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匈牙利:大分裂的18章

匈牙利:大分裂的18章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扎波尧伊家族已经在匈牙利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526年,扎波尧伊·亚诺什被尼特拉主教加冕为匈牙利王国国王。然而,在普雷斯堡召开的另一次会议却宣布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为匈牙利王国国王。1531年,匈牙利的两位国王达成停战协议。根据《纳吉瓦拉德条约》,斐迪南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都承认扎波尧伊·亚诺什为匈牙利国王。苏莱曼一世对此次干涉匈牙利事务的机会表示欢迎。

匈牙利:大分裂的18章

(1526年到1564年)

在匈牙利,就像在波希米亚一样,莫哈奇战役的失败给奥地利大公国的野心提供了机会。以伊什特万·沃博茨为首的爱国主义者认为应该选出一位匈牙利王国国王。他们在托考伊附近召开议会,宣布扎波尧伊·亚诺什为匈牙利国王亚诺什一世。扎波尧伊家族已经在匈牙利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扎波尧伊·亚诺什的父亲扎波尧伊·伊什特万曾在奥地利担任马蒂亚斯·科菲努斯的将军,于1425年驻扎在维也纳。扎波尧伊·亚诺什是特兰西瓦尼亚总督,在粉碎库科兹农民起义时,为马扎尔贵族提供过情报服务。拉约什二世统治时,扎波尧伊·亚诺什和伊什特万·沃博茨及托马斯·巴科茨大主教共同行使摄政权。据说,当时,扎波尧伊·亚诺什就非常渴望登上匈牙利王国王位。扎波尧伊·亚诺什之所以不去帮助拉约什二世,是因为他巴不得拉约什二世出点事,这样他就能趁机实现自己的野心了。1526年,扎波尧伊·亚诺什被尼特拉主教加冕为匈牙利王国国王。然而,在普雷斯堡召开的另一次会议却宣布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为匈牙利王国国王。斐迪南一世的优势在于,他是圣斯蒂芬王冠的真正持有者[1],爱国的匈牙利人对圣斯蒂芬也一直怀有迷信般的崇敬之情。斐迪南一世的军队击退了扎波尧伊·亚诺什的军队,并迫使他到波兰避难。接着,在布达召开的一次联合会议宣布扎波尧伊·亚诺什和伊什特万·沃博茨为匈牙利的敌人。扎波尧伊·亚诺什继而转向了连匈牙利都似乎不抱任何希望去寻求援助的一方:他派人去找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

苏莱曼一世承诺与匈牙利合作,但匈牙利要向其纳贡。按照苏莱曼一世的话说,他屈尊“以战争军刀所赋予的权力,把一个本该属于莫哈奇征服者的王国让给了扎波尧伊·亚诺什”。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同意签署一项条约,将扎波尧伊·亚诺什的继承权给了年轻的奥尔良公爵亨利二世,以防扎波尧伊·亚诺什没有男嗣。弗朗索瓦一世每年向匈牙利王国国王提供两万克朗[2]津贴。与此同时,克罗地亚的乌蒂塞诺维奇家族主教捷尔吉·马丁努齐[3]——波兰著名圣所光明山修道院(位于琴斯托霍瓦)的副院长,游走整个匈牙利,竭力诋毁奥地利大公国并为扎波尧伊·亚诺什争取支持者。

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1529年春,苏莱曼一世以征服者而不是领主身份来到匈牙利。在离莫哈奇不远的地方,扎波尧伊·亚诺什来到苏莱曼一世面前,亲吻了这只给自己国家造成可怕灾难的手。扎波尧伊·亚诺什允许神圣的王冠,即匈牙利独立的“守护神”被土耳其人带走,并接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布达和格兰驻军。但苏莱曼一世率领的这支来帮助匈牙利的军队,在匈牙利造成了大量破坏,几乎和入侵匈牙利没什么两样。匈牙利的一位历史学家说,匈牙利人几乎不知道他们更应该憎恨谁,是来攻击他们的奥地利人,还是来保卫他们的土耳其人。在维也纳之围中,苏莱曼一世战败了。1531年,匈牙利的两位国王达成停战协议。经过长时间的分歧,这两个“伪君子”之间终于达成了协议。根据《纳吉瓦拉德条约》(1538年),斐迪南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都承认扎波尧伊·亚诺什为匈牙利国王。作为回报,扎波尧伊·亚诺什向斐迪南一世保证,即便自己有儿子,斐迪南一世也享有王位继承权。

