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救世之弊:寻求治道的方略

救世之弊:寻求治道的方略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吕氏春秋》的编撰是为政治的统一寻求统治思想,因而《吕氏春秋》亦被称为杂家帝王学之作。“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是从诸子之学相同的治道目标上所做出的评判,而杂家与其他诸子学派的不同在于明确以“王治”为治道主旨与方略。杂家融会贯通百家思想,综合认知学术发展规律,总结传承先秦文化,探寻救世之弊的治道方略,成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向。

救世之弊:寻求治道的方略

吕氏春秋》的编撰是为政治的统一寻求统治思想,因而《吕氏春秋》亦被称为杂家帝王学之作。《论六家要旨》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淮南子·氾论训》:“百川易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百川归海,百家务治,皆言殊途同归之理。“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是从诸子之学相同的治道目标上所做出的评判,而杂家与其他诸子学派的不同在于明确以“王治”为治道主旨与方略。高诱《吕氏春秋·序》亦言“大出诸子之右”。

杂家融会贯通百家思想,综合认知学术发展规律,总结传承先秦文化,探寻救世之弊的治道方略,成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向。“兼儒、墨,合名、法”之兼容并包的杂家精神,体现着学术思想的综合创新;而“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之“王治”治道宗旨,彰显着杂家的使命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与同化力,与杂家精神有着渊源关系,同时也是融合百家之稷下精神的写照。

【注释】

[1]〔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2]梁启超等:《国学大师谈国学》,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

[3]于孔宝:《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4]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34~135页。

[5]方勇:《“新子学”与中华文化重构》,载《人文杂志》2017年第5期。

[6]刘元彦:《杂家与传统文化》,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6期。

[7]梁启超撰:《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7页。(www.xing528.com)

[8]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194页。

[9]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65页。

[10]陈志平:《杂家考论》,载《诸子学刊》2011年第1期。

[1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2]谢扬举:《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哲学》,载《北京日报》2014年8月25日。

[13]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4页。

[14]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

[15]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85页。

[16]〔秦〕吕不韦编,许维遹集释,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