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解读教材,还原阅读本质

深度解读教材,还原阅读本质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选出来的。也许这第三种境界“我就是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的缘故吧!上公开课的教师心理上总有一个误区,怕“我”的教学艺术失去光彩,不敢轻易在本色读上花太多的时间。更加深刻领悟植树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植树造林,爱护树木的意识增强了。

深度解读教材,还原阅读本质

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选出来的。每册教材、每个单元和每篇课文都渗透着编写意图和目的,教材中没有明确揭示,但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它编排有序,训练有步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上都有一个总体设想,处处渗透着编者育人的心血。作为教师要注重全册教材备课,了解编者意图,深入读懂教材。这就需要教师要达到“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我就是作者”;第二种境界,“我身临其境”;这第三种境界,“我就是学生”。现在,“展示课”“示范课”等如雨后春笋冲击着每一位教师,我们在听完课后,也进行了反思。有的教师在讲台上真可谓是张弛有度,驾驭教材;有的教师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有的教师功底深厚,很有文化底蕴,评来评去中心点还是执教者,可我们很少对学生有较深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也许这第三种境界“我就是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的缘故吧!上公开课的教师心理上总有一个误区,怕“我”的教学艺术失去光彩,不敢轻易在本色读上花太多的时间。而当我们在平常的课堂上,完全可以摆脱这些束缚,给学生充分读文的时间和自主读文的空间,以学生自读自悟,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反复的速读,感悟训练。教师在活动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的阅读活动紧贴主题。例如:在指导《植物的季节》时,引导学生读一读描写春天的那一段,重点理解春天的特征,感悟为什么春天是植树的季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植树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带着这一问题读3、4自然段,通过速读后,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参与交流,再穿插默读与感情朗读,使学生自己了解到植树的好处。再默读课文,讨论“如果不植树会有什么结果?”更加深刻领悟植树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植树造林,爱护树木的意识增强了。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进行朗读的时候就充满了激情。如《妈妈不要送伞来》《小狮子》通过读,学生更懂得了自立、自强;《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可爱的娃娃》读出了诚实可爱的好品格。这说明学生真正读懂了,也受到了教育。(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