1540年,扎波尧伊·亚诺什去世,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伊什特万·沃博茨和匈牙利王后伊莎贝拉·雅盖——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一世的女儿,不同意剥夺扎波尧伊·亚诺什幼子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的继承权,便向苏莱曼一世请求支援。苏莱曼一世对此次干涉匈牙利事务的机会表示欢迎。他承认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为匈牙利王国国王,并且亲自带兵前来相助。此时,斐迪南一世只得征服匈牙利。于是,他率军包围了布达,并发起猛烈攻击。这座城市正要投降时,苏莱曼一世及时赶到;被夹在匈牙利军队和苏莱曼一世大军两大兵力之间的奥地利军队被彻底粉碎,奥地利将军威廉·冯·罗根多夫也因伤而亡。但苏莱曼一世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的王位,于是便让人把匈牙利的小国王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带到自己面前给予关爱,并让儿子像爱兄弟一样爱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与此同时,苏莱曼一世的军队占领了布达。苏莱曼一世曾是布达的主人,因此,他宣布继续占领布达,原因是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还小,还不能保卫这座城市。苏莱曼一世将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安置在特兰西瓦尼亚,并任命他为特兰西瓦尼亚总督。伊莎贝拉·雅盖隆对这种屈辱表示抗议,但毫无用处。将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送往特兰西瓦尼亚是必要的。捷尔吉·马丁努齐陪他们一起去了特兰西瓦尼亚。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的宫廷设在利帕城堡爱德华·萨尤说:“从此,有三个匈牙利——西匈牙利王国,即斐迪南王国,被土耳其人占领并由布达的帕夏统治的中匈牙利王国,还有独立特兰西瓦尼亚公国所在的东匈牙利王国。”

苏莱曼一世接见年幼的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

布达的主要教堂被改造成清真寺,伊什特万·沃博茨只能听命于苏莱曼一世,忍辱担任了布达基督教教徒的最高法官一职。不久,伊什特万·沃博茨去世了。

苏莱曼一世的成功不仅是对奥地利宣称主权的野心的挑战,还是对整个基督教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挑战。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向斐迪南一世伸出援助之手,那些伟大家族的贵族也乐意为其效劳。捷尔吉·马丁努齐总是忙于在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匈牙利王国的利益和自己的野心之间保持平衡。1541年,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重新签订了《纳吉瓦拉德条约》,并在其中加入了一项规定,即斐迪南一世应将土耳其人驱逐出匈牙利,但德意志人的远征并未成功。匈牙利议会想让德意志人提供更多援助,但白费心力。苏莱曼一世成了格兰和施图尔韦森堡的主人。当时,新教教徒和天主教教徒之间的斗争将神圣罗马帝国分成了两派,这使匈牙利的形势雪上加霜。在穆斯林征服者面前,大部分匈牙利人表现平淡,并且已经习惯了他们的统治。正如斐迪南一世所写,“那个邪恶而不幸的反复无常的”主教捷尔吉·马丁努齐重新与苏莱曼一世谈判。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捷尔吉·马丁努齐才是匈牙利的“真正主人”。他继续在斐迪南一世、扎波尧伊·亚诺什一世和苏莱曼一世之间斡旋,这一点违背了他推行的斯拉夫语和意大利语的双语教育方针。捷尔吉·马丁努齐把特兰西瓦尼亚交给了斐迪南一世,却为匈牙利王国这个不幸之国引来了土耳其的入侵。之后,他再次偏向奥地利人,说服伊莎贝拉·雅盖隆放弃王冠并将其交给斐迪南一世。在克劳森堡议会上,伊莎贝拉·雅盖隆交出了皇家徽章。然而,查理五世不信任立场不够坚定的捷尔吉·马丁努齐,因为捷尔吉·马丁努齐太了解如何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了。于是,查理五世就派雇佣兵队长卡斯塔尔多进入特兰西瓦尼亚监视斐迪南一世,并让那些毫无道德感的意大利人进行协助。不过,就一次冒险行动来说,意大利人还是靠得住的。最近才被任命为枢机主教的卡斯塔尔多很快就被暗杀了,被一些刺客击打六十六下后,倒地而亡。这位神奇人物就这样消逝了,人们完全有理由把他比作阿尔布雷希特·冯·瓦伦斯坦。罗马教廷严厉惩罚了凶手,并控告其将暴力之手伸向一位教会诸侯。然而,斐迪南一世并没有掩饰自己参与了“指派乔治修士”[4]这件事,但成功地获得了教皇尤利乌斯三世对此宗谋杀罪的赦免。

