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文化遗物及特征分析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文化遗物及特征分析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长方形,四角接近垂直,形状较规正。长条形,横剖面呈方形,磨制。中间厚两端尖如梭形,横剖面呈方形,磨制精致。横剖面呈椭圆形,磨面的一端遗有红色的赭石粉末,残长6厘米。用动物的肩胛骨制成,一端保留原来的关节部分。用动物的肩胛骨或下颌骨制成。器表除素面或磨光者外,有篮纹、绳纹、弦纹、划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等纹饰。其中以篮纹和绳纹为最常见,弦纹、附加堆纹次之,其他纹饰则较少。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文化遗物及特征分析

(一)生产工具

1.石制工具

(1)敲砸器:分两式

Ⅰ式:四件。利用扁平的砾石在其两面交互打击成锋刃,器形较大,有的直达15厘米。T19:7,刃部锋利,直径8.8厘米(图八:1)。

Ⅱ式:二件。利用扁平的砾石从一面打击成锋刃。TZ:9,直径8.2厘米(图八:2)。T12:8,边缘较薄,直径14.5厘米。

(2)刀:分六式

Ⅰ式:五件。长方形,磨制,刃部略成弧形。H18:2,长8.8厘米(图八:3)

Ⅱ式:二件。长方形,磨制,两侧带缺口。H37:1,缺口很小,长10厘米(八:4)。

Ⅲ式:一件(T:A8),已残。磨制,中间穿双孔,刃部的一侧有一缺口,系因使用损坏所造成(图八:5)。

Ⅳ式:十件。器身较窄长,中间穿单孔,磨制,孔靠近刃部。T3:7,长8.6厘米(图八:6)。T2:2,刃部稍内凹,长9厘米(图八:7)。

Ⅴ式:三件。正长方形,四角接近垂直,形状较规正。T3:4,长10.2厘米(图八:8)。

Ⅵ式:一件(H18:1)。磨制,中间穿孔,弧刃,长10厘米(图八:9)。

(3)斧:分四式

Ⅰ式:八件。宽刃,两侧带斜肩。M15:1,长17.2厘米,刃宽1.8厘米(图九:1)。

Ⅱ式:四件。窄顶宽刃,略呈梯形。M27:6,弧刃,横剖面呈梭形,长1.4厘米,刃宽6.6厘米(图九:2)。

Ⅲ式:二件。扁平长方形,弧刃,磨制。H17:4,长13.7厘米(图九:3)。

Ⅳ式:四件。长方形。磨制。T6:3,横剖面呈长方形,刃部稍残,长15.3厘米(图九:4)。

(4)铲

一件(M65:4)。长方形,扁平,呈乳白色,通体磨光,刃宽5.6厘米(图八:10)。

图八 石器

(5)锛:分两式

Ⅰ式:七件。长方形,单面刃,磨制。H40:14,横剖面呈长方形,磨制精致,长18厘米、宽4.5厘米(图九:5)。

Ⅱ式:二件。略呈梯形,单面刃。H68:1,器身扁平,通体磨光,长8厘米,刃宽5厘米(图九:6)。

(6)凿:分两式

Ⅰ式:五件。长条形,横剖面呈方形,磨制。H40:9,单面刃,长16.2厘米(图八:12)。M81:2,呈浅绿色,残长9厘米(图八:1)。

II式:二件。中间厚两端尖如梭形,横剖面呈方形,磨制精致。H19:6,长10.7厘米。

图九 石器

(7)磨棒

一件(H3:3)。横剖面呈椭圆形,磨面的一端遗有红色的赭石粉末,残长6厘米(图九:7)。

(8)磨盘

一件(T3:4)。椭圆形,盘面磨平,上面留有赭石粉末,似为磨后用手扒过,长20.4厘米(图九:8)。

2.骨制工具

(1)锨

四件。三棱形,前锋磨成尖刃,后端齐平。H42:1长3厘米(图一〇:4)。

图一 〇骨器、蚌器

(2)针:分两式

