠躬。礼成后,散发喜糖、喜烟,宴请宾朋。这种文明婚仪,在城镇少数知识青年中流行,普通群众仍沿袭旧俗。

辛亥革命后,曾一度出现送房程序,安排两年轻的伴郎送洞房时伴唱,伴郎两人同喝一杯酒,唱道:

“我中华,最改良,文明结婚真正强。

今日俺来看嫂子(婶子),新郎找俺来送房。

说送房,不要忙,七包果子八包糖。

左手来拿红灯芯,右手又拿安的香。

入了洞房用目望,后边铺着象牙床;

鸳鸯对枕一头放,大红彩被叠中央。

只向前墙留神看,嫂子(婶子)陪的好嫁妆:

黑漆柜子红漆箱,八仙桌子中间放;

四把斗椅搁两旁。

男婚女嫁真正好,来年早生小儿郎。”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及“童养媳”“纳妾”等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择偶方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单位工作人员率先移风易俗,实行恋爱婚姻,订婚自主,不择生时,不要聘礼,双方到民政部门履行结婚登记手续,举行简单仪式。但由于传统婚姻观念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农村大多还是强制与自由结合的半自主婚姻,即媒人搭桥,父母做主,当事人点头。60年代,青年男女效法外地,实行“旅行结婚”“集体结婚”,不宴宾客。现时,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早已普及。很多人是靠父母、亲戚、同学、好友、老师、师傅等人的介绍或工会、团组织举办的联欢会、游艺会、舞会、茶话会相识相恋结婚的。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征婚和婚姻介绍所寻找恋爱对象的人也越来越多。

建国初,物质匮乏,青年男女只要感情成熟,往往两只单人床一并就成家了。有的知识青年结婚,邀请亲友吃点喜糖,无所谓婚礼。即使在农村,多数青年男女也不刻意追求物质条件,而讲究思想感情。20世纪60年代,盆桶家具乃至衣料棉线要凭结婚证才能适量供应,以应喜事所需。70年代以来,农村逐渐出现女方索要彩礼的不良风气。什么“毛头羊、盖子猪,三转一响大瓦屋”,“三转”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即收音机,还有“过河干”(的确良等化纤衣料),等等。后升格为“四礼不缺塞手中,三间瓦房有电灯”,四礼就是见面礼、优质衣料、上车礼、下车礼。80年代,女方要求男方准备电视、冰箱、洗衣机、自行车、家具等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婚用品。农村的嫁女开始讲究生活质量,什么“两棚楼,四合院,打轧井好浇菜,不与老的一个院。”这话也不是不孝顺老人,是说现在条件好了,想单住,图利索。有的男方事先将一些大件新婚用品送至女家,权作女方出嫁之日的嫁妆。有的还要求男方送数额较多的人民币。城市,青年男女互相攀比,要求越来越高,婚事开支名目繁多,费用节节攀升。当前,婚房、喜宴已是“老礼儿”,首饰礼服、婚纱照,包括婚车、摄像等在内的婚庆服务和蜜月旅行成了结婚过程中的重要开支。婚宴规模越办越大,少则二三十桌,多则四五十桌,甚至上百桌,迎娶车队由以前的一两辆,增至四五辆,近年有的十几辆,几十辆,而且一色的高级小轿车,组成长蛇阵似的迎娶车队。结婚全套费用在5-8万的占相当比例,10万元以上操办一场婚事的也不乏其人。这说明群众生活日渐富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实际上,多数新人往往工作不久,手头积蓄有限,大操大办所需开支几乎都是父母多年的积蓄,甚至是他们的“养老钱”。目前,妇联、文明办、工会等社会组织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引导举办集体婚礼、旅游婚礼、植树婚礼等,既隆重、热闹,又喜庆、节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新娘下轿

现时,婚礼多选择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举行,新人在饭店准备酒席招待亲友。席间,新郎、新娘向来宾依次敬酒,客人和长辈们回说祝贺的话。宴后散发喜糖。而且内容、习俗呈现出中西合璧、传统和现代相互渗透、紧密结合、丰富多彩的特点,如赠送结婚戒指,新娘着白色婚纱,新郎着西服,拜堂后新郎抱(或背)新娘上楼进洞房。汽车(轿车)迎娶已成为普遍现象。迎娶汽车漂漂亮亮,喜气洋洋,车身上缀满鲜花,车窗玻璃上贴上大红的“喜”字,称为“花车”。花车在大街上疾驰而过,吸引行人驻足观望,成为一大“景观”。还有的追求婚礼的新颖独特,以给宾客及自己留下难忘的记忆,以三轮车迎亲,长长的三轮车队在街市缓缓驶过,新娘新郎的风采路人尽睹。沿用的习俗也有所变异。撒帐多用糖果和彩色纸屑抛撒。拜堂行鞠躬礼。喝交杯酒搬到了婚宴上。闹新房主要是向新人表祝福,也包括喜宴上的闹喜,如让新郎新娘接吻、吊吃果糖、要求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集体婚礼的新人们有的还向贫困学子捐献爱心善款,将爱的真谛升华;有的种植象征爱情长存的“爱情树”,以铭记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这些都昭示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生育

淮北地方有些风俗已落后于时代,在生男育女民俗事项中已沾染上较浓重的迷信色彩。

拴儿

旧时妇女婚后多年不孕,求子心切,往庙堂求拜,称为“拴儿”。淮北濉溪县马桥区老猫洞庙的“娃娃堂”和五铺区谭庙的“子孙山”就是专供人们拴儿的地点。濉溪以北、萧县丁里以南一带则到相山庙拴儿。庙中的和尚用泥土捏制成孩童形状,放在“娃娃堂”和“子孙山”内。每逢庙会,无子之家嘱托亲朋至友前往为其拴儿。进庙后,在神灵前献上供礼,宣读恳求神灵赐子并附有保人姓名的文书,焚香叩拜,送和尚礼钱,之后把和尚给的用7根红头绳拴着脖颈的泥孩用红布裹着,揣于怀中,不让人见,谢罢回家。一路上呼唤泥孩的名字,遇村、庙、河、桥鸣炮驱邪。到家中,将泥孩放在床底墙脚处挖的洞里,封实。按迷信的说法,此法即可怀孕生子。