伊莎贝拉·雅盖隆

查理五世

教皇尤利乌斯三世

捷尔吉·马丁努齐的死并没有使匈牙利免于战祸。泰梅什堡尽管防御令人称奇,但最终还是投降了。埃格尔展现的英勇抵御丝毫不亚于特梅斯瓦尔。埃格尔城内的人被召唤投降,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城墙上插上四支长矛,并在旁边放上一具黑色的棺材。土耳其人对这座英勇之城发动了四次进攻。该城的女子英勇无比,一点也不逊色于男子。1552年,八千多名保卫者死于埃格尔城外。在苦难中,在为儿子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重新征服整个匈牙利王国的绝望中,伊莎贝拉·雅盖隆向法兰西王国求救并获得了援助以保护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后,于1559年去世。

匈牙利本土乱作一团,着实令人痛惜。斐迪南一世空出了很多职位,如巴拉丁伯爵,这些职位必须由匈牙利人来担任。与此同时,斐迪南一世还把管理权交给德意志人,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外国人。1562年,斐迪南一世不得不与土耳其人签订了一项条约,该条约承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其领土的占有,并承诺每年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馈赠一份礼物。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变相的进贡。1563年,斐迪南一世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在普雷斯堡加冕,至少让他得到了些许安慰。

锡盖特镇袭击战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继续奉行父亲斐迪南一世的政策。苏莱曼一世和斐迪南一世缔结的和约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1566年,苏莱曼一世袭击了位于莫哈奇以西德拉瓦河以北的锡盖特镇。在此次袭击战[5]中,锡盖特镇由克罗地亚人尼古拉·舒比奇·兹林斯基指挥。尼古拉·舒比奇·兹林斯基是克罗地亚的总督。阿尔马什河的水域像一片湖一样环绕着这座小城。锡盖特镇守军最多不过两千五百人。锡盖特镇郊区被土耳其人烧毁,尼古拉·舒比奇·兹林斯基躲进了城堡。土耳其人试图迫使尼古拉·舒比奇·兹林斯基投降,时而用恐怖手段,威胁要割断他被囚禁的儿子乔治的喉咙,时而用诱人的承诺来引诱他。然而,苏莱曼一世突发疾病,随即倒在了这座坚不可摧的城前。然而,大臣索库鲁·穆罕默德帕夏向被围困的人隐瞒了苏莱曼一世的死亡。与此同时,锡盖特城堡在炮火中轰然倒塌;尼古拉·舒比奇·兹林斯基穿上最华丽的衣服,把金子装进衣袋,“这样别人就能在他的尸体上找到一些东西了”,然后带领剩余士兵,冲入土耳其大军,这么做只是自寻死路罢了。在锡盖特镇被攻陷后,苏莱曼一世之死才被透露给军队。很多斯拉夫和匈牙利的诗歌都在吟唱锡盖特镇遭遇的悲剧性命运。直到1689年,锡盖特镇还在土耳其人手中。马克西米利安二世还允许久洛被占领,并于1568年与新苏丹塞利姆二世签署了两项条约,再次批准瓜分匈牙利。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匈牙利部分地区的处境同土耳其统治下的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处境一样悲惨。帕夏下达的命令通常是以这种形式开始的:“以万能的苏丹的名义起誓,须知道如果不服从,惩罚已经准备好了,葬礼的柴堆也在等着你。”土耳其人占领的城镇处处都是废墟;土耳其新军绑架了年轻的匈牙利人,以使他们加入苏丹的军队。这些地区的赋税很重,并且随时收缴,有时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按行政区划分,这些地区可被分为二十五个桑贾克[6],后被重新划分为四个省(布达、埃格尔、卡尼萨和泰梅什堡)。不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匈牙利部分地区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在某些方面,特别是从宗教方面看,比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匈牙利地区享有更多自由。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承认了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在特兰西瓦尼亚享有的主权。但年轻的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放弃了国王的头衔,只满足于做一个“最安宁的诸侯”。1571年,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驾崩,扎波尧伊王朝随之覆灭。特兰西瓦尼亚议会选举英明的斯特凡·巴托里为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的继任者。因此,斯特凡·巴托里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王位。波兰曾为匈牙利提供了几个国王:1575年,特兰西瓦尼亚把一位杰出的君主给了波兰[7]

