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家文化石围圈:祭祀遗迹的优化设计

齐家文化石围圈:祭祀遗迹的优化设计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此处我们即将说明的是齐家文化象征祭祀建构——石围圈的玉围圈。图四玉璜片齐家文化甘肃天水师赵村遗址出土

齐家文化石围圈:祭祀遗迹的优化设计

石围圈(Stone Circles)遗迹不只见于中国境内,世界上其他古文明地区,也先后出现有石围圈的遗迹,西欧尤以英国青铜时代石围圈的建造最为盛行(图一),为其巨石文明(Megalithic civilization)发展的阶段性文化表征;而中国境内似乎不仅于齐家文化有之,更早的辽西地区红山文化亦有之,(公元前4000—前3000年);各个地区石围圈的建造有其个别的传统与意义,然这些的意义或有若干的差异性,却亦有相当程度的普同性。

图一 英格兰西北部的坎伯兰(Cum bria)的石围圈遗迹

英国考古学者对石围圈遗迹的关注,早自十八、十九世纪即已开始,二十世纪更是全面而深入地进行调査、研究;基本上,认为石围圈的建造是与古代人的天文、历算息息相关,甚至被视为反映当时人的宇宙观生死观的具体表征,在此,人们相信可以取得与祖先、神祇的沟通这样的一种解释,是极容易放诸于存在许多古老文化中,具有宗教意义的遗物上的;因此,我们并不一定是套用西方学者的解释,来理解齐家文化或红山文化的石围圈遗迹;首先,若就红山文化石围圈遗迹出现的情况观之,庙、坛、冢(墓葬)的一体呈现,也暗示着三者同时构成红山文化先民精神层面活动的基本单元(图二),具体而微地反映了红山文化先民的宇宙观、生死观。

图二 红山文化石围圈遗迹 辽宁东山嘴

而齐家文化的石围圈、祭祀坑、墓葬群等,似乎亦构成一个完整的家族或聚落宗教活动的单元(图三);从遗迹分布的情形观察,每一个石围圈明显地隶属于一组墓葬群,推测其可能为此一家族或聚落专用的祭祀建构;再加上遗迹附近常发现牲畜坑,坑内埋葬的牛、羊骨架,皆属全身,唯缺头骨,推测祭祀时曾使用牛或羊作为牺牲;并有卜骨以及玉礼器的发现,更肯定其有一套完备的祭祀仪式;因此,位于墓葬群附近的石围圈,似可视为一个家族或聚落的墓祭中心,即如后代的宗族祠堂一般;至于其是否与当时人的天文、方位认知有关,则由于齐家文化的石围圈资料有限,暂时还不甚清楚。(www.xing528.com)

图三 齐家文化石围圈遗迹 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第五号

师赵村齐家文化的石围圈附近探方中,发现弯月形玉环片九片以及玉环一件,玉环三片一组,圈成满月形环(图四);推测此类玉器是用于墓祭的礼器,其象征月的缺而复圆,正如人的死而即将复生;因此,似乎齐家文化的先民对人的生与死,早已有寄寓,期望如月之缺而复圆般可以死而复生,其与后代人对月亮的崇拜一般无二;而有关齐家文化祭月用玉璜的详细论述,尤其是墓祭,请参见笔者另一篇专文。[24]此处我们即将说明的是齐家文化象征祭祀建构——石围圈的玉围圈。

图四 玉璜片齐家文化 甘肃天水师赵村遗址出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