压子

婚后,不是妇女小产就是小孩养不活,接连几个都这样。由于求子心切,他们就抱人家的孩子喂养,叫“压子”。说以后再生孩子就能养活。

催生

女子婚后怀第一胎,临产前一月,娘家备上红糖、鸡蛋送至婆家,名曰“催生”。婆家以红鸡蛋相赠。催生除祝愿女儿分娩时平安顺利外,兼有为女儿补养身体的用意。

报喜

孩子生后第三天(也有七天的),父亲即去孩子外婆家报喜。生男孩则带书1本(红绳系之)、红糖2斤、单数红鸡蛋若干;生女孩则带红花1朵、红糖2斤、双数红鸡蛋若干。外婆见到礼物即知生男生女。然后回赠红糖2斤、母鸡1只,称“开生”。

给同姓本家的也要报喜,每户一碗面条、一碗糖茶,一趟送一户,还要去祖坟烧喜纸。

送米面

孩子生后12天,外婆家备上小孩衣物及红糖、鸡蛋、米花、馓子和几段彩幛等,装在专用的盒子里,贴上写有“×月×日喜封”的红对联抬着送去,称“送米面”,以示贺喜。朔里一带的盒子分好几层,像蒸馍层叠的蒸笼,约一米半高,需两人抬。一层米,一层面,一层红糖栽鸡蛋。外用红纸封条。上披各色布料,红毛线和小孩穿戴衣物,小毛毯、包被子、虎头帽子、虎头鞋之类。抬起约有百十斤,到男家门前不远处鸣炮以示来到,男家派两人接迎。宿州一带叫“送粥米”,泗县叫“送奶糖”。外婆和亲朋数人同去。尊(长)辈一一送给婴儿“见面礼”。主人将所送衣服、彩幛悬挂于门楣上。中午,点燃爆竹,设宴款待来客。宾客去时,男家送馒头和红鸡蛋之类,以示谢意。婴儿外婆一般留下住几日,如若有事,须脱一件褂子留下。

这天,用艾叶、槐叶水为婴儿洗浴。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将带来的铜钱及桂圆、红枣、花生之类的喜果放入水中,边放边说些吉利的话,俗称“添盆”。之后由有经验的接生婆给婴儿洗身,边洗边唱:

生育送喜面

先洗头,做王侯;

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

洗洗蛋,做知县,

洗洗沟,做知州。

洗完后,再用姜片和艾团炙脑门和四肢关节,说这样能使孩子不得病,体格健壮。此俗流行不衰。

满月礼

产妇分娩后一般要休息一个月,身体才能逐渐恢复,俗称“坐月子”。婴儿出生后,一般也要在襁褓中过一个月,才能出门。妇女一月内不兴串门的。满月时,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来庆贺,设宴招待送粥米和送礼的亲戚朋友。这种宴会称为“满月酒”“请满月”。

满月时,为孩子剃胎发,仪式比较讲究。婴儿的头发是从母胎中带出来的,不全剃光,额顶留一块方方正正的“聪明发”,脑后蓄一绺“撑根发”;而眉毛倒要全部剃光,说这样日后男孩能长成浓眉,女孩能长出秀眉。剃下的胎发不许随意扔抛,有的用红纸包好放在大门顶上,意谓步步登高,或者挂在床头,替婴儿压邪;有的则搓成球形,用彩线串好,挂在床头避邪,或者揉成小团,收藏在墙缝中。剃头后,母亲将孩子穿戴一新,抱着向亲友致谢并接受祝贺。

接满月

接满月,又称“接挪窝”。婴儿满月,外婆家去人带一块二尺见方的红布裹着桃条,把女儿和婴儿一同接回住上十天半月,谓之“接满月”。去时,婴儿脸上抹点黑灰,回时脸上搽点白粉,俗称“黑脸去,白脸来,婴儿越养越富态”。外婆还送一只“铰头鸡”,用一块红布挖孔套在鸡脖子上,也有送“铰头羊”的。不管是鸡是羊,只能饲养,不兴宰杀。旧时,头胎生女孩,娘家多在28天“接满月”,有“接得早,生个小(指男孩)”之期盼。(www.xing528.com)

接满月里,新娘给婆家爹娘、婶子大娘、大爷叔、弟兄姐妹做满月鞋,一人一双,做不出的上街买。此风俗现已绝迹。

百日礼

婴儿出生一百天,给孩子穿百家衣,戴百家锁,举行庆贺、祝福,称为“百日礼”。百家衣状如僧衲,是集各种颜色的碎布头连缀而成的。虽不一定来自百家,但拿布的家数越多越好。因为“紫”音谐“子”,紫色的布块就比较难找,谁也不愿把“子”送给别人,只好到孤寡老人处去讨。据说穿这种衣服可保小孩顺利成长、长寿,命大福大。百家锁是收集许多人家的金银(或铜),打一枚项链,上面铸上“长命百岁”或“长命富贵”的吉祥语,叫“长命锁”,给孩子佩戴,寓意借百家福寿来增添孩子寿命。还有的家长向人求赏“赠金”,用百家金购白银,打造银锁套在孩子脖子上。病弱婴儿及独生子女多有佩戴。

百家米

有的婴儿多病,家长为盼孩子身体健康,拿着瓢和布口袋,到村中挨门挨户求米,用百家米熬粥给孩子吃,说可以除病消灾,永保平安。

抓周

周岁试儿(女),名曰“抓周”。孩子周岁这天,在他(她)面前摆上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品,任其抓取,以此来预卜、测试孩子将来的志趣、性情和前途。如摆上笔、书、算盘、玩具、小工具、女工针线、钱币等物品,抓到笔,就说将来一定是读书人;抓刀剪,则为工匠;抓算盘,将来一定是商人。从抓周时摆设的物品和家人、亲朋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