法兰西国王亨利三世[8]离开后,波兰的王位空了下来。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和斯特凡·巴托里都宣布要竞选国王,最后斯特凡·巴托里当选。

斯特凡·巴托里

法兰西国王亨利三世

波兰人将斯特凡·巴托里的统治视为波兰历史上辉煌的统治时期之一。斯特凡·巴托里把一些匈牙利人带到波兰,这些匈牙利人的到来提高了军队军事战斗力,尤其是炮兵战斗力。这对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产生了很大的打击,不久,他就崩逝了。临死前,他通过谨慎而周密的安排,使儿子鲁道夫二世在普雷斯堡接受加冕。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宗教容忍和自由精神在匈牙利王国不受欢迎,因为他无力捍卫匈牙利王国。然而,与接下来的继任者相比,他算得上是四分五裂的匈牙利王国最优秀的君主之一。

这一时期,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匈牙利一直战争不断,其状况并不比在奥斯曼统治下的匈牙利的状况好。由于本国民兵力量的先天不足,奥地利诸侯在全国各地部署了外国军队,但这些外国军队通常像穆斯林一样对人们进行残酷压迫。为了本国防御,每个郡都会进行士兵招募。我们已经见识过这些本土部队国民军在埃格尔和锡盖特的防卫战中的表现有多么英勇不凡。

1526年到1564年,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宗教改革理念在匈牙利人中的传播。尽管匈牙利王国与波希米亚王国在政治上对立,但胡斯教义还是渗入匈牙利王国,使匈牙利人为宗教改革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匈牙利天主教教徒倾向于支持这一变革的原因与邻国相同。滥用职权已在教会内部滋长。匈牙利王国的才华之士,没有波希米亚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才华之士那么具有独创性和教养;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来促成宗教改革,但足够顺从与温和,可以接受这种改革。此外,特兰西瓦尼亚的德意志移民区在神圣罗马帝国和匈牙利王国之间形成了某种过渡。早在拉约什二世统治时期,也就是莫哈奇战役的前一年,受到惊慌失措的神职人员的提议,匈牙利议会颁布了用火刑惩罚“异教徒”的法令。瓜分匈牙利有利于新教教义的推广;但瓜分匈牙利的几个统治者[9]无法统一迫害新教教徒,而这种统一迫害正是与新教教义进行斗争所必需的。在特兰西瓦尼亚,约翰内斯·洪特神父出版了大量书籍,并兴办了许多学院。匈牙利的第一个改革者马蒂亚斯·德沃伊·比罗在维滕贝格结识了马丁·路德,并把圣保罗[10]的书信翻译成了匈牙利语。一些贵族成为新教教义的拥护者,1548年后,匈牙利议会不再颁布迫害法令。根据《奥格斯堡信条》,福音派教会自发组织起来。特别是加尔文派在匈牙利中心泰斯山谷扎稳了根基。一句谚语说:“加尔文主义信仰是真正的马扎尔信仰。”新教起源于神圣罗马帝国,因此,受到匈牙利爱国者的怀疑。新教派是在德布勒森得以确立的。当时,新教一位领袖牧师哈斯跟随时代潮流,将自己的名字希腊化,变成了米柳斯。米柳斯翻译《圣经》,创作歌曲,并与泰奥多尔·贝扎[11]建立了联系。1567年,德布勒森教会会议在七十四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匈牙利加尔文教会的信条。扬·胡斯革新了波希米亚散文风格,而马丁·路德革新了德意志散文风格。匈牙利改革家泰奥多尔·贝扎、厄多西(即约翰内斯·西尔维斯特·潘诺尼库斯)、加什帕尔·海尔陶伊和卡罗伊也为各自的国家做出了相同贡献。尽管当时天主教和教皇拥有绝对权力,但对匈牙利来说,新教成了一股新的力量。