Ⅰ式:二十七件。横剖面作圆形,单孔。M8:1,器身细长,长7.3厘米(图一〇:1)。M20:5,最短,长5.6厘米(图一〇:2)。

Ⅱ式:三件。横剖面作椭圆形,穿双孔。M80:2顶端已残,长6.1厘米(图一〇:3)。

(3)锥:分五式

Ⅰ式:三件。用动物膊骨磨制。M19:2,长13.5厘米。

Ⅱ式:五件。用羊肢骨磨制,顶端保留关节原状,下端加工成尖刃。T3:5,长1.2厘米(图一〇:5)。

Ⅲ式:一件(H7:1)。用残肢骨将其一端磨成尖刃,长13.7厘米(图一〇:6)。

Ⅳ式:七件。把肢骨劈成两半,将其一端磨成尖刃,另一端保留关节部分。H 43:3,长10.5厘米(图一〇:7)。

Ⅴ式:两件。骨片加工而成,横剖面呈三角形。M48:4,长12.5厘米(图一〇:8)。

(4)铲:分两式

Ⅰ式:三件。用动物的肩胛骨制成,一端保留原来的关节部分。H2:5,器身较长,长16.5厘米(图一〇:10)。H42:2,刃部呈弧形,长15厘米。H2:1,器身较窄,刃部磨光,长14.5厘米(图一〇:9)。

Ⅱ式:十一件。用动物的肩胛骨或下颌骨制成。刃部较宽,皆单面刃。T3:4,刃宽10厘米(图一〇:11),T4:7,下颌骨制成,器身较厚,刃宽6.4厘米(图一〇:12)。

3.陶制工具

(1)纺轮

一件(T13:1),已残。圆形,中间穿孔,直径5.6厘米(图一一:1)。

(2)陶拍

一件(M35:1)。拍面圆形,磨光,柄作圆柱形。高1.8厘米、拍面直径3.7厘米(图一一:3)。

(3)陶垫:分两式

Ⅰ式:一件(T2:7),已残。一面略呈弧形,另一面复原为半圆形,中空,手指可以套进,长6.2厘米(图一一:2)。

Ⅱ式:一件(M5:1)。一面鼓起作球面,柄作圆柱形,高3.3厘米、球面直径4.3厘米(图一一:4)。

4.红铜工具

(1)锥

一件(T6:2)。器身细长,横剖面方形,一端平刃,一端尖刃,两头均可使用,长8.2厘米(图一二)。

(2)斧

一件(H7211)。顶端已残,宽刃,近顶端有凸棱一周,残长4厘米、宽4.2厘米(图一二:2)。

图一一 陶工具

图一二 红铜器

(二)生活用具

1.陶容器、炊器

完整及复原的共四百多件。按质料与颜色的不同,可分为泥质红陶、夹砂粗红褐陶与泥质灰陶三系。以泥质红陶为主。现选出土陶片较多的五个窖穴(H3、H4、H8、H10、H15)作为代表,将其陶系与纹饰的比例统计如下:

表一 H3、H4、H8、H10、H15陶系及纹饰统计表

陶器系手制,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小件的器物则用手捏塑成,在部分器物的内壁还留有泥条接缝与手指抹平的痕迹。器耳、底与三足器的足部都是分别制好后再安上去的。泥质红陶的表面多用湿手抹平,精细磨光的较少,有的在外表还蘸上一层白色的陶衣。

器表除素面或磨光者外,有篮纹、绳纹、弦纹、划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等纹饰。其中以篮纹和绳纹为最常见,弦纹、附加堆纹次之,其他纹饰则较少。篮纹主要施于泥质红陶的高领双耳罐的腹部;绳纹则多施于夹砂陶各种罐类及三足器的器物上;弦纹多施于饰有绳纹粗陶罐的颈部,很少独使用;划纹作斜方格状,锥刺纹多作三角形,大部分饰在各种罐类的颈、肩部(图一三);附加堆纹多作锯齿形或波浪状,多施于粗陶罐的颈部和口沿处,少数饰在腹部或器耳上;有的在陶罐的肩部和器耳上加饰两个泥丁(近似铆钉)。

图一三 陶片纹饰

器形有杯、碗、盘、盆、罐、豆、颤、扁等二十二种,其中以碗、豆、双大耳罐、侈口罐、高领双耳罐为最常见。下列(1)~(14)项系泥质红陶,(15)~(21)项系夹砂粗红褐陶。泥质灰陶器数量(图一三)少,故并入于泥质红陶,必要时加以注明。