命名礼

婴儿三朝、满月或百日时,家人就为他(她)取名,一般请长者或有威望的人来取。为女孩取名较宽泛,多借用花草、色彩等语义,如金芝、银芝,桂玲、桂花、贵君,香铃等。为男孩取名较随意,也更重阳刚之美,像石头、铁蛋、秤砣,或虎、龙、豹等动物。命名时加进美好的祈愿词语,如健生、富贵、招娣、祥生、福民等。有的还请算命先生排生辰八字,孩子五行中缺什么,就在名字里补什么。比如五行缺金,名中就带“金”;缺木,就带“木”,以此类推,寄托长辈的殷切期望。

抓周

揭花疤

婴儿多在年内种花,即种牛痘。旧时种花为险期,要用红布条挂于门前避邪。伤疤愈后,外婆家送红糖和红点馒头祝贺婴儿安全“过关”,俗称“揭花疤”。

认干亲

认干亲就是让孩子认义父义母,俗称认干爹、干娘。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娇贵孱弱,不易养活,就借干爹干妈的福气,保健康,求长寿;也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命相不好,克父克母,便认干亲转移命相,以求合家安康,两代人都健康长寿;也有两家家长一向关系很好,认个“干亲”,两好合一好。

弃婴、溺婴

旧时,贫穷人家子女多无力抚养,加上重男轻女,有弃婴和溺婴的现象存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妇女、儿童受到法律保护,这种现象已逐渐杜绝。

还福

拴儿的人家,3年内有男孩出生,则待他长到12岁时,须到庙中“还福”。还福时间选在庙会,备上酒菜,请来亲朋好友,由保人带着爆竹、纸码和三牲祭礼,到庙中焚香叩拜,并赐给和尚压供钱。回家后,门口挂红(1丈2尺红布),院摆香案,小孩跪拜,欢宴宾客。

剪鸭尾

“剪鸭尾”的习俗由来已久。旧社会,生男孩是全家的幸福。为显示男孩的娇贵和家人的宠爱,便给孩子留起“鸭尾”。所谓“鸭尾”,就是将后脑勺的那部分头发剪成鸭子尾巴的形状。时间一般安排在6周岁或12周岁。

剪鸭尾一般都举行隆重的仪式,讲究的人家办得比结婚典礼还隆重,请来唢呐班子或戏班子,吹吹打打,渲染喜庆的气氛,亲朋好友前来送礼贺喜。剪鸭尾有几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先是梳妆打扮。母亲当天亲自给孩子洗脸、梳头、在鸭尾中串联一根红绳;讲究的还为孩子化妆,换上新装,或穿上小皇帝的服装。接着用车子或轿子载着孩子在村子或街道巡游一圈,“响”在前面奏着,几个壮年轿夫抬着轿子,后跟着看热闹的人群,浩浩荡荡,喜庆而又风光。再往下就是“剪鸭尾”了,由孩子的舅舅亲自主剪。孩子的父亲将一定的礼钱绑在“鸭尾”上,舅舅轻轻地将“鸭尾”剪下,并收下礼钱。家人将剪下的“鸭尾”绑在一只鸭子的腿上交给孩子,舅舅把孩子抱进轿里或车里,在亲朋的簇拥下,来到家乡的河边或池塘边,将鸭子放进水里。围观的人争抢着逮鸭子,逮到的就表明十分幸运。“放鸭子”意味着将鸭子的美好品性发扬光大,预示男孩的一生顺顺利利,功成名就,飞黄腾达。

剪鸭尾巴

剪满发

女儿出生后的6年里头发一直留着,到6周岁的时候,举行隆重的仪式,举行生来第一次剪发礼,叫“剪满发”。更为娇贵的女孩,头发留足12年。“满发”有着美满发财的寓意,预示着女儿经过多年的留发修行,今后能更好地成人成事,能长命百岁。头发覆颈披肩,一生健康平安,生活和和美美,财源广进。选择在6周岁,是因为淮北人把“6”理解为“顺”,寓意一生顺利,选在12周岁,是因为“12”是双“6”,寓意一生顺顺利利。

剪满发举行的时间和内容因地而异。一般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或家庭中年龄最长者选定剪发的时辰,大部分选在中午前。剪发这天,母亲为女儿梳理六年从未剪过的满头秀发,亲切地教导女儿一番,说些祝福的话。客人来赠送礼品,主人盛情款待客人,孩子的舅舅和高龄的长辈送的礼品最重。剪满发由女孩的舅舅亲自来做。有几个舅舅,头上就梳几根辫子,辫子里穿上一根红丝带,一个舅舅剪下一根。剪发时,唢呐班子奏起喜庆的乐曲,舅舅发表讲话和致祝辞。剪下的辫子连同用红纸包着的一份礼钱,用红绳系在一只鸽子的腿上,由女孩抱着,舅舅把女孩抱到车上,绕街或绕村一周后,来到村外的一座桥上,再把女孩抱到桥边。一阵鞭炮声响,女孩将鸽子放飞。桥下早有看热闹的孩子,争抢落地的鸽子。抢到鸽子的得到腿上的礼钱,也跟着沾上好运气。

走外婆

走外婆,淮北这里叫走姥娘,十分熟络。孩子小时候跟妈常去外婆家,非常亲熟。大点了,就一个人去,有时住上十天半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姥娘把外孙看成心肝肉,外孙把姥娘看成自己家。有首歌谣唱道:

小豆芽,弯巴勾,俺跟姥娘过一秋。

姥娘看着心欢喜,妗子看着翻眼瞅,连吵带骂赶俺走。

妗子妗子你别瞅,豌豆开花俺就走……

挎着篮子迎着风,到家学给俺娘听,俺娘骂俺不通兴。

来年春天闰二月,俺娘啥时想起啥时说:

给你姥爷蒸条龙,给你姥娘蒸个凤,给你妗子蒸个王八蛋……

新诞

现时,淮北城市已摒弃重男轻女的陋习,生男生女都一样地“报生”做喜庆。城市婴儿一般是在医院出生,通过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报喜。农村的礼仪传统一些,向乡邻报喜多采用放鞭炮的形式,分送红喜蛋的风俗仍流行。一般不再举行“洗三”的仪式,为婴儿的第一次洗浴通常已早于“三朝”,往往在婴儿刚刚脱离母亲的胎盘,呱呱落地之时,便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洗浴。大多数父母,婴儿落地,孩子过“满月”“百日”“周岁”,都请摄影师给婴儿摄影,或自己亲手给孩子拍纪念照,在照片上题上纪念的字句。也有的父母将婴儿的出生庆贺仪式录成音像、制成光碟。还有的给婴儿留下脚印,在婴儿的出生证上,印着大红的脚印和母亲大拇指的手印。有的用婴儿的胎发制毛笔作纪念。也有亲人送刻有婴儿出生日期和生肖图案的纪念币。这些都作为纪念礼品日后送给婴儿,留下终生难忘的纪念。送米面之风愈见奢华,亲友多送高档玩具、童装和大额礼金,主人在饭店大摆宴席。除传统的戴长命锁外,还佩戴各种各样漂亮轻巧的护身符,有以玉石制成的各种形状的坠片,上面刻有婴儿的生肖,也有以金银铜铁锡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坠片。抓周一俗余韵犹存,所抓之物多有改变,如计算器、辞典、手机、光盘、口琴等,以取代原先的笔砚针线之类,当然大部分家庭不相信抓周有如此神妙的功能,只是热闹一下。一些人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怀孕期间,以超声波(B超)等检验手段来辨别男女,以求能生个男孩。在某些农村,即使婚后生育数胎,只要未生出儿子,仍不罢休。

给孩子起名也紧贴时代,带着新意。建国初期,叫北京、上海、建国、建军、解放等。以后叫跃进、参军、四清、文革等。改革开放后,又叫开放、敢闯、深圳等,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盼和祝福。现在,随着对外交往的加深,开始时兴为女孩起洋名、单名,像“妮”“娜”等。

三、寿诞

(一)生日

生日礼是指过生日的礼俗,旧时特指给50岁以下的人在其诞辰纪念日举行的贺诞活动(给老人过生日叫办寿或做寿)。旧时,小孩的生日不受重视,中青年一般也不过生日。普通百姓的小孩过生日,大多是给孩子添件衣服,吃鸡蛋、面条一类的食物,或是走邻串友讨点碎币,给孩子做件“百家衣”。穷苦人家连饭都吃不上,常常忘记过生日;只有富裕人家才会举行家宴,召集亲友庆贺一番,一直到小孩12周岁。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自觉破旧立新,多数家庭废掉为孩子“过生”的习俗。后来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过生日的习俗才又受到重视。近年来,特别是城市,给孩子过生日逐渐流行。一般家庭,父母等长辈给孩子送些礼物,如玩具、学习用具、食品、衣服等;也有的举办生日酒宴,或设在家里,或邀亲朋到酒店餐馆。年轻人往往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融入其中,如举办生日舞会、晚会,或去歌厅唱歌。中老年朋友过生日,喜欢邀朋友来家打牌、搓麻将、喝茶、聊天、看碟片。有的喜欢与爱人或朋友一起外出旅游,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有的生日时栽花植树,以示纪念,或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进行一些体育竞技比赛,等等。奶油蛋糕、鲜花、生日贺卡、电视台点歌、“伊妹儿”(E-mail)和短消息,特别现在用手机发微信红包正成为当代淮北民众给亲友贺诞时的庆贺形式。

(二)做寿

旧时,50岁以上的人过生日叫“做寿”(祝寿、庆寿)。祝寿活动大都是寿者的子女发起和操办的。做寿时穿送老的衣裳,活出殡,为的是冲喜。

寿堂

富家祝寿较为隆重,张灯结彩,家设寿堂,中堂案桌上摆满寿桃、寿糕和吉祥植物之类的物品(如松柏枝叶),燃烛焚香。寿堂正墙上,挂一幅充满喜庆吉祥色彩的寿星图,图中老寿星笑容可掬,头部隆起,一手拄拐杖,一手捧仙桃。如果为妇女祝寿,则挂年轻美貌、手提花篮或捧着仙桃的麻姑图像,或挂书有一个大大“寿”字的图案。寿堂两侧高挂亲友馈赠的寿幛、寿联,大都为金色或红色的纸质、布质条幅,色彩艳丽,写有各种祝寿的吉庆语,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

拜寿

拜寿时,寿翁端坐正位,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叩拜。有司仪唱礼,人们按顺序入堂行拜。儿子媳妇先向老人奉觞上寿,磕头行礼,然后依次轮到女儿女婿、孙儿孙女、侄子外甥,最后是朋友邻里。一般宾客以作揖方式致贺,口中说些表示祝福的吉利话,如“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健康长寿”等。年龄幼小、辈分较低的孙儿孙女向祖父祖母磕头后,可得到一个红包(俗称压岁包或喜包),内装钱币若干,算是老人对小辈的祝福。

寿宴

仪式结束后,主家向亲友们分送寿桃、寿糕之类的食品,分享寿星的福气。招待宾客席宴的最后一道必是食面。吃面时,各人从自己碗里挑出面条数根,加到寿星碗里,说些“添福添寿”之类的话,叫“添寿”。碗里面条不能盛满,因为“满”意味着“尽”和“终”,“满寿”为不吉语。

寿戏

宴席中上演戏剧,寿戏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吉祥喜庆、祈祝长寿的剧目,如《八仙庆寿》《蟠桃盛会》等。戏中的人物也以长寿人为多,如彭祖、王母、寿星等。

寿帖

旧时,官宦之家或文人雅士喜用寿帖祝寿。祝女寿帖写:“谨具:寿图一轴、坤履一双、彩仙一堂、膝衣一双、枕顶一幅、官扇一把、寿帕一方、彩花四树。奉申,祝敬。”祝男寿贴写:

“谨具:锦帐一帏、牙一套、丹书一部、宣炉一座、彩缎一端、寿画对轴、鼎爵一持、宫轴二幅、云履一双、寿桃一盘、款扇一把、寿纷一盘。奉申,祝敬。”

此外还有心帐寿男、心帐寿女、心帐寿双、心帐子生、心帐女生、心帐孙生、心帐生双等祝贴。

贫苦人家或不做寿,或不把这事过于当事办。门第较高、巨商大贾等有钱有势的人家常以庆寿为名,广发寿帖,大肆铺张,显耀门庭。在淮北,为老人祝寿不是年年都做,多选在66岁、71岁、73岁时进行。

