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护价值与可持续性:关键考虑因素

保护价值与可持续性:关键考虑因素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档案信息的可持续性保护是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精髓,并与传统档案信息保护观的精华共同组成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稳定结构。“未来意识”的弱化,使传统档案信息保护模式弥漫着浓厚的“短期行为”色彩,这种档案信息保护方式从根本上弱化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保护的持续发展。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观蕴藏着人们自觉而浓厚的“未来意识”,体现着档案信息保护的目的,孕育着档案信息保护的价值取向。

保护价值与可持续性:关键考虑因素

可持续性保护的基本要义是档案信息保护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给后代人的需要造成危害,这也是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灵魂所在。档案信息的可持续性保护具有不同于传统档案信息保护的独特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具体功能形态。深入研究和阐明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的时空维度和具体功能形态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的本质,以及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思想精髓。

(1)时间维度的可持续性保护

从时间维度来看,档案信息保护经历了从传统保护观到可持续性保护观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档案信息的传统保护观在历史长河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在时代的更迭中其问题逐渐暴露,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档案信息保护观,即可持续性保护观。档案信息的可持续性保护是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精髓,并与传统档案信息保护观的精华共同组成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稳定结构。

其一,传统档案信息保护观。传统档案信息保护观是一种以档案信息保护为核心的思想,其思想根源是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传统档案信息保护观对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档案信息安全体系构建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档案事业的转型发展,档案信息保护领域也显现出了一些难以用传统思想和方法应对的新问题。长期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档案信息保护问题不仅仅是对档案本体的保护,单靠对档案本体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是解决不了所有档案信息保护问题的。面对日渐突出的档案信息安全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档案信息保护与档案实体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衡量档案信息保护效果的指标除了档案实体安全,还增加了档案信息安全以及档案本体以外的信息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综合指标。[5]严峻的现实挑战,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档案信息保护观,于是,可持续性保护观应运而生。

其二,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观。“未来意识”的弱化,使传统档案信息保护模式弥漫着浓厚的“短期行为”色彩,这种档案信息保护方式从根本上弱化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保护的持续发展。此时,作为一种全新保护观应运而生的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它所遵循的自然原则、社会原则和经济原则体现了档案信息保护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档案信息保护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强调档案信息保护过程中现在与未来的关系,认为当代人的需求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为代价,必须强化对后代人负责的自律意识。档案信息保护的时间维度必须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的有机统一。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观蕴藏着人们自觉而浓厚的“未来意识”,体现着档案信息保护的目的,孕育着档案信息保护的价值取向。强调多元价值走向的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观认为,档案信息保护本质上只能是人的多种目的和多种价值要求的实现过程和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过程,而且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其三,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观。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观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应对数字时代复杂环境给档案信息保护工作带来的挑战,更好地满足对未来档案信息保护工作的指导的新型保护理念。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融合了信息理论、生态学、信息生态理论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从生态、信息生态视角,重新审视档案载体和记录材料、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问题,构建适用于现在和未来的档案保护生态环境。它不仅解决了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保护问题,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档案信息保护理论的内容,为档案信息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观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续性保护,同时也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档案信息保护的精华,适用于全周期的档案信息保护。

(2)空间维度的可持续性保护

传统档案信息保护模式的空间维度由于没有正确认识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有效协调各自关系,从而导致信息生态系统的失衡。档案信息的可持续性保护注重协调档案信息保护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通过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相互适应和均衡。从档案信息保护的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其一,协调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档案信息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通过消除档案信息保护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档案信息保护与自然环境保持有机和谐关系。可持续性保护倡导没有破坏的保护,认为档案信息保护不应干扰和削弱自然生态环境多样性存在发展的能力,档案信息保护须将自然环境成本纳入考量范畴。可持续保护突显的是档案信息保护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化关系,要求人们以符合信息生态保护规律的方式来保护档案信息,合理调节它们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档案信息的可持续性保护。真正的可持续性保护是档案信息保护与自然环境的本质统一,扭转各自不协调或冲突对立的状态,使其能够协同和平衡,这也是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的客观基础。(www.xing528.com)

其二,协调社会生态系统。协调档案信息保护的社会生态系统,正确认识档案信息保护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使档案信息的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保持在稳定、良好的状态,这是实现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的根本条件。可持续性保护注重对档案信息保护与信息人、机构、制度、人文等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强调档案信息保护并不能忽视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不能以破坏社会生态环境为代价。在档案信息保护过程中,需注重对社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协调,平衡多元化利益,实现档案信息的可持续性保护。

其三,协调人的需求矛盾。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人对档案信息保护的认识也不尽相同,甚至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协调人的需求矛盾,促进档案信息保护,是实现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的主观条件。档案信息的可持续性保护是以人为本的保护,人的各方面权益的保障既是档案信息保护的元价值和终极目标,又是实现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的前提条件和现实要求。因为只有当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来引导档案信息保护时,档案信息保护才有可能可持续性发展。

(3)可持续性保护的功能

可持续性保护功能是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具体而言,档案信息可持续性保护可以在传统档案保护的基础上植入适宜功能,同时还具有改善社会结构、增强档案信息公共性等功能。

其一,植入适宜功能。传统的档案信息保护只重视对档案实体或物质形态的保护,强调的是保护中禁止的行为,在档案信息保护中很难体现允许的功能。可持续性保护,在保持档案信息原始形态的前提下,同时兼顾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的影响,注重在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平衡不同的功能,使其相互适应。换言之,在保障档案的实体和信息安全的同时,可以植入适宜功能,如文旅融合、文化服务、商业开发等,从功能适宜性上来看,合适的功能赋予与适当的开发利用强度是档案信息保护的有效途径。

其二,改善社会结构。档案信息保护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既包括管理或保管档案信息的人,也包括利用档案信息的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构成空间环境,人组成社会系统,档案信息保护不但要将其实体形态和信息内容保护好,还要让人管理好、利用好档案信息及其信息生态环境。也就是要让信息人在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中受益,切身感受到档案信息的诸多价值,并能将这种有形和无形的收益投入档案信息保护和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环境的保护当中,形成良性循环。信息人保护观念的淡薄,是档案信息保护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培育和形成信息人自觉保护行为,改善档案信息保护的社会结构,是保护档案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三,增强公共性。可持续性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档案信息的公共性,反过来,档案信息功能的公共性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档案信息保护。一方面,档案信息公共性的增强,可以增强档案信息归属公众感;另一方面,不断扩大档案信息功能公共性效应,可以形成档案信息保护广泛的公众基础,进而促进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保护可以进一步明确档案信息保护整体功能定位,增强重点档案信息的功能吸引力,增强档案信息保护在整个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可视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