泰奥多尔·贝扎

鲁道夫二世的统治并没有使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更受欢迎。在鲁道夫二世执政之初,匈牙利人民怨声载道。匈牙利议会借此要求鲁道夫二世做出保证,并希望可以由匈牙利大使调解匈牙利王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由德意志人或意大利人调解,因为他们对匈牙利王国的利益一无所知。听到这些言辞,鲁道夫二世深受伤害,于是离开了匈牙利,再也没有回来。四年来,鲁道夫二世一直没有召开议会,也没有任命一名巴拉丁伯爵。鲁道夫二世沉迷于艺术和神学,满脑子都是专制主义思想,不喜欢匈牙利野蛮而独立的精神——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向匈牙利求助。一位威尼斯大使这样总结道:“匈牙利人痛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认为自己不仅被征服了,还被看不起。奥地利大公国把一个德意志政府强加给他们,而德意志人与他们不共戴天。”

与此同时,匈牙利王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仍在继续。为了遏制穆斯林入侵者,鲁道夫二世将翁纳和库利帕之间的某些地区给了塞尔维亚移民,并让他们负责边境防御。这些被遗弃的地区——当时的匈牙利人称之为废弃之地、无人之地,就这样成了从事农耕和积极好战的民族定居地。这样一来,这里就设置了军事边界,并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1577年,为了保护克罗地亚免遭穆斯林入侵,匈牙利王国建了卡尔施塔特要塞。1592年,波斯尼亚的泰利·哈桑帕夏在锡萨克被击败。1595年,格兰被神圣罗马帝国和匈牙利王国联军占领。然而,埃格尔的丧失让匈牙利王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这场战争不再具有优势。在当地人的保护下,埃格尔这座城镇一直坚不可摧。但这次,埃格尔由一支由瓦隆雇佣军组成的守备部队驻守,最后战败投降。在匈牙利王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场战争中还有其他一系列小战役,但土耳其人的热情逐渐减弱。1601年,在卡尼萨获胜后,土耳其人同意达成一项和约,并借此保留了他们获得的领地。在这场战争中,奥地利人把瓦隆人、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引入匈牙利,而土耳其人引入了蒙古人。这样看来,盟友给匈牙利人带来的伤害要比土耳其人给匈牙利人带来的伤害更大。