(1)杯:分两式

Ⅰ式:一件(M5:91)。筒形,深腹,平底,表面施白衣。口径9.7厘米、高9厘米(图一四:12)。

Ⅱ式:一件(M58:5)。口微敛,腹部往下收缩,有一耳把,口径7.5厘米、高9.9厘米(图一四:13)。

(2)碗:分四式

Ⅰ式:十件。大口,浅腹,平底。M23:4,表面粗糙,留有手指捏压痕迹,口径13.5厘米、高6厘米(图一四:1)。

Ⅱ式:一件(M87:4)。口部带流,底部较厚,口径19.5厘米、高7.2厘米(图一四:4)。

Ⅲ式:六件,曲壁,小平底,M118:5,腹部饰篮纹,器内遗有红色赭石粉末,口径15.7厘米、高63厘米(图一四:3)。M10:3,大口,浅腹,腹壁与底部相接处呈圆角,表面磨光,口径14.4厘米、高6厘米(图一四:2)。

Ⅵ式:十五件。侈口,腹壁往下收缩成平底。M111:3,表面施白衣,口径14.5厘米、高8.5厘米(图一四:5)。M125:3,腹部有不清晰的篮纹。

(3)盘

两件。敞口,唇外折,浅腹,大平底。H38:7,表面施红衣,口径17.5厘米、高4厘米(图一四:14)。

(4)盆:分七式

Ⅰ式:两件。敞口,斜壁,小平底。H4:5,唇较宽厚,近口沿处饰两周弦纹,腹部饰有篮纹。口径27.5厘米、高11.5厘米(图一四)。

图一四 陶器

Ⅱ式:二件。大口斜壁,小平底。T4:8,口径27厘米、高6.6厘米(图一四:6)。

Ⅲ式:一件(M69:3)。腹壁向内弧曲,表面有篮纹,口径18.5厘米、高8.5厘米(图一四:7)。

Ⅵ式:两件。敞口圆唇,斜壁平底,M13:3,器内有赭石粉末痕迹,口径14厘米、高6.2厘米(图一四:8)。

Ⅴ式:一件(M79:3)。口稍敛,腹壁向内弧曲,底部有明显的接缝痕迹,口径16厘米、高7厘米(图一四:9)。

Ⅵ式:一件(M107:3)。敛口,深腹弧壁,表面施红衣,口径11.7厘米、高6.6厘米(图一四:10)。

Ⅶ式:一件(M89:4),口沿内折,深腹弧壁,口径16厘米、高10厘米(图一四:11)。

(5)敞口罐:分三式

Ⅰ式:一件(M23:3)。腹下部鼓出,小平底,口径6厘米、高10.5厘米(图一五:1)。

Ⅱ式:一件(M29:4)。鼓腹,最大径在腹中部,口径6.3厘米、高9.3厘米(图一五:2)。

Ⅲ式:六件。圆腹,小平底。M9:3,腹部有绳纹,口径8.3厘米、高11.5厘米。

(6)折腹罐:分三式

Ⅰ式:两件。侈口,小平底M117:2,颈肩间有明显的接缝痕迹,口径8.7厘米、高12厘米(图一五:5)。M107:2,灰陶,在腹部折角处饰一周划纹,口径9.5厘米(图一五:6)。

Ⅱ式:三件。腹部折角处有一对小耳。M53:2,口径1.3厘米、高14.3厘米(图一五:7)。

Ⅲ式:四件。颈、肩间无明显分界。M12:5,腹部有篮纹,口径7.5厘米、高13.5厘米。

(7)瓶:分两式

Ⅰ式:两件。侈口,细颈,鼓腹,小平底。表面磨光或缀有纹饰。M107:4,腹部有“W”形划纹,近底部有一周带有锥刺纹的装饰,口径7.3厘米、高13.5厘米(图一五:3)。M118:1,腹部鼓出,口径7.6厘米、高1.35厘米。

Ⅱ式:十二件。侈口,细颈,深腹鼓出,小平底。M112:1,颈部有一周划纹,口径8厘米,高16.3厘米(图一五:4)。M84:1,腹中部鼓出,颈部亦有一周划纹,高15.7厘米。

