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家文化地层和遗迹分析及研究结果

齐家文化地层和遗迹分析及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地层从遗址地层情况看,两区的堆积层较薄,厚度一般在0.5米左右,共分两层。第②层:文化层,灰褐色,厚30~5O厘米,土质坚硬,出土遗物、遗贵较多,包含物有齐家文化的石器、骨器、陶片和兽骨及房屋、窑址、墓葬,遗迹开口于一层之下,均打破生土层。(二)遗迹1.房址两座。由于房子处于缓坡处,受到雨水冲刷,东北部及门道和白灰面遭到破坏。夹砂,敞口,无耳、鼓腹、平底、径腹部有一对乳钉,器身有火烧炭灰迹。

齐家文化地层和遗迹分析及研究结果

(一)地层

从遗址地层情况看,两区的堆积层较薄,厚度一般在0.5米左右,共分两层。

第①层,表土层,灰色,厚20~50厘米,土质疏松,内含齐家文化陶片及晚期的东汉五铢钱和铁块。

第②层:文化层,灰褐色,厚30~5O厘米,土质坚硬,出土遗物、遗贵较多,包含物有齐家文化的石器、骨器、陶片和兽骨及房屋、窑址、墓葬,遗迹开口于一层之下,均打破生土层。

第③层:生土层。

(二)遗迹

1.房址

两座。甲区丙区各一个。

F位于甲区北部的缓坡处。为半地穴式,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284~305厘米,残高50厘米。白灰硬面铺地,硬面厚0.3~0.5厘米,门向朝东;中部有一圆形灶坑,直径82厘米,深10厘米,内含红烧土及被烧焦的兽骨。由于房子处于缓坡处,受到雨水冲刷,东北部及门道和白灰面遭到破坏。房址西南角有三个直径约0.6厘米、深11厘米的柱洞(图一)。

图一 F1平剖面图

F₂位于丙区,保存较完整,亦为长方形半地穴式白灰硬面房子。房子东西长278~304厘米,南北宽300~280厘米,残高48~26厘米,地面铺有厚约0.3厘米的白灰硬面,较完整。F₂有两个灶,一个位于房子中部,呈圆形,直径94厘米,深5厘米,内有红烧土,灶的内壁抹一圈白灰硬面,当为主灶,另一个位于房内东北部,略高出居住面,呈长方形,东西宽60厘米,南北长80厘米,内含红烧土及石块,可能是分食的辅灶。门向北,门道宽84厘米,长92厘米(图二)。

图二 F2平面图

2.窑址

位于四号山头丙区,由于山头嘴部地形狭窄,无法布方,改打2米×4米的探沟。该遗址地层堆积较简单,在表土层下20厘米出现窑址两座,分别编号为Y₁、Y₂。Y₂位于Y₁北侧,两窑相距仅1.5米,但形制不同。窑址地面有用红胶泥土铺成的硬面,硬面东西350厘米,宽250厘米,可能是当时陶工制作陶器的活动场所。

Y₁平面近似马蹄形,由火膛、火道和窑室三部分组成。发掘的火道内部构造基本上被破坏,窑室直径110~130厘米,残高100厘米,窑室较浅,火口较小,窑口是用红胶泥硬块垒砌而成,火口向北(图三)。

图三 Y1平剖面图

Y₂平面为椭圆形,火口、火膛、火道及窑室组成;火膛较深,火口部有壁,其作用是将火膛大火分入支火道,窑室为圆形,残高100厘米,窑室内有两层台,直径118厘米,窑壁微向内弧(图四)。

图四 Y2平剖面图

3.墓葬

一座,位于甲区的东部山头。竖穴土坑二层台结构,墓口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240厘米,南北宽130厘米。墓室为长方形,东西长200厘米,宽52厘米。无葬具,墓底至墓口深度为124~116厘米,人骨架1具,男性,仰身直肢,但部分骨架零乱,右侧腿骨置于头骨的右面,并搭在随葬陶器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共10件,除两件夹砂粗陶陶质较差,清理时严重腐蚀无法提取外,余皆完整器形有单耳罐、双耳罐、彩陶双耳罐。此外还有装饰品绿松石(图五)。

单耳罐 1件。夹砂,敞口,单耳,腹微鼓,平底,器身有火烧炭灰迹,高8.5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5.5厘米(图五:1)。

陶罐 2件。夹砂,敞口,无耳、鼓腹、平底、径腹部有一对乳钉,器身有火烧炭灰迹。一件高10.7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6.5厘米(图五:2)。另一件,器形相类,器底有席纹,高10.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6厘米(图五:3)。

图五 M平面图、器物图(www.xing528.com)

双耳垂腹罐 2件。泥质红陶、敞口、长颈、颈下双耳,腹微鼓,平底,略圈足。一件高7.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4厘米(图五:4)。另一件高7厘米、口径9.5厘米、底4厘米(图五:5)。

双耳罐 1件,泥质橙黄陶,敞口、短直颈、双耳,鼓腹,平底。腹部下饰篮纹并有刮痕。高15厘米、口径12.3厘米、底径8.5厘米(图五:6)。

双耳彩陶罐 1件。敞口、颈略长,双耳、鼓腹、平底,器表饰红陶衣,黑彩、口沿内饰锯齿纹,径腹为菱形纹(图五:7)。

绿松石 10块,多残损不成形,其中一有穿孔(图五:8)。

4.石器

共17件,分为斧、刀、纺轮等。

(1)斧

4件。2件残、标本

一件平面呈梯形,器身扁平,琢磨较粗,双面磨刃、呈平刃,刃部崩疤。H5:①,长13.2厘米、刃宽5厘米(图六:1)。

图六 器物图

一件平面呈梯形,琢磨较粗,器身圆,一侧平,弧刃,器身厚5厘米、长18厘米、刃宽5厘米(图六:2)。

(2)刀

9件,5件残。

双孔刀 4件。长方形、直背弧刃,磨制,中间穿二孔、标本:H10:①,长10厘米、宽5厘米(图六:3)。

缺口刀 2件。长方形,直背直刀,两侧有打制缺口,平面磨制,较粗糙。标本。H15:③,长8.5厘米、宽4.5厘米(图六:4)。

单孔刀 2件。长方形,直背斜刀,磨制;制作较细,中有一孔。标本Y:①,长9厘米、宽4.5厘米(图六:5)。

无孔刀 1件。残,长方形,弧背弧刃,磨制,石质较粗,无孔、标本:H5:③,宽5厘米(图六:6)。

玉石璧 1件。残,青色,磨制较细,器身扁薄片状,圆形内孔直径9.1厘米,内径3.8厘米(图六:7)。

石纺轮 1件,磨制较粗糙,直径为8.6厘米,内径为1厘米。标本T28:②(图六:10)。

骨器 7件。

锥 6件。多残缺。利用羊的肢骨磨制而成,顶端留有关节槽,H7:⑤,长11厘米(图六:8)。

针 1件。器身细长,制作精致、完整,针眼较少,H7:⑥,长5.4厘米(图六: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