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关联

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关联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说,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可行之策。无论是核心素养框架中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还是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这些目标都需要依靠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情境适应性,是能够支撑核心素养中的其他素养的情境适应性的。

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关联

(一)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之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框架中的一种素养,而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无疑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之一。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指学习者自觉自主地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境中自觉主动地使用一系列复杂的认知(如反思与批判性)与非认知策略(合作及目标管理等)解决复杂问题,以达成各种个体及社会性的发展目标。因此,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满足核心素养所强调的跨领域性、迁移性和价值感。

我们将自主学习能力看作人发展过程中的素养,那就说明不是生而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和塑造形成的。当然,素养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必然会经过一生的积累和学习。在核心素养框架的一级指标中包含了自主发展,在二级指标中,自主发展又细化为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自主学习是学会学习的首要条件。由于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所以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狭义上对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人终究会离开学校,进入到社会中。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同样也要学会学习,这时候的学习就是广义的学习,不仅仅是指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包括生活技能的学习、工作技能的学习等,因此也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文化知识上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生活上的自主能力是可以相互影响和转化的,将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就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之一。

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对外部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习者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适当的评估,能够对自我角色的认知更加准确,能够在对自我的反思中不断地认识自我,这与核心素养框架的个人价值取向是相互吻合的。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能够尽可能地开发自己的天资、能力、潜力等,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调节和完善自我,从而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与民主有一定的作用。教育公平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也是一个焦点问题。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包括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等。如果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话,就会主动地去追求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充分地发展自己,以弥补认为不能改变的与别人的差距。所以说,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可行之策。

(二)核心素养其他目标的实现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撑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解决复杂情境中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包含了学习动机的自我驱使,还包含各种认知能力的综合运用,同时可以应对在不同情境中的工作。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普遍性素养,是可以支撑核心素养其他目标的实现的。(www.xing528.com)

一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跨学科性,如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能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无论是核心素养框架中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还是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这些目标都需要依靠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撑。所谓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都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能力,只有学生主动、独立地去获取这些知识,主动地建构知识,才能真正使知识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而责任担当是学生在处理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自主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主体,有自主性的人才会在学习中主动承担责任,不会推脱和逃避。实践创新是学生在问题解决、日常活动等方面形成的行为表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情境适应性。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独立,是在长久地与他人和学习内容的互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情境适应性,是能够支撑核心素养中的其他素养的情境适应性的。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普遍性素养,不仅仅强调了自主学习能力在文化知识学习上的积极作用,而且强调了在学校环境之外(包括家庭和工作方面)的作用。反思性和自主性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对核心素养框架中其他素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利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吸收对其有用的信息,促进自己的成长。

(三)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由生活上的自主能力迁移而来

学习能力主要是指狭义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即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由生活上的自主能力迁移而来。在初中阶段,主要是从家庭生活中转移到学校文化知识的学习中。也就是说,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些习惯会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即自主生活能力会对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今天,人们普遍忽视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课程,就会获得成就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信心,反之,则会产生自卑心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知,学生要想获得成就感,必然要自主、主动地参与生活探究活动,而在生活中形成主动意识会对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习者完成自主学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素质,是将外部技能内化于心的结果,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然要有自主学习的活动,而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主动独立的活动意识会对学校里文化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由自主生活能力迁移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