图一五 陶器

(8)单耳罐:分八式

Ⅰ式:一件(M79:2)。筒形,腹壁往下扩大,小平底,近口沿附一耳,口径7厘米、高12厘米。

Ⅱ式:四件。器形与Ⅰ式近似,唯腹下部更为鼓出,耳较大。M5:4,口径6.5厘米、高11.1厘米(图一五:8)。

Ⅲ式:七件。侈口,扁腹,小平底,颈部较长并附一大耳。M115:2,耳部有篮纹,口径7.5厘米、高12.5厘米(图一五:9)。

Ⅳ式:一件(M34:3)。侈口,深腹鼓出,颈旁附一大耳,耳上端饰两个泥丁。口径6.7厘米、高14.5厘米。

Ⅴ式:十一件。侈口高领,深腹鼓出。M111:4,表面施白衣,口径6.6厘米、高13.8厘米(图一五:10)。

Ⅵ式:六件。侈口,短颈,颈肩间有明显分界,鼓腹,小平底,颈旁附一环形耳。M75:2,表面施红衣,口径7.8厘米、高13厘米(图一五:11)。

Ⅶ式:一件(M8:2)。鼓腹,耳上有“X”形纹,表面施红衣。口径6.5厘米、高8.4厘米(图一五:12)。(www.xing528.com)

Ⅷ式:一件(M37:2)。侈口,高领,附一大耳,腹部向下扩大成平底,领部饰有四周弦纹。口径9厘米、高13.2厘米(图一五:13)。

(9)双小耳罐:分两式

Ⅰ式:五件。敞口,短颈,鼓腹,平底,颈部附对称环形耳二个。M98:1,耳上端穿圆孔、长方孔各一,表面磨光。口径7.2厘米、高8厘米(图一五:15)。M89:3,灰陶质,耳上饰“X”形划纹,口径8.5厘米、高13.5厘米(图一五:14)。

Ⅱ式:一件(M118:2)。腹部浑圆,器高底小,口径8.7厘米、高1.5厘米。

(10)双大耳罐:分七式

图一六 陶罐

Ⅰ式:五件。喇叭口,高领,小腹,平底。H68:3,两耳上端都穿有长方形孔,口径7.7厘米、高8.1厘米(图一六:1)。M89:1,系灰陶质,口径6.3厘米(图一六:2)。

Ⅱ式:七件。腹下部外鼓,底部很小,似圆底。M40:1,表面磨光,口径6.4厘米、高1厘米。

Ⅲ式:十九件,似II式,但腹深而鼓。M106:4,口径7.5厘米、高11.4厘米(图一六:3)。

Ⅳ式:四十件。喇叭口,圆腹,平底。M117:4,腹下部有细绳纹,口径7.5厘米、高1厘米。

Ⅴ式:十五件,似Ⅳ式,但腹部作扁圆形。M9:5,口径6.7厘米、高11厘米(图一六:4)。M54:3,颈部较短,口径7厘米、高12厘米。

Ⅵ式:三件。腹部中部,有明显的棱角。M134:4,口径8.5厘米、高12.6厘米(图一六:5)。

Ⅶ式:一件(M3:2)。似Ⅵ式,唯两耳近垂直,腹下部收缩较甚,口径9厘米、高13.5厘米。

(11)三耳罐

一件(T13:6)。侈口,高领,腹下部鼓出,平底。三大耳距离均等。口径6厘米、高12厘米(图一六:7)。

(12)侈口曲领罐

五件。领部弧曲,圆腹,腹中部有对称小耳二个,平底。M36:2,口径5.4厘米、高9.1厘米(图一六:6)。

(13)高领双耳罐:分七式

Ⅰ式:二件,喇叭口,深腹,平底,腹部附对称小耳二个,腹下部饰有绳纹。M106:5,口径12.3厘米、高20.4厘米(图一七:1)。

Ⅱ式:一件(M45:4)。腹上部较鼓,有对称环形耳二个,下部有篮纹,领部有一周凹线纹,口径11.7厘米、高27.7厘米(图一七:2)。

Ⅲ式:四十一件。侈口,深腹,腹中部有对称环形耳二个。M127:1,腹下部有篮纹,器形较大,口径16.5厘米、32厘米。M124:3,器形较高,达34厘米。M96:2,颈部有一周凹线纹,腹下部有绳纹,高27.8厘米(图一七:3)。