六十六

老人66岁生日时,女儿和至亲好友备上66个红点馒头、66个扁食或水饺、6斤6两猪肉,以及糕点、酒之类礼物前往祝寿。俗称“六十六,吃块肉”。女儿所送数量一般超过66个,以祝老人延年益寿。另外还给老人添新衣。老人家中设宴招待亲朋。

七十一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人活到70岁即为大寿了,本地大都在老人71岁生日时为其祝寿。因有“七十一,吃只鸡”之说,女儿和亲朋前来祝寿必备鸡1只,馒头、扁食各71个。

七十三

俗语说“七十三不死鬼来缠”。为度此劫,又讲“七十三,吃个鲤鱼猛一窜”。老人吃条鲤鱼,即可度过生死关。因之老人73岁生日时,女儿和亲朋都备鲤鱼1条及馒头、扁食各73个为老人祝寿。

八十四

八十四属于高龄,过去有此高寿的不多。所以人们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遇此高寿,有条件的话一般都要大办。

八十八

过去能活到八十八的就更少了。所以说“八十八,吃只鸭”。儿女多给老人送鸭子为贺。

双寿

翁妪都在的,子女将父母的“祝寿”与老翁(妪)的生日庆贺同时举行,俗称“做双寿”。一般是父母寿期相近,而且母亲又是父亲的元配夫人,子女才有这种举动。

做寿

借寿

旧时,人们认为人的寿命本由天定,也可像物品一样借用。比如患病后医药无效,便认为寿期已到。若有人愿意借寿给他,便可延长寿命。于是,子女和至亲就择一吉日,斋戒沐浴,亲往宗庙拜祷上苍,表示自愿借寿给病人。此举一定要完全出于自觉自愿,要是病家请托或他人说合,就不会灵验。若偶然转危为安,大家便认为上苍已同意借寿,于是便焚香许愿,祷谢上苍;如病人亡故,自愿出借寿数的人也要祷告上天,取消前愿,免得阎罗判官稀里糊涂把寿数错给了别人。此俗带有迷信色彩。

冥寿

冥寿也称“阴寿”,指为已亡故的父母或祖父母举行的祝寿活动。到了亡故父母和祖父母寿诞的日子,子女们在厅堂设神像,行礼诵经,以表孝念。宾客们也赶来拜祝,向主家赠送纸扎冥钱。礼毕,寿筵一如在生之时。富裕的人家,还在庙中搭设神坛,延请僧道念经文,做法事,专门进行超度。冥寿活动一般都做到一百岁为止。百岁冥寿最为隆重,规模也最为宏大。

新寿

现时,寿典多在家中举行,主要是吹寿烛。将寿烛插在生日蛋糕上,由寿星点燃寿烛,亲朋好友围成一圈,一边拍手,一边唱《祝你生日快乐》。歌毕,寿星吹灭寿烛,分切蛋糕,给亲朋好友共同品尝。有的在酒馆、饭店或租用宾馆会议厅庆寿。寿星的亲属子女在酒楼门口迎客。客人送红包作为贺礼,寿庆与寿宴同时进行,聘请专业或业余人员主持寿仪,乐队演奏。仪式程序为:

宣布某人多少岁寿庆开始;

鸣炮、奏乐,同唱《祝你生日快乐》歌;

寿星的子孙们上前献花,行鞠躬礼;

主持人介绍寿星的简历以及对社会、家庭的贡献,表示对来宾的感谢;

向寿星献祝寿辞和敬酒祝福;

寿星的晚辈代表答谢讲话,也有的寿星致答词,谈些生平感受,并向大家表示谢意;

歌手演唱,或推荐来宾演唱,至席散。

有的寿典还安排寿星点蜡烛、吹蜡烛等仪式。

当代淮北,敬老之风日盛,出现社会各界为老人做寿的新风气。每年的九月九重阳节,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派人到当地一些老人家中祝寿庆贺,表示慰问。九十或百岁高龄长寿老人的寿日更受重视。寿诞这天,为老人梳妆打扮,端茶送水,奉献鲜花,甚至表演节目。许多医务人员还在此日为老人义务就诊,检查病情。新的祝寿形式,体现了新时代高尚的人伦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本地为老人祝寿已形成风气。现时城乡祝寿礼物已时兴蛋糕、长寿面,少数农村仍沿用旧俗。

四、丧葬

本地风俗认为,人享年50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为寿终,称之为“喜丧”,所谓“半喜半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旧时均用棺葬,俗称“坟葬”,丧礼甚是繁琐。

送终

旧时各地对送终都极重视。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儿子、儿媳、孙子、未出嫁的女儿、孙女,以及亲兄弟、亲侄儿等聚集在一起,照料护理老人,护送老人逝世,直到咽气。咽气后,全家哀哭,守尸伴灵,烧纸箔,谓之“烧落地纸”。找来年事较高的单身(胆大的),替死者抹身、梳头、更衣,称为“穿衣裳”。死者身着寿衣,移至堂前灵床上,头朝门,脚朝里,覆以被单,卧于中堂。灵前置长明灯、老盆,烧香焚纸。死者衣服扔到房顶上,睡的床扔外面,被褥、席草之类在路口烧毁。门上贴白纸,门前插白幡,以示邻里。孝子披麻戴孝,向亲友报丧。

丧葬

老知

“老知”,即年老知事者,每村有稳定的三五个人,专门操办村中红白喜事,多以操办白事为主。老知德高望重,无所不知,能说会道,民俗练达,可以把事情办得很完满。遇到棘手的问题有办法解决,比如丧事,丧客中吊唁时常出现争上风、争先后,经验丰富的老知就能说合,摆平。

报丧

丧事由时人共推的“老知”操办,拟出丧客名单,按辈分派死者的侄儿、侄孙,或族人中的晚辈等人前往报丧。将丧因、丧期、丧餐、葬期等报告给亲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前赶来。一般以口报为主。俗语云:“爹亲有叔,娘亲有舅。”“娘亲舅大,爷亲叔大。”父死先去伯父叔父家报丧,长子去报才算恭敬。母死,先去舅父家报丧。丧家使者穿戴孝服,一般只在门外报丧讯,不进别人家门,以免带去不吉利。报丧时,态度悲痛谦恭,说话带哭音。对至亲长辈先跪下叩首,之后再报,可失声痛哭,但长辈一劝阻,就止住哭声。报后,丧客不挽留应立即离去。亲戚朋友居住分散,路程远近不一,老亲较多的,有时要用一二十人分头去报。