枢机主教安德鲁·巴托里

正是在特兰西瓦尼亚这个讲三种语言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匈牙利人、德意志人和瓦拉几亚人都在为争夺其控制权而不断发生冲突。1571年到1575年,斯特凡·巴托里将特兰西瓦尼亚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把耶稣会会士引入特兰西瓦尼亚后,就为激烈的宗教冲突埋下了祸根。1597年,斯特凡·巴托里的继任者,意志薄弱的西吉什蒙德·巴托里受完全效忠于鲁道夫二世的耶稣会会士的控制,于1597年同意将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鲁道夫二世,以换取西里西亚的奥波莱和拉斯堡公国。但在堂兄枢机主教安德鲁·巴托里的劝阻下,西吉什蒙德·巴托里收回了之前的决定。紧接着就是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与奥地利大公国的冲突。与此同时,瓦拉几亚总督“勇敢的米哈伊”[12]攻击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希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能将该公国授予自己。西吉什蒙德·巴托里厌倦了战争,退位后到布拉格养老,并于1613年逝世。当时,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受奥地利大公国和瓦拉几亚公国侵略,由乔吉·巴斯塔将军统治。乔吉·巴斯塔将军的统治给特兰西瓦尼亚人留下了可怕的记忆。奥地利人苛刻至极,导致特兰西瓦尼亚人非常渴望让土耳其人统治。特兰西瓦尼亚公国的新教教徒在土耳其人统治下平安无事,现在却遭到大规模迫害。这种暴力行为引发了一场血腥运动。被神圣罗马帝国将军贝尔吉奥索的残暴行为激怒的特兰西瓦尼亚人与上匈牙利的马扎尔人一同发动起义。神圣罗马帝国的将领把匈牙利王国当作一个被征服的国家,这使奥地利人深感厌恶。特兰西瓦尼亚军队由一位大领主伊什特万·博奇考伊带领。他胆识过人并极具军事才能,得到了年轻的加布里埃尔·拜特伦的支持。卡邵(或称卡萨)积极迎战,最终大败侵略者。匈牙利议会宣布伊什特万·博奇考伊为特兰西瓦尼亚总督。新任总督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将军,还是一位有实力的外交家。伊什特万·博奇考伊与土耳其人谈判,并获得了苏丹艾哈迈德二世的支持。艾哈迈德二世甚至愿意承认他为匈牙利王国国王。伊什特万·博奇考伊非常谨慎,拒绝了这一高贵的荣耀。1606年签署的《维也纳和约》不仅承认伊什特万·博奇考伊对特兰西瓦尼亚的统治,还承认他对匈牙利北部部分地区的统治;如果他死后没有继承人,这些地区将归还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此外,《维也纳和约》规定新教教徒享有信仰自由;在国王不在时,总督须在特兰西瓦尼亚居住;军事指挥和公职只能由当地人担任。(www.xing528.com)

1609年,包括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和达尔马提亚在内的匈牙利王国的土地面积达到五千一百六十三平方英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占有的土地面积为一千二百二十二平方英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一千八百五十九平方英里,而伊什特万·博奇考伊则拥有两千零八十二平方英里的土地。

《维也纳条约》的签订是在奥地利大公马蒂亚斯[13]的努力下促成的。马蒂亚斯花了大量精力为哥哥鲁道夫二世的懒惰做弥补。马蒂亚斯曾任匈牙利的总督,也曾试图替匈牙利表达不满。1606年,在伊什特万·博奇考伊突然去世后,他并没有成功吞并特兰西瓦尼亚。1608年,特兰西瓦尼亚议会议员在克劳森堡召开会议,选举拉科奇·日格蒙德为总督。1608年,拉科奇·日格蒙德自愿放弃了总督之位,加布里埃尔·巴托里又被选举为总督。

加布里埃尔·巴托里

人们将铭记,就在同一年(1608年),马蒂亚斯迫使哥哥鲁道夫二世将奥地利和匈牙利割让给他。然而,马蒂亚斯的统治并没有实现他想努力实现的一切。马蒂亚斯恢复了匈牙利王国权贵阶层,即巴拉丁伯爵的职务,并发誓永远不会让这个重要的职位空置;他让神圣的匈牙利王冠再次回到匈牙利,让外国驻军撤离,并承认宗教信仰自由。马蒂亚斯不在匈牙利期间,由巴拉丁伯爵、布达议会和一名财政大臣行使王权。这些让步抚慰了匈牙利遭受的苦难——这些苦难没有被完全遗忘。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对匈牙利遭受的苦难并非一无所知。因此,在他酝酿的政治计划中,他打算攻占匈牙利,但死亡阻止了他的计划。用叙利公爵马克西米连·德·贝蒂讷[14]的话说,亨利四世希望“匈牙利人能拥有昔日的自由,拥有选举君主或改变自己认为的合适的国家形式和统治方式的权利”。