Ⅵ式:二十四件。与Ⅲ式近似,唯颈部较高,腹部也较深。M81:4,口沿有一周弦纹,腹下部有篮纹,口径16.5厘米、高36.5厘米。

Ⅴ式:一件(M40:2)。颈部细长,腹部鼓出,口沿有一周弦纹,腹下部有篮纹,口径1.5厘米、高31.5厘米。

Ⅵ式:二件。颈较短,鼓肩较宽,深腹。M91:4,颈部有三周弦纹,腹部篮纹,口径12.5厘米、高26.5厘米(图一七:4)。

Ⅶ式:四件。斜肩,有折棱,深腹,上有对称二小耳。M89:1,唇外卷,颈部留有刮磨的痕迹,高20厘米。

图一七 陶高领双耳罐

(14)豆:分八式

Ⅰ式:二件。M63:3,豆盘如侈口浅腹盆,下附直把高圈足座,座外侈,口径17.7厘米、高13.5厘米(图一八:1)。M110:4,灰陶质,圈足上有两个对称的三角形镂孔,盘内留有赭石粉末的痕迹,口径18.5厘米(图一八:2)

Ⅱ式:七件。豆盘如敞口深腹盆,下附喇叭形座,个别的有纹饰。M9:4,腹部有篮纹,口径16厘米、高12厘米(图一八:3)。

Ⅲ式:三件。豆盘如敛口盆,下附较斜直的高圈足座。M65:1,口径11厘米、高12.5厘米(图一八:4)。

Ⅳ式:一件(M48:2)。豆盘如碗,圈足粗矮,口径12.5厘米、高10.8厘米(图一八:5)。

Ⅴ式:二十件。与Ⅲ式近似,唯豆把较细长。M2:1,豆把的下部用泥封住,内装小泥球(?),摇之叮当作响,口径12.5厘米、高13.5厘米(图一八:6)。M40:3,豆把上穿一方孔。M47:2,豆把上有四个对称的三角形镂孔。

图一八 陶豆

Ⅵ式:一件(M54:4)。豆盘如浅腹盆,下附细把高圈足,把上有两个对称的椭圆形镂孔,口径1.7厘米、高15.5厘米。

Ⅶ式:四件。与Ⅵ式近似,唯豆盘壁较为鼓出,豆把上有的有对称镂孔。M46:3,把上有两排上下错对的三角形镂孔,每排四个。口径1.55厘米、高17.5厘米(图一八:7)。

Ⅷ式:一件(M45:5)。豆盘如圆底盆,下附高圈足,足座外拆,口径13.5厘米、高16.5厘米(图一八:8)。

(15)侈口罐:分九式

Ⅰ式:一件(M12:1)。腹下部略向外鼓出,底部稍向内凹,口沿有锯齿状花边,腹部饰满绳纹,口径6.7厘米、高8.5厘米(图一九:1)。

Ⅱ式:一件(M106:3)。深腹,器壁往下收缩成平底,口沿有锯齿状花边,腹部有绳纹,并遗有烟熏痕迹,口径8.5厘米、高12.5厘米(图一九:2)。

Ⅲ式:九件。短颈,鼓腹,平底,颈上部有一周锯齿状凸饰。M86:1,腹部饰斜、竖交错的绳纹,口径7.3厘米、高13.3厘米(图一九:3)。

图一九 陶器

Ⅳ式:十一件。最大径在口部,腹鼓,有绳纹,往下收缩成小平底。M135:1,口径9.5厘米、高13.4厘米。

Ⅴ式:二件。短颈圆腹。M98:2,腹部有方格纹,口径8.8厘米、高10.8厘米(图一九:4)。

Ⅵ式:八十二件。短颈,深腹,下部收缩成平底。M6:3,近底处稍内凹,腹部有绳纹,口径8厘米、高13.8厘米(图一九:5)。M49:1,颈部弦纹,腹部篮纹,口径7.6厘米、高15.5厘米。M118:4,肩部有三周弦纹,腹部绳纹,高13厘米(图一九:7)。M87:2,最大径在腹上部,颈部有两周弦纹,器身较瘦长,口径6.4厘米、高17.4厘米(图一九:6)。M35:2,肩部有五周弦纹,腹部绳纹,口径6.5厘米、高17厘米。M48:1,口径8.4厘米、高15.5厘米。

