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彩蝶双飞:梁祝传说的千年文化传承

彩蝶双飞:梁祝传说的千年文化传承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爰情,又不便直说,只好打着许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梁山伯本来很爰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梁祝文化发源于宁波,后向全国各地流传,并走向了全世界。宁波还流传着许多梁山伯勤政为民的传说。

彩蝶双飞:梁祝传说的千年文化传承

梁祝传说故事中的“三载同理”

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明又美丽,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欢写字读书。她长到十五六岁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学馆里去读书。可是,那时候是不让女孩子外出读书的。怎么办呢?祝英台和丫环商量出一个好主意: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求学。于是祝英台打扮成一个公子模样,丫环打扮成书童。祝英台的父亲正在厅堂里喝茶,忽然看见一个书童领着一位公子进来向他行礼,他慌忙起身让座,还询问公子的姓名。祝英台一看连父亲也瞒过了,别提有多高兴了。她于是卸装露出真相,使父亲非常惊讶。祝英台趁机向父亲说了要外出求学的想法。父亲说:“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外出求学的?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许多不方便。”可是祝英台坚决要去,父亲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

祝英台假扮成男子,丫环扮成书童挑着书箱,离开家求学去了。她们走了一程,来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这时,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也到亭子来休息。他们互相问候,祝英台才知道这位书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学馆求学的。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十分投机,两人就在亭子里结拜成兄弟,随后高高兴兴一同上路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俯,拜见了老师。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明英俊的少年来求学,非常高兴,就把他俩安排在同一张课奥上学习。梁山伯对祝英台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十分关心爰护,两个人从早到晚在一起,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祝英台和梁山伯同住一个房间,祝英台为了不让梁山伯发现她是女的,就把两个书箱隔在两人的床位中间,书箱上还放上满满一盆水。她告诉梁山伯睡觉时要老实,要是乱滚乱动,把盆里的水弄洒了,她可要告诉老师重重地罚他。所以梁山伯总是规规矩矩,从不乱动,一直没有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孩子。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说她和梁山伯同学三年,梁山伯为人诚恳熟情,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爰上了他。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替她向梁山伯提亲。

祝英台启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一定要亲自送她。两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愿意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爰情,又不便直说,只好打着许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老实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祝英台见梁山伯不明白,就说:“我家有个九妹,我和她是双胞胎,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愿意吗?”梁山伯本来很爰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相送了十八里,来到江边,两人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梁山伯远远望着江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来越远,渐渐地看不见了。

梁祝读书院(今宁波梁祝文化公园内景观)

祝英台回到家里,父亲的病早就好了,他让祝英台换成女孩子的装束,不让她再外出读书了。这时恰巧有一家姓马的大财主来求亲,父亲就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的儿子。祝英台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她对父亲说她已爰上了梁山伯,并且托了师娘去做媒。可是父亲坚决反对,硬要祝英台嫁给马家。

梁山伯自从那天送别祝英台后,回到学馆,继续用心读书,竞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亲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师娘拿着玉扇坠儿来,说明祝英台托她提亲的事,梁山伯才恍然大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她说的九妹就是祝英台自己啊!梁山伯立刻向老师请了假,赶到祝家去和祝英台会面。

梁山伯来到祝英台家里,看见祝英台完全恢复了女子打扮,显得更加美丽可爱。他说出师娘为他们提亲的事,哪知祝英台一听这话就大哭起来,她说:“梁兄啊,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呀?我父亲已经硬逼着把我许配给马家了!”梁山伯一听,又是吃惊,又是难过,心都碎了。两人就抱头痛哭起来,他们互相发誓,无论谁也不能破坏他们之间深厚的爰情,两个人要永远在一起。他们的哭声被祝英台的父亲听见了,祝员外怒气冲冲地跑上楼来,把梁山伯赶出家门,把祝英台严加看管起来。(www.xing528.com)

梁山伯回到家里,伤心极了,他想念祝英台,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就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死了。临死之前,他告诉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葬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

马家迎亲的日子到了,花轿抬到祝家门口,吹吹打打热闹极了。可是祝英台却哭哭啼啼,怎么也不愿意上轿。在她父亲的命令下,许多人推推拉拉,硬把祝英台推进轿子抬走了。花轿抬到半路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环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一会儿,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峡蝶,叫做梁山伯祝英台呢。

(辑自周静书主编《梁祝的传说》)

1.为什么梁祝传说故事这么受人民群众的喜欢?请你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请你把梁祝故事中的“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等经典故事片段讲给同学听。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梁祝文化发源于宁波,后向全国各地流传,并走向了全世界。

其实梁祝故事既不是神话,也不是凭空编造,最早是有生活原型的。至今我们看到的最早的梁祝故事记录在唐代张读的《宣室志》,里面有“山伯后为鄞县(今宁波)县令”的记述。查阅历代《宁波府志》、《鄞县志》中历任地方官名录中都明确记载着:梁山伯是会稽人,东晋时任鄞县令。宁波还流传着许多梁山伯勤政为民的传说。现在能直接从宁波地方志中见到的较早的梁祝故事是南宋张津编的《四明图经》:“义妇家,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鄞县西十里接待寺之后,有庙存焉。旧记谓二人少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为女子也,其朴质如此……”这段文字简洁明了,梁祝故事主干清晰:“女扮男装”、“三载同窗”、“同葬合冢”,并且表明有梁山伯“庙”存在。而梁祝墓不仅有文字记载,近年来还从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绘制的《鄞县境图》中发现了“梁山伯祝英台义冢”图标,与今天宁波梁祝文化公园内梁祝古墓位置完全一致。1997年,文物部门对梁祝古墓遗址进行发掘,发现梁祝墓地下部分还较好地保存着,并从墓砖和陪葬品考证中证实了梁祝墓。

20世纪30年代,我国早期的梁祝研究专家钱南扬先生就描述了梁祝故事的“流布”线路:“它从浙江发源,向北传播,经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折而向西,到甘肃。”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遍查古籍,考据引典,对全国10处梁机古迹考证后得出结论:“自然以第一处(浙江宁波)为妥。“因为张恨水收集的许多梁祝故事.提到浙江的,要占80%。最近二十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专家也先后来宁波考察调研,从梁祝故事发源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俗、传说构成等多方面进行考证,认为宁波具有独特而丰厚的梁祝故事发源的人文基础,是梁祝文化的发祥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