马蒂亚斯加冕后,新教教徒捷尔吉·图尔佐成为巴拉丁伯爵。这种选择有力地保证了宗教信仰自由,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传统和那些老大臣不允许宗教信仰自由。此外,对匈牙利人来说,进行宗教改革就已经决定了会有反对这种改革的人。匈牙利反宗教改革的领袖是枢机主教彼得·帕兹马尼[15]。彼得·帕兹马尼是一名耶稣会的学生,也是一名狂热的教士。他机智又雄辩,使匈牙利王国一些显赫家族的代表重新信奉天主教。加布里埃尔·巴托里总督的惨死引起了奥地利大公国的干预,马蒂亚斯就此萌生了重新征服特兰西瓦尼亚的想法。然而,特兰西瓦尼亚人更看重信仰自由而不是政治独立,于是选举了新教教徒加布里埃尔·拜特伦为新总督。这位开明的总督统治时期,实行宗教宽容,整顿军队纪律,将特兰西瓦尼亚治理得井然有序。因此,把加布里埃尔·拜特伦比作马蒂亚斯·科菲努斯并非没有道理。与伟大的国王马蒂亚斯·科菲努斯一样,加布里埃尔·拜特伦也爱好艺术,并受过良好教育。他在新教教徒和天主教教徒之间斡旋,就像在奥地利人和土耳其人之间斡旋一样。但当斐迪南二世登上匈牙利王位,三十年战争爆发时,加布里埃尔·拜特伦意识到新教的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匈牙利民族可能会遭受与波希米亚民族相同的打击。

尼古拉·埃斯泰尔哈吉

起初,斐迪南二世试图通过把尼古拉·埃斯泰尔哈吉——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匈牙利的最老练的外交官和最优秀的爱国者之一——派给加布里埃尔·拜特伦来确保他保持中立。和后来的戴阿克·费伦茨[16]一样,尼古拉·埃斯泰尔哈吉是自愿接受哈布斯堡王朝的人之一,他忠诚于哈布斯堡王朝,但要求奥地利大公国尊重匈牙利人的意愿。尼古拉·埃斯泰尔哈吉是一位真诚又具有开明思想的天主教教徒。他在枢机主教彼得·帕兹马尼和新教教徒加布里埃尔·拜特伦之间保持中立态度。在犹豫片刻后,尼古拉·埃斯泰尔哈吉站在了波希米亚王国一边。他到处散发一份叫《匈牙利冤情》的声明,并召集所有郡参加全体大会。

全体大会在卡萨召开,任命尼古拉·埃斯泰尔哈吉为统领,拉科齐·捷尔吉一世[17]为将军,统领北方各郡。加布里埃尔·拜特伦给图恩伯爵派了一万名守备军,以确保匈牙利议会的独立召开。议会在普雷斯堡召开,决定于1620年向波希米亚运送援助物资。议会宣布加布里埃尔·拜特伦为匈牙利王国国王,大约在同一时间,波希米亚人将巴拉丁选帝侯腓特烈五世选为国王。然而,推行新教——新君主加布里埃尔·拜特伦支持的事业,没有获得法兰西王国及波兰王国的支持,甚至连土耳其人似乎都对匈牙利王国的事务漠不关心。波希米亚人在白山的失败摧毁了特兰西瓦尼亚公国的希望。加布里埃尔·拜特伦与斐迪南二世进行交涉。根据《尼科尔斯堡和约》[18],他主动放弃了匈牙利的王位,但保留了对特兰西瓦尼亚和北方七个郡的管辖权。此外,他还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诸侯的头衔及每年五万弗罗林的补贴。

