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持生长的状态,不断进步

保持生长的状态,不断进步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她的一句话平复了我因嫉妒而褶皱的心——一个老师,要保持生长的状态。是的,生长该是生命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飞扬出语文人该有的姿态,保持生长的姿态。长沙的学习是让人震撼的,无论为人还是为学。吴老师结出“精准知识”的硕果用了25年,我认可了他的理念,然而我25年也未必能有如此成就,可是我愿意努力,至少保持生长的状态,朝气蓬勃地走在开花结果的路上。

保持生长的状态,不断进步

河北省承德市南营子小学 谢晨虹

湖南一师的校园笼罩在一层淡淡而湿润的雾气里,垂柳青青,碧波荡漾,不知名的花在树间大朵大朵地绽放着。时近岁尾,这儿的一切还都生机勃勃,年轻的姑娘们三三两两地穿梭其中。连日来长沙林荫路的青石板被小雨滴滴答答地敲击,轻轻地走上去,一瞬间竟然恍若隔世了。也许,哪一世,我也曾是那个擎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结着幽怨的姑娘。这就是江南,以它特有的温软,让我生命中最温柔的部分得以被召唤。

朱爱朝老师就是典型的江南温婉的女子,诗意的语言是黄昏吹着风的软,智慧的眼神如星子在无意中闪烁,婉转悠扬的吟诵就像细雨点洒在花前,每一幅自然笔记中的画都是雪化后的那片鹅黄、新鲜绽放的绿,带着柔嫩喜悦。是的,她的轻灵也在教育的光焰中交互变化,她也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

我凝神看着她的时候,在无限倾慕的感情里竟然抽丝剥茧出缕缕的哀怨,这样的女子,这样的语文人,我要怎样去模仿?后来她的一句话平复了我因嫉妒而褶皱的心——一个老师,要保持生长的状态。

是的,生长该是生命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曾经,人们对老师说,你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大容量,不空杯。后来人们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是一条涓涓的溪流,常流常新,不枯竭。今天朱老师告诉我一个更好的说法,你应该跟学生一起站在风里,站成一棵成长的树。做不了朱老师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的参天大树,我愿意做一棵始终蓬勃生长的小草,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飞扬出语文人该有的姿态,保持生长的姿态。(www.xing528.com)

长沙的学习是让人震撼的,无论为人还是为学。一种新的理念对人最大的触动就是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思想中固有的东西,你一直捍卫的东西。吴老师就有这样一种魅力。

十一年,我的作文教学一直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知识是欠缺的,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吴老师的“精准知识论”恰好解决了我的困惑。当我们置身于广阔的文体场域,厘清了教学边界,清楚了作文教学的前世今生,精准的教学知识就能奔腾而来了,他们高扬习作教学的猎猎大旗,带领孩子们驰骋在习作的疆场,节节胜利。

有不同的意见说中国的文人啊就爱走极端,写作兴趣和精准知识在习作教学中必然相辅相成,哪有必要独树一帜,向传统宣战。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带着文人的酸腐。吴老师提倡“精准知识”只是基于当下作文知识的欠缺,与此同时并没有否定兴趣的重要性。事实上,课堂更能说明问题,吴老师以他的儒雅风趣,巧妙设计,精准知识,一步步吸引着孩子积极主动地写作,兴趣没有丝毫的丧失。是的,我一点也不怀疑吴老师的教学效果。有了精准的知识,习作教学不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机,而是让每个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言语实操。如果用不上,我们只能反思,我们给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了吗?吴老师结出“精准知识”的硕果用了25年,我认可了他的理念,然而我25年也未必能有如此成就,可是我愿意努力,至少保持生长的状态,朝气蓬勃地走在开花结果的路上。

身外古树不惊,内心繁花峥嵘。不了解我的人很难从我安静的外表看出我思绪上的波涛汹涌。然而思想要满溢的时候,总要找到一个出口,于是就循借着文字倾泻出来了,感谢生命,无法用言语表述的,还可以用文字表达。做一个生长中的语文人真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