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半山类型墓葬及随葬品发掘成果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半山类型墓葬及随葬品发掘成果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发掘半山类型墓葬2座。图三M44平、剖面图(二)随葬品双耳大口彩陶罐1件。标本M44:18,出土时置于成人手腕处,是用长约16.5厘米、宽约0.3~1.1厘米的小薄骨片黏附在一种胶状物上,呈半环形的装饰品。标本M44:6,出土于成人头部以上位置,通体磨光,一端尖锐、光滑。标本M44:19,散置于成人颈部位置,白色圆柄状,中穿一孔,素面磨光,穿系物已朽。标本M44:1,出土于成人左腿骨外侧,利用动物骨骼加工而成。

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半山类型墓葬及随葬品发掘成果

此次发掘半山类型墓葬2座。以M44为例(图三)。

(一)葬制及葬式

竖穴土坑墓。开口层位不明,墓葬开口线压在现代垃圾坑之下。墓圹平面近似长方形,且东西向较长。长240~250厘米、宽80~82厘米、残深约40厘米。头向东,方向92°。填土色呈五花,其中夹杂砂石。内合葬一小孩与一成年女性。其中小孩仰身直肢,头部略向成人靠拢,成人左臂骨放置在胸前。随葬有陶罐4件、陶瓶1件、骨珠2件、骨锥1件、骨针2件、骨笄2件、骨臂饰1件、骨料3件、骨牌饰1件、骨柄石刀1件、骨镞1件、骨串饰1件、动物下颌骨1件。

图三 M44平、剖面图(采自《隋元威夫妇墓发掘报告》)

(二)随葬品

双耳大口彩陶罐 1件。标本M44:15,泥质,橙黄陶黑红复彩。侈口,尖圆唇,口外附一对小鋬,短颈,圆肩,鼓腹,有双腹耳,平底。器表磨光,口内侧饰黑彩锯齿纹和垂弧纹,颈部饰黑彩折线纹和红彩窄带纹,肩部饰黑红复彩的锯齿漩涡纹,内填菱形网格和圆点。通高20.4厘米、口径13.9厘米、腹径27厘米、底径9.4厘米(图四:1)。

单耳彩陶瓶 1件。标本M44:14,泥质,橙黄陶黑彩。侈口,圆唇,高直领,颈肩间有一单耳,圆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器底微凹,腹部饰一对乳突。口内侧为横向水滴状纹样和网格纹,颈部所饰菱形纹和宽窄相间的竖条纹,耳部饰以宽窄相间的斜带纹,肩上部饰宽窄相间的带状纹样,肩腹部为菱形纹和宽窄相间的竖条纹组成的纹样,器底有压印席纹。通高21.1厘米、口径13.4厘米、颈径12厘米、腹径22.8厘米、底径8.5厘米(图四:2)。

图四 M44随葬器物

单耳彩陶罐 1件。标本M44:21,泥质,橙黄陶黑彩。口微侈,尖圆唇,口沿及腹上部间有单耳,耳上贴一圆饼状乳丁,垂腹,平底。口内侧饰以弧形宽带纹,耳部饰斜带纹,腹部通体饰以平行带纹、锯齿纹的组合。此外,口沿下有对称两组钻孔修补时的痕迹。通高7厘米、口径5.9厘米、腹径8厘米、底径4厘米(图四:3)。

夹砂罐 2件。标本M44:16,灰陶。侈口,窄斜弧沿,方唇,束颈,沿外有双鋬饰戳印纹,圆肩,口肩间有双耳,鼓腹,下腹斜收至平底。通高15.4厘米、口径10.4厘米、腹径16.9厘米、底径7.4厘米(图四:4)。标本M44:17,红陶。侈口,窄凹沿,圆唇,束颈,沿外有双鋬附加圆窝,圆肩,口肩间有双耳,耳上各有一孔,圆鼓腹,下腹斜收至平底。肩部以下以横向凸棱和复道竖向凸棱构成图案的主体,间隔以单道竖向凸棱,腹部处饰一对乳突。通高10.2厘米、口径8.1厘米、腹径10.4厘米、底径5.1厘米(图四:5)。

骨臂饰 1件。标本M44:18,出土时置于成人手腕处,是用长约16.5厘米、宽约0.3~1.1厘米的小薄骨片黏附在一种胶状物上,呈半环形的装饰品。从残迹看,是将骨料切磨成大小相当,厚薄较均匀的长条形小骨片,然后将其粘缀在制作成半筒状的黑色胶状物上,骨片并列竖排,粘缀紧密整齐。永昌鸳鸯池墓地中亦发现几例(图五:1)。(www.xing528.com)

骨串饰 1件。标本M44:7,散置于小孩颈部,从材质看,有绿松石、牙制品,中穿孔,穿系物已朽。直径约0.5厘米、厚约0.1厘米、孔径约0.2厘米(图五:2)。

图五 M44随葬器物

骨针 2件。标本M44:5,出土于成人头部以上位置,通体磨光,已残,仅剩针尖部分。残长约6厘米(图五:3)。标本M44:6,出土于成人头部以上位置,通体磨光,一端尖锐、光滑。长约3.5厘米(图五:4)。

骨笄 3件。标本M44:12,出土于小孩左腿外侧,利用动物骨切磨而成。呈长条形,扁平,两端锐利。通长约9厘米(图五:5)。标本M44:9,出土于小孩头部位置,利用动物骨切磨而成。呈长条形,一端呈圆锥状,锐利,另一端截面呈方形。通长约18.2厘米(图五:6)。标本M44:10,出土于成人左腿骨外侧,呈扁平长条形,一端成圆锥形,锐利。通长约6.2厘米(图五:9)。

骨锥 1件。标本M44:13,出土于小孩裆部位置,呈长条形,一端磨制呈锥形,锐利光滑。长约10.8厘米、最宽处约1.1厘米(图五:7)。

骨牌饰 1件。标本M44:20,出土于成人左臂骨外侧,似是动物椎骨,一段较宽,中部整体呈方形,两侧有凹坑,用作装饰。长约18.7厘米、宽约0.4~7厘米(图五:8)。

骨料 3件。标本M44:2~4,出土于成人左腿骨外侧,动物肢骨作骨器的原料。其中M44:2长15.7厘米,M44:3长约16厘米,M44:4长约15.6厘米(图五:10~12)。

骨珠 2件。标本M44:8,散置于成人左臂骨外侧,白色圆柄状,中穿一孔,素面磨光,穿系物已朽。直径约0.3厘米、厚约0.3厘米、孔径约0.1厘米(图五:13)。标本M44:19,散置于成人颈部位置,白色圆柄状,中穿一孔,素面磨光,穿系物已朽。直径约1.1厘米、厚约0.2厘米、孔径约0.4厘米(图五:14)。

动物下颌骨 1件。标本M44:11,出土于成人左腿骨外侧,齿脱落,种属不明(图五:15)。

骨柄石刀 1件。标本M44:1,出土于成人左腿骨外侧,利用动物骨骼加工而成。柄部扁平且磨光,刃部一侧有刻槽,用来镶嵌石片。长约24.3厘米、宽0.3~2.2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