但该条约只是临时条约。加布里埃尔·拜特伦胸怀大志,希望找到盟友,并通过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与荷兰、英格兰和威尼斯政府进行谈判。加布里埃尔·拜特伦与德意志北部建立了密切关系,并娶了勃兰登堡的凯瑟琳为妻。一群外交人员都听命于加布里埃尔·拜特伦。1623年到1629年,加布里埃尔·拜特伦与法兰西王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德塞西进行谈判,德塞西鼓励他向奥地利进军。然而,加布里埃尔·拜特伦尽管付出了种种努力,甚至还发动了一场反对阿尔布雷希特·冯·瓦伦斯坦的运动,但没有再次获得王位。1629年,加布里埃尔·拜特伦去世,他的死丝毫没有改变促成《尼科尔斯堡和约》的局面。

【注释】

[1]斐迪南一世的妻子安娜·雅盖洛是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的姐姐。——译者注

[2]克朗,货币单位,使用这一单位的国家和地区有捷克、丹麦(包括法罗群岛)、冰岛、挪威和瑞典。——译者注

[3]捷尔吉·马丁努齐(1482—1551)克罗地亚贵族,匈牙利政治家,支持扎波尧伊·亚诺什及其儿子扎波尧伊·亚诺什·齐格蒙特。——译者注

[4]此处指斐迪南一世指派乔治修士暗杀雇佣兵队长卡斯塔尔多一事。——译者注

[5]锡盖特战役是哈布斯堡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一场战役。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胜利告终。这也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苏莱曼大帝生前的最后一战。——译者注

[6]桑贾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二级行政区划单位,意为“区”“旗”。——译者注

[7]这里指斯特凡·巴托里(1533—1586),他是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贵族(1571—1586),后当选波兰国王(1576—1586)和立陶宛大公(1576—1586)。他是匈牙利贵族家族巴托里家族的一员。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是自波兰推行自由选王制以来,最伟大的波兰国王。——译者注

[8]亨利三世(1551—1589),法兰西瓦卢瓦王朝国王,曾在1573年到1575年任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译者注

[9]此处指:斐迪南一世(控制匈牙利西部),扎波尧伊·亚诺什(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护下控制匈牙利东部)和苏莱曼一世(控制匈牙利南部)。——译者注

[10]圣保罗(5—67),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因为他首创向非犹太人传播基督的福音,所以被奉为外邦人的使徒,是史上最伟大的宗教领导者之一。——译者注

[11]泰奥多尔·贝扎(1519—1605),是一名在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法兰西新教神学家与知识分子。他是反君权运动的成员,反对绝对君主制。——译者注

[12]“勇敢的米哈伊”(1558—1601),在历史上首次统一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君主。虽然他的统一仅仅持续了六个月,但已经奠定了今日罗马尼亚疆域的基础。因此,他被认为是罗马尼亚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译者注

[13]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马蒂亚斯。——译者注

[14]马克西米连·德·贝蒂讷(1560—1641),法兰西首席大臣,是辅助亨利四世统治法兰西的得力助手。作为亨利四世信赖的大臣,他对宗教战争后法兰西的复兴做出巨大贡献。——译者注

[15]彼得·帕兹马尼(1570—1637),匈牙利耶稣会会士,也是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枢机主教、讲坛演说家和政治家。他是匈牙利反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译者注

[16]戴阿克·费伦茨(1803—1876),匈牙利政治家,奥匈帝国的创建者之一。他被称为“民族的圣人”,是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的设计者。——译者注

[17]拉科齐·捷尔吉一世(1593—1648),特兰西瓦尼亚总督。在此之前,他是匈牙利新教的领袖,也是前任总督加布里埃尔·拜特伦的忠实支持者。——译者注

[18]1621年12月31日签订的《尼科尔斯堡和约》结束了加布里埃尔·拜特伦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之间的战争。该和约再次确认了特兰西瓦尼亚享有自治政府及新教教徒的宗教自由,斐迪南二世获得匈牙利北部的七个郡,但反抗斐迪南的活动一直持续到1626年。——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