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公共关系的适应和发展阶段

中国公共关系的适应和发展阶段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之前,上海、广东等地也相继成立了一些公共关系组织和协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成立,进一步促成并引发了全国各省市公共关系协会的成立热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成立,促使中国公共关系界与国际公共关系界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迅速发展起来。从这一意义上说,所谓的适应和发展阶段,实际上也是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

中国公共关系的适应和发展阶段

1986—1993年间,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不是很均衡,但一些阶段性的热点促成了公共关系事业整体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特殊氛围。

(一)热点之一,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为标志的行业性组织开始出现

1987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宣告正式成立。在此之前,上海、广东等地也相继成立了一些公共关系组织和协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成立,进一步促成并引发了全国各省市公共关系协会的成立热潮。公共关系组织的成立,使原先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且分门别类的公共关系职业群体有了一个集中交流和开始协作的中介机构。这些公共关系职业群体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以办报刊为主的职业公共关系新闻人员。这一期间,国内各省市先后创办了一批公共关系专业报刊,如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公共关系报》《公共关系导报》《公共关系》杂志和《公关世界》杂志,以及在机构内部发行的《上海公关》杂志等,其他各种内部印刷物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报刊的编辑、记者为数不少,形成了公共关系界一支重要的力量。

第二类:以办学授课为主业的职业公共关系教学人员。

第三类:以公共关系业务为主业的专业公共关系人员,包括专业公共关系机构从业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公关部人员。

第四类:由于各级公共关系组织的出现,也涌现了一批以联络、协调为工作重心的协会工作(管理)人员。(www.xing528.com)

(二)热点之二,以电视剧公关小姐》的播放为契机而引发的公共关系职业潮

1990年,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电视连续剧在表现公共关系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其直观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在普及公共关系概念、强化公共关系意识和推出公共关系职业等方面起到了相当独特作用的,也引发了社会上的公共关系职业潮。不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乃至某些政府机构,纷纷设立了公关部或相应的职能部门。一时间,公共关系职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接受性大、接受面广的新兴职业之一。

(三)热点之三,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为纽带的国际性职业市场的开辟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1991年。在此之前,国际公共关系机构及专业公司与国内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交流及业务往来已经出现,如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与博雅公共关系公司的合作,北京中法公共关系公司的业务拓展等,但这些合作仅局限于单一的机构性或业务性往来。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成立,促使中国公共关系界与国际公共关系界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迅速发展起来。在接受世界各国商业性公共关系业务委托方面,中国的渠道被拓宽,从而为国内公共关系界人士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国际公共关系市场,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公共关系职业的发展和公共关系市场的潜力提供了机会。同时,在为国内企业接受和提供国际性专业公共关系服务方面,以及培养和输送国际公共关系职业人才等方面,亦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和环境。这一时期,国际公共关系界权威人士频频来访并开展业务交流。

从这一意义上说,所谓的适应和发展阶段,实际上也是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中国公共关系界社会影响的形成,始于这一时期。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