报丧须上午去,其他时间不恭敬。

孝具

孝具包括花圈、纸扎冥供、大幡、小幡、哀棍、纸钱、孝衣、鲜花等。用料首先是容易燃烧,多由死者亲属奉扎。花圈都见过,苇子扎成的圆圈上缀满纸质白花、黄花。纸扎冥供又称“社火”,就是纸糊的童男童女、挽帐、楼阁、三牲(马牛羊)等祭品。死者为男,则扎纸马、纸人;为女,则扎彩轿、纸人。另扎4筒彩幡。大幡又称招魂幡,竖式,最上面是六角的六个绣球,往下是并联的六个圈,用红绿纸糊上,由葵花杆撑着。小幡看上像上身的小褂,用白纸糊,苇子扎,底系两飘带,专由长孙挑着。哀棍用柳棍,一把粗,约1米高,上缠纸花,作为孝子手中时刻不离的孝物,同时便于孝子磕头、跪拜时手拄。成坟后,哀棍插在棺头侧的坟上,往往就活了,日后长成柳树,称“老林树”。死者后裔对坟树十分在意,不允许动其半根枝条。

孝衣先前是老粗布,后来是白洋布。男的孝帽,女的孝手巾,规格一般大。白鞋穿三年。现在都改穿白色平底运动鞋。

成服

成服就是穿孝、戴孝。旧时的穿孝、戴孝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礼制,不允许有所差错,叫“遵礼成服”。丧服分“斩衰”、“齐衰”(即期服)、“大功服”、“小功服”、“缌服”等五服。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表示不同的哀痛程度。

守灵

守灵又称护灵,是晚辈向长辈尽孝的一种方式,是传统丧俗之一。守灵分守护灵床和守护灵柩两个阶段。死者咽气后,先进行初殓,将尸体移放到灵床上,守灵便正式开始。大殓后,死者被抬入棺材,开始守护灵柩。孝子轮流侍守棺侧,昼夜不离。守灵人面带悲哀之情,气氛庄重肃穆。吊唁开始后,吊唁人来往不断,遇到大哭的,守灵人也随声哭泣,以示悲悼。举行出殡仪式后,守灵才算结束。

成殓

成殓又叫入殓,由老知安排专人进行。棺进屋,老知用口袋装红高粱,不扎口,斜靠在棺木后头。(等出棺抬起时,口袋自然倒地,高粱流出,流得越远越好)。棺木放置屋正中,将死者殓入棺木。入棺前,知近的亲友看最后一眼,现在火葬前也看最后一眼,向遗体告别。

入殓时,死者背垫铜钱,口含铜钱,手拿饼子,脸蒙一纸。棺头点长明灯,置一小罐,插筷一双,谓之“密封罐”。地上放一土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在盆底钻几个眼,谓之“老盆”,以备亲属吊唁烧纸之用。宿县地区有的请僧、尼、道士念经、做斋、取法、取水,超度亡魂。

灵棚

丧户院内高搭白布棚,称为灵棚,棺屋前搭灵堂,供老少亲戚祭奠(烧纸)、致哀。堂左右有帘子门,门上写有“抱恨”“终天”等字样。正中悬挂一块写有“昊天罔极”的匾,或“×××先生永垂不朽”的横幅。匾下设桌、几、遗像及供器、供品。桌前铺拜垫,垫前铺拜席,为祭奠人行礼用;两旁铺小垫,为“跪棚”人陪拜用;门外放两条长凳,供答谢人“回揖”坐憩。

点主

选择出殡吉日后,给死者立牌位,称为“点主”。“主”即神主、牌位。点主原本是由死者生前好友来做的,后来一般人家请和尚点主,富家有请社会名流点主的。点主者称“点主官”,聘请礼教先生(有功名的人)作司仪,先行“成主”礼。题主人坐在铺有红毡、红桌围、椅帔的椅上,用桌上新毛笔,蘸墨在柏木主牌正中写死者名讳,两侧书写生卒时间(此为内函)。然后在“秉笔凝神再题外函”的呼声中,换笔在礼相上再写“孝男某某敬祀”。孝子三叩首后结束。稍歇,用新笔蘸朱砂,在所题内、外函“之神王”的“王”上加一点,补成“主”字。还有“贯神点主”的,即事先不写“神”的一竖和“主”的一点,到时贯通、点上。点主后的灵牌,就可以进入祠堂,接受供祭了。它扮演的是死者替身的角色。

哀乐

白事情奏哀乐,像“快前场”,吹《秦雪梅吊孝》《诸葛亮吊孝》等哀曲,唱大戏过关牌也用它。

吊唁

吊唁俗称烧纸。淮北吊唁仪式,程序繁琐,内容丰富,可谓葬礼之高潮。用来吊孝(吊丧)、奠仪(俗称“烧纸”)的器物有锡箔、幛子、挽联、供菜等,另外还有现金,数目不定。一般亲友,只上礼,不上垫,不进棺屋,不下地。至近亲戚,除上礼,还上垫,在灵堂上行三叩九拜之礼。由孝子跪迎,跪送。跪棚有男有女。若来者为女眷,则由死者儿媳或女儿至孝堂跪迎。

客到先上礼簿,发孝衣孝帽,等亲戚到齐了,就进行吊唁、烧纸。开始时,主事老知喊:“客到——”,“棚下齐不?——”意思就是棚下跪棚(亦即陪吊)的准备好了没有。棚下老知拖着长腔,答:“齐!——”于是主事老知喊:“请客烧纸——”吊唁的亲友来至棚下,依序站成一排(人多站两排),由跪棚的陪同,同哭,行三揖三跪礼。孝子帘里叩谢。之后在老知“请——请——请——”的三喊声中,止哭,进棺屋瞻仰死者遗容,并看望孝子,说些寒暄话,如“咋病的”“咋走的”,并劝孝子“节哀”云云。进棺屋的路线是右进左出。客去时,跪棚的与男客握手跪谢。

