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蚕:古代劳动技艺与丝绸之路

养蚕:古代劳动技艺与丝绸之路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上睡觉前,我将火柴盒放在枕边,盖上被子一角,生怕“蚕子儿”冻着了。蚕宝宝胃口越来越大。后来,先生要我们在春假里写一篇作文,我写了我和品庚养蚕的事儿。养蚕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嫘祖的故乡——今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也就成了中国植桑养蚕的发源地、丝绸之路的源头。

养蚕:古代劳动技艺与丝绸之路

小时候,我喜欢养蚕。

我从邻居小伙伴品庚那里,要来一些“蚕子儿”——那蚕子儿是蚕蛾产在纸上的卵,比芝麻粒儿还小。

我把带有蚕卵的小片纸小心翼翼地放进一只空火柴盒内,置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有时上完一节课后,我会悄悄躲到教室一角,将火柴盒掏出来,看看蚕宝宝是否已经孵出来。晚上睡觉前,我将火柴盒放在枕边,盖上被子一角,生怕“蚕子儿”冻着了。

不久,我再次打开火柴盒时,发现每颗“蚕子儿”里都“钻”出来一条小蚕,灰不溜秋的,像小蚂蚁那么大。我飞跑到品庚屋里,告诉他好消息。品庚说:“给我一些吧!”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盒,盒底垫了一张白纸,将蚕宝宝轻轻地拨在纸上。我们兴奋地看着可爱的蚕宝宝微微蠕动着身子,小脑袋一仰一仰的。品庚说:“蚕宝宝肚子饿了,我们给它们采桑叶去吧!”

品庚比我大一岁,知道的事情比我多。

已是初春时节。明亮的小河两岸,彩色的小蜻蜓在青青的芦苇枝叶间悠悠然飞来飞去。

沿着小河岸,我跟着品庚,跑跑跳跳,约走了两里地,来到一片野坟地,这里东一棵西一棵长着好多野生的桑树。我们挑最嫩的桑叶,采了几片带回家。蚕宝宝一孵出来,就会吃桑叶呢。

蚕宝宝长大一些后,我们把它们移放到用竹篾编制盘子里,盖上纱布罩子。(www.xing528.com)

蚕宝宝胃口越来越大。我和品庚去野坟地里采桑叶的次数越来越多。一片桑叶不一会儿就被蚕宝宝吃完了。

看着蚕宝宝美美地吃桑叶的样子,听着蚕宝宝吃桑叶发出“簌簌”的轻微响声,我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后来,先生(我小时候都称老师为“先生”)要我们在春假里写一篇作文,我写了我和品庚养蚕的事儿。先生看了,用红笔写下批语:“观察细致,叙述生动。”

受到先生的鼓励,我就喜欢上了作文。

养蚕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嫘祖的故乡——今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也就成了中国植桑养蚕的发源地、丝绸之路的源头。

蚕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