Ⅶ式:一件(M46:4)。口部带流,底部内凹,颈部有五周弦纹,腹部篮纹,口径7.8厘米、高14.5厘米(图一九:8)

Ⅷ式:一件(40:4)。腹中部外鼓,折角,有绳纹,口径6.3厘米、高1.4厘米(图一九:9)。

Ⅺ式:一件(M17:2)。口部稍残,肩部有对称凸钮二个,腹部有不甚明显的绳纹,高12.5厘米。

(16)长颈罐:分两式

Ⅰ式:一件(M63:2)。直口,腹上部鼓出,下部往里收缩,颈部有对称附加凸饰二个,腹部有篮纹,肩部有三周划纹,口径7厘米、高12.6厘米(图一九:10)。

Ⅱ式:二件。M115:4,侈口,深腹,近底处陶胎加厚,颈部有三周弦纹,腹部有绳纹,口径7厘米、高4.5厘米(图一九:1)。M117:1,喇叭口,圆腹小平底,腹部有绳纹,口径8厘米、高16厘米(图一九:12)。

(17)单小耳罐:分六式

Ⅰ式:八件。侈口,短颈,腹部略向外鼓。M114:4,耳较宽,腹部有绳纹,口径7.5厘米、高11.7厘米(图二〇:1)。

Ⅱ式:一件(M74:1)。与Ⅰ式近似,唯腹部较鼓,腹部有绳纹,耳部上端还有两个泥丁,口径8厘米、高12.5厘米。

Ⅲ式:一件(M23:1)。耳的上端低于口沿,腹部有篮纹,颈部有三周弦纹,口径7.4厘米、高14厘米。

Ⅳ式:一件(M52:4)。长颈,深腹,环形耳,与耳对称处有一凸饰,颈部有两周弦纹,腹部绳纹,口径6.5厘米、高15.6厘米(图二〇:2)。

Ⅴ式:六件。腹中部鼓出,宽肩,环形耳。M89:2,腹上部有方格纹,下部遗有烟熏的痕迹,口径8.2厘米、高12.3厘米(图二〇:3)。M75:3,肩部有不甚明显的绳纹,口径6.5厘米、高9.3厘米。

Ⅵ式:二件。圆鼓腹,有绳,小平底,器形较小。M98:6,口径5厘米、高7厘米。

图二 〇陶器

(18)双耳罐:分四式

Ⅰ式:一件(TC:14),侈口,短颈,圆腹,平底,口径9.7厘米、高16厘米。

Ⅱ式:二件。似Ⅰ式,唯腹下部稍内收。M92:1,腹部有绳纹,口径8.5厘米、高12.5厘米(图二〇:4)。

Ⅲ式:四件。颈部似套一陶环,腹部较深。M100:1,腹部有绳纹,耳上有两个泥丁,口径7.5厘米、高12厘米(图二〇:6)。M60:3,耳上、肩部都有泥丁,口径8.5厘米、高13厘米。

Ⅳ式:一件(M51:6)。长颈,鼓腹,耳上端低于口沿,腹部有篮纹,肩部有三周弦纹,口径7厘米、高13.5厘米(图二〇:5)。

(19)甑

仅发现底、腹部残片,不能复原。H64:1除底部穿有气孔外,腹壁近底处也穿有一周斜的气孔,腹部有绳纹。

(20)扁:分三式

Ⅰ式:一件(H1:1)。上部似大口深腹罐,其下附三个袋状足,裆较高,通体绳纹,并有烟熏痕迹。器形较大,口径16厘米、高35厘米。

Ⅱ式:一件(M129:2)。腹下部外鼓,颈旁附一耳,宽裆,足小呈尖锥状,腹部有绳纹。口径7.5厘米、高12.6厘米(图二〇:7)。

Ⅲ式:一件(M36:1)。上部似侈口鼓腹罐,其下附三袋足,颈旁有一环形耳,矮裆。器形较小,口径7.2厘米、高9.3厘米(图二〇:8)。

另外,在部分饰有绳纹的扁足内发现填有小泥球(图二〇:10、11)。

(21)四足器

一件(H15:4)。口部已残,腹部微鼓,有绳纹,底下有四个矮足,横剖面近方形。腹径5厘米、高6厘米(图二〇:9)