烧纸次序很有讲究。女死由其娘家人先烧。鼓乐、纸物、翻棺礼都由女儿出钱。

上垫

拿供的就上垫,不拿供的不上垫。烧纸者在下行礼,老知把其供、盒子摆在桌案上。吊唁时,三揖九叩首,二十四大拜。在灵棚底下,像唱戏似的,走四方。在哑乐(笙为哑乐)的伴奏下,先磕三个头,上垫磕三个头,下来再磕三个头。亲戚近的进棺屋,远的就不一定进了。

哭泣

吊唁时女宾的哭泣很有特色。特别是嫁出去的妹妹、闺女、侄女或其他女客,有的一进村就放声大哭,用手巾捂着脸,呼天抢地,拖着长腔,鼻涕一把泪一把,妹妹哭哥:“俺的个苦命的哥啊,你怎么走得这么急啊——”闺女哭爹则说:“俺的个疼闺女的大啊,走的时候咋不让闺女见一眼啊,你一辈子没有吃上喝上,为俺姊妹几个操劳一生啊——”本庄上陪哭的妇女一会儿就上前劝阻,拉着手,说:“他三姑(或说“老赵”)别哭了,当心身子。”气氛十分悲痛。

送汤

三日(内)晚,两人抬土罐,内装面汤,带上端菜托盘,家人随之,哭入附近神庙,或村外十字路口,俗称“送汤”。祷告后,打碎土罐,举家痛哭,尽哀始还。又说至近亲戚来了不走,晚上做一大盆面汤,由两人抬着,围庙转三圈,唢呐在前吹,孝子用木勺舀着在后浇,谓之丢汤。这时亲友排号烧纸,唢呐奏哀乐。

墓地

墓地大多事前由堪舆先生选定。死者断气,丧事一明,老知即安排人在墓地为死者挖墓穴,称为“打坑”。坑的位置有的是风水先生看好的,有的是遵死者的遗嘱,还有的是孝子的心意。坑长、宽、深都有一定规矩,方向也颇有讲究。

殡葬

出殡前,行“家奠礼”,俗称“辞灵”。打开棺盖,全家与至亲围棺一睹死者遗容。如死者为女性,则由娘家侄三斧头封棺,口中念叨:“俺姑,躲扣!”然后封棺出殡。亲人依次跪拜祭奠后,亲人哭灵,拆除灵堂,用发面水浇灌柱子眼,意思是后辈能发。

棺起身,老知迅速跺倒办酒席的泥灶,意思是丧事不能接着下去。长孙持招魂幡引路,孝子摔碎“老盆”,持哀棍,躬身前行。领棺下地。家属亲友持纸人、纸马、幡幛等随后。沿途烧化纸钱,多伴有唢呐奏哀乐。至墓地,长子在棺前绕墓穴左右各转三圈,后引棺入穴。棺材前上方用瓦片压一张弓,以抵挡坏人狩猎。夫妻合葬时,中间搭一平板,叫“过桥板”,芦苇大席拆边盖于棺上。族人或亲友堆土成坟,焚烧社火。哀棍、白幡插于坟上。葬毕,宴谢亲朋。次日,孝子到送礼各家叩头“谢孝”。

路途中和棺木入坑前,一般至近亲戚烧两回纸。地上铺个大席,跪棚的陪同,孝子拄哀棍跪于棺前,老知依亲戚远近喊:“请客烧纸——”,为表客气,又喊:“请远客先烧!”客表客气,谦虚答:“远近都是客!”烧纸仪式与吊唁时同,但节奏明显加快。

入葬时,杠具上有孔眼,有铁箍,可拆装。棺底四角有铁环,棺材在悬梁、绳索的配合下徐徐滑至坑底。棺木入地,孝子解麻摘白。

有的大户人家或子女少的或没有子女的老人去世,为烘托气氛,花钱从唢呐班里找人替哭。替哭者披麻戴孝,俨然孝子,在整个丧仪中哀哭,十分悲痛。

圆坟

葬后第三日,家人同往墓地,添土筑墓,并焚烧纸箔,围坟跪哭,谓之“圆坟”。

做七

旧时,在死后第七日做一次祭奠,俗称“做七”,嗣后则每逢七日设奠,直到“七七”(49天)为止。

守孝

老人死后,儿女要穿孝三年。百日之内,孝子见亲友不分长晚辈均叩头,以示行孝。孝期内有三忌:百日内不剃头、不喝酒、不打牌,三年元宵节不蒸灯,三年春节不贴红对联(当年不贴,第二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

立碑

旧时,立碑成风。社会上有影响的官宦和名人自不必说,家道殷实的富户也尽力立个大碑,以彰显富贵,光宗耀祖。碑材多为青石制成,高2米,宽1米,厚约20厘米。大户之家有用汉白玉立碑的。特别是唐朝,石碑高大,碑文巨细,死者生平、业绩,一一叙说,中间几个大字:“×××之墓”。后面是立碑人的排名。立碑多在死者过世第三年的清明节进行,并举行一定规模的立碑仪式,有客行礼,有酒宴。

祭墓

祭墓,又称扫墓,即亲友通过在墓前祭奠的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思。每到清明节、中元节(民间称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送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春节及死亡后周年,后人和至亲便携纸来至墓前,摆上供品,倒酒、作揖、磕头、烧纸,边烧纸边轻轻呼唤“××拿(拾)钱啦”,表示孝意。后给坟墓培土,整修墓道。

