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

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小慧王增林叶茂林蔡林海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博物馆发掘时间:2013年5—10月2013年,喇家遗址博物馆为配合青海省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需,委托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络陕西的考古勘探公司,对喇家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勘探工作。因此,此次初步认为,喇家遗址新发现的这批资料是白陶似无疑议。初步认定喇家遗址发现的白陶片属于马家窑文化。

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齐家文化百年研究文丛(上册)

范小慧 王增林 叶茂林 蔡林海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博物馆

发掘时间:2013年5—10月

2013年,喇家遗址博物馆为配合青海省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需,委托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络陕西的考古勘探公司,对喇家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勘探工作。勘探面积约85万平方米,发现遗迹588处,主要位于二级阶地上,分为西区、北区和南区三部分。其中房址136座,墓葬40座,灰坑235个,灰土范围9处,活土坑139个,窑址1座,冲积沟20条,沙石范围4处,石块范围4处。

房址按平面形状可分为方形与圆形两种,其中西区和南区方形占大多数,北区则圆形居多。大部分方形房址为窑洞式,多利用自然沟道边沿、断崖或缓坡丘陵处掏挖而成,开口位于红胶泥下,房址内部堆积多含淤土、淤沙,底部发现白灰面,上部堆积含有黄河洪水沉积的淤泥,房址与已考古发掘的房址属同一类型,有着典型的齐家文化时期房址特点,应为毁于地震与洪水的喇家先民所居住。圆形房址则平地起建,建筑技术较为进步,受自然地势影响较少,建筑于红胶泥堆积层之上,应晚于方形房址,为洪水退去后人类重新在此地区进行生产生活所居住,与这些圆形房址处于同一层位上的方形房址与早期的窑洞式方形房址也不同,应为洪水退去后的遗迹。

墓葬大部分集中分布于西区中部、G2西侧,平面为长条形,多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其中有一部分墓葬墓室为砖结构,西区北部的十几座墓葬明显为晚期遗迹。北区墓葬大部分集中分布于北区东南角台地边缘附近。南区仅发现墓葬1座,内填较致密黄褐色土,含少量陶片、炭屑。灰坑整体分布较分散,但房址附近相对密集,平面多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且含草木灰、淤沙,部分灰坑内发现陶片、红土颗粒。灰土范围平面为不规则形,大部分于台地边缘或自然沟附近,内部堆积含淤沙、草木灰、陶片,部分灰土范围内发现白灰颗粒。

此次勘探的意义,首先,扩大了先前确定的遗址范围,将遗址范围延伸到了喇家村的外围。其次,极大丰富了遗址内涵。尤其是墓葬的勘探展现更为清晰一些,遗址北部、上喇家附近的墓葬呈现辛店文化特征;遗址西区北部、小李家附近部分砖结构墓葬则明显为晚期,大致可判断为汉晋时期;遗址南区、大部分下喇家南部为齐家文化特征;下喇家东半部分的墓葬以及灰坑则可能为马家窑时期。(www.xing528.com)

值得思考的是,勘探未发现集中的墓葬区和制陶等加工作坊遗迹,也未确定环壕。作为一个较大规模的聚落遗址,是否存在公共墓地?究竟在何处?陶器、玉器等来自何处制作?是否另有专业化分工的手工作坊存在于遗址范围外?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解决的问题。

此外,2010年开始至2013年期间,在喇家遗址资料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史前时期的白陶碎片,这些残片一般都较小、较薄,是之前多年的发掘工作中都没有及时注意到的现象。经初步统计,约有数十片。从陶系上分,均夹砂,陶色基本上呈灰白色或黄白色,颜色的白度并不十分突出,但是也明显不同于其他陶系的陶片。2013年考古队挑选并提供了部分标本交由王增林采用电镜上的能谱仪进行分析,获得了比较好的测试结果。

测试基本数据如下:Al30.34%,Si58.04%,K5.96%,Ca1.05%,Fe4.61%。表明此白陶属于高铝含量的硅酸盐材料,说明其陶土原料含铝量几乎快接近三分之一,这个数值对比其他已经得以确认为白陶的某些相关史前文化白陶的铝含量还要高一些。因此,此次初步认为,喇家遗址新发现的这批资料是白陶似无疑议。

喇家遗址是以齐家文化遗存的堆积为主,只有个别马家窑文化的灰坑在地层中保留了下来,但马家窑文化的地层几乎不存,都被齐家文化遗存的堆积破坏殆尽,马家窑文化的陶片等遗物或多或少散落在喇家遗址各处,而比较集中分布的范围也大致可确定。经过细致工作,可以明确,马家窑文化不仅彩陶片能够区分,绝大部分素陶和粗陶残片也都可以较准确地与齐家文化陶片区分。初步认定喇家遗址发现的白陶片属于马家窑文化。

关于喇家遗址白陶的发现,还需做更多的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但这批史前白陶的发现,无疑大大开阔了学术界对于史前期白陶发现和分布的新认识,这是在西北地区首次发现史前白陶,毋庸置疑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原载于《中国考古学年鉴》201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