(22)器盖:分二式

Ⅰ式:二件。钮顶下凹。T4:2,口径10厘米,TC:9,边缘有齿状花边(图一九:13)。

Ⅱ式:二件。球面,钮圆柱形。H40:3,钮已残,盖面有麻点纹,口径12厘米、高5.4厘米(图一九:14)。H19:2,盖面锥刺纹,上有烟熏痕迹。另外,还发现几件盉或鬶的把手与袋足。

2.骨匕

骨片磨制。柄部一般都穿有一孔,个别的穿两孔,可分七式。

Ⅰ式:一件(M10:4)。器身扁平,顶端齐,下端磨成斜刃,器形较小,长5.5厘米(图二一:1)。

Ⅱ式:五件。器身较长,窄顶平。M49:5,长12厘米(图二一:2)。

Ⅲ式:三件。平顶长柄,两侧内凹,下端磨成弧形。M72:1,柄部穿双孔,中间还有一个小圆窝,长11.5厘米(图二一:3)。

Ⅳ式:一件(M6:1)。柄中穿孔,两侧带肩,长17.2厘米(图二一:4)。

Ⅴ式:一件(M77:1)。顶部两侧内凹成大缺口,中间穿孔,下端磨成弧形,长19.2厘米(图二一:5)。

Ⅵ式:五件。长柄,下端磨尖。M19:1,三角形孔,由一面挖成。长21.8厘米(图二一:6)。

Ⅶ式:六件。器身宽窄不一,柄部两侧都刻有锯齿状花边,下端磨成弧形。M54:1,器身稍弯曲,长21.5厘米(图二一:7)。M51:1,器身较宽厚,系最大者,长26厘米(图二一:8)。

图二一 骨匕

(三)装饰品

(1)绿松石珠:分两式

Ⅰ式:圆形或扁圆形,个别的呈三角形。M36:3,长约1厘米。

Ⅱ式:长条形。H3:8,横剖面作扁圆形,深绿色,长3.2厘米。

(2)石璧

五件。有圆形、椭圆形与圆角方形三种,中间圆孔。M75:1,椭圆形,直径7.5~8厘米(图二二:1)。T6:1,圆角方形,表面磨光,直径14厘米(图二二:2)。

(3)骨璧

一件(H5:3)。圆形,外缘有一半刻有锯齿状花边,通体磨光,直径4.2厘米(图一〇:14)。

(4)蚌璧

一件(M71:1)。椭圆形,蚌壳背面未加工,直径4.6~5厘米(图一〇:13)。

(5)骨管

四件。用禽类的肢骨磨制。T5:7,横剖面三角形,长5厘米(图一〇:15)。H3:5,横剖面圆形,3.5厘米。

(6)骨笄

一件(H62:1)。长条形,两端皆磨成锐尖,横剖面圆形,长12厘米(图二二:4)。

(7)牙饰

两件。猪的犬齿制成,一端穿孔。H38:1,一端穿单孔,另端穿双孔,长1.5厘米。M50:1,已残,一端穿单孔,长7.5厘米(图二二:3)。

(8)铜环

两件(M70:2、M99:6)。圆形,均残,系锤击成。都出在人骨架的手指旁。

图二二 

图二三 

(9)铜饰

两件。红铜片制成。H4:1,椭圆形,一端已残,另一端穿一小孔,长2.5厘米(图一二:3)。M19:6,残存一半,长约2.6厘米。此外,有卜骨三块,都是羊的肩胛骨,只灼,无钻凿痕迹。灼痕二至四处不等。M23:6,灼痕四处(其中二处已残破),长12.2厘米。出自于高领双耳罐(M23:2)内。此罐腹部已残,卜骨从此残口放进,再把残破下来的陶片盖上(图二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