新葬

建国后,演化成新旧混合的丧葬仪式,既送花圈,又扎纸人纸马;臂缠黑纱,又戴白布孝帽,用现金吊礼取代了“箔块”。

建国初期,民间仍沿袭过去丧葬习俗。20世纪60年代后,人民政府废除旧葬,各种殡葬活动基本禁绝。民间虽仍土葬,但须深埋。现时,农村通行新旧结合葬礼,对旧丧礼进行简化,出现“先火”“后土”的双重葬仪,也将“亡灵”和活人争夺土地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随着殡葬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城市丧葬习俗变化很大。工作人员去世,由其所在单位张贴讣告,尸体放在殡仪馆,定日召开追悼会,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会场正中悬挂死者遗像。死者亲友佩戴黑纱(按死者性别男左女右戴在手臂上),子女黑纱上绣白色“孝”字,参加追悼会者,胸前挂白花。亲友多送花圈、挽幛,亦有送丧礼者。追悼会多由单位负责人致悼词,对死者一生给予评价,然后家人致答词。会后,遗体火化,骨灰多存放于殡仪馆,有的埋入公墓。整个丧礼简朴、肃穆。城镇,火葬已成习惯。祭扫仪式也有新的改革,先献上花圈或一束鲜花。如系在坟墓旁,在行鞠躬礼或祭奠默哀后,打扫坟墓周围的环境卫生。寄放在殡仪馆的,先献上精制的微型花圈和塑料花束。然后,把骨灰盒的积尘掸净,瞻仰遗像,鞠躬行礼,并低头默哀,寄托哀思。有的还在网上祭奠。

近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旧的迷信做法死灰复燃,有的请和尚、道士设灵台做道场,超度亡灵。有的用纸扎糊祭灵物品,如纸马、纸牛、纸彩电、纸冰箱、纸洗衣机、纸空调器、纸轿车等,名目繁多。无论城市、农村,均出现铺张势头,攀比、讲排场之风日盛。有的丧家不惜重金大办酒席,大修墓地,送葬队伍浩大。礼金也水涨船高,几十,上百,甚至几百元不等。此种陋俗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和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

五、礼仪

称谓

称别人父母为“尊亲”“令尊”“令堂”,别人兄妹为“令兄”“令妹”。自称父母兄妹为“家父”“家母”“家严”“家慈”“家兄”“舍妹”等。称自己的晚辈则加贬词,如“犬子”“舍侄”等。称干爹为“义父”,自称为“义子”。称老师为“恩师”“夫子”“先生”,称学生为“门生”“受业”,称同学为“同窗”,称妇女为“巾帼”,称男子为“须眉”。父母死后称其为“先父”“先严”“先考”,同辈称其为“亡兄”“亡妻”。

称别人姓氏为“尊姓”,称别人住处为“贵府”,称别人的晚辈为“令郎”“令爱”“令侄”等。称自己的姓则说“贱姓”,回答别人则说“免贵”。称自己的住所则说“寒舍”“敝处”“草堂”。建国后,以上礼貌用语多不讲究,对别人称谓视对方年龄而定,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嫂”等。社会上人际交往,一般称“同志”“师傅”。改革开放后,又时兴称男子为“先生”,青年女子为“小姐”,成年女子为“女士”等。

相见

本地人十分重礼节。旧时,承旧习,人们行跪拜礼。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家庭、家族内均以长幼尊卑成礼。民国时期,并行鞠躬礼。

建国后,跪拜礼废,鞠躬礼亦不多见。平日见面一般都要问候,只要不是半上午或半下午,喜欢招呼“吃过没有?”“干啥去”“好吧”等类话语。对长辈招呼则带称谓。

现在平时熟人见面用举手礼或握手,道声:“你好!”早晨见面,道声:“早。”分手时,说声:“再见!”有客来访,说声:“请进!”送客至门外,说声:“再见!有时间常来。”

交往

过去,逢年过节,晚辈见长辈,下级见上级多屈膝下跪;平辈之间,互相拱手作揖。民国后,亲友见面,脱帽鞠躬表示敬意。建国后,亲朋见面互相握手,表示亲近。亲朋来家,笑脸相迎,敬茶敬烟、设宴招待。宴席上,请客人、长辈上座,余者按辈分就座。席间,主动为客人频频斟酒夹菜。客在,不打骂孩子,不随意离室。客人走时,多热情挽留。多年不见的亲戚朋友到来,亲切相叙。席散客离,主人立即起身送行。

走亲访友,大都为老人和孩子买点礼物,见了老人多说“身体好”“硬朗”“行壮”之类话语,见了孩子则说长得“富态”“漂亮”之类话语。到别人家中先打招呼后进门,更不擅入内室。

调笑

淮北人爱调笑,俗称“骂大会”,在贫瘠的土地上频增乐趣,使人笑口常开,增长智慧,成了开心一刻。有些不同姓的调笑天才,不论男女,见面就骂。骂得既奇巧又文明。特别是外姓别名,表叔爷们“骂大会”最招人气。骂过没事,不伤脾气,只要不骂“叉线”就行,“骂大会”开玩笑成了这里道地的口头文学。比如:“不知是驴不走,还是磨不转,表叔没带驴蒙眼。”“表叔表叔家来坐,拉着表叔去套磨。你一棍,我一棍,打得表叔屙驴粪。”等等。

饮酒

俗话说:“无酒不成礼。”家宴上,按远近、长幼依次落座,轮流向客人和长辈敬酒。一般不斗酒,随意喝。官宴上,按远近、职位高低、资历深浅就座。来客坐首席,居右,东家坐上席,居左。一般共饮头三杯酒,谓之“酒过三巡”,之后由做东者带头向客人分别敬酒。席间找各种理由劝来宾多喝酒,以表心意。交谊深厚的会轮番表示,直至快意淋漓、杯盘狼藉方散。

清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每年正月十五、十月初一,举行乡饮酒礼。参加者为地方仕宦、乡绅、离职显宦及其他德高望重的老人,按朝廷规定穿戴,有功名者按等级穿戴,多以年龄大小和品位高低为序。地方长官主办礼仪,由司正先举酒致辞,内容大致宣扬朝廷敦崇礼教,在座长幼应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和睦等。这种礼仪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送礼

亲朋中有红白喜事要送礼,礼物的厚薄视相互间关系而定。每逢中秋、春节两大节日,晚辈要给长辈送礼,交谊深厚的同学、同事、战友,相互间也送礼,并设宴款待。探望病人,除带上糕点、果品外,一般选在上午看望,以示祝愿。搬迁新居,好友多前往帮忙。主人则设宴款待,谓之“燎锅底”。

近年来,淮北送礼之风日盛,升学、参军、生日、升迁、调离等,有交情来往的都送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