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海齐家文化玉器与甘肃、宁夏齐家玉器相似特征与制作工艺

青海齐家文化玉器与甘肃、宁夏齐家玉器相似特征与制作工艺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河源头青海地区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与甘肃、宁夏等地齐家玉器相比较,时代特征基本相同,玉器的选材、切割、钻孔、琢磨和抛光等制作工艺,都具有相同的地域特征,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玉器选材考究、制作精美,大多属青海地区齐家玉器的精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墓主人在当时应该拥有某种特权和地位。

青海齐家文化玉器与甘肃、宁夏齐家玉器相似特征与制作工艺

黄河源头青海地区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与甘肃、宁夏等地齐家玉器相比较,时代特征基本相同,玉器的选材、切割、钻孔、琢磨和抛光等制作工艺,都具有相同的地域特征,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玉料选材具有多元性,以就近就地取材为主,主要采用甘青地区的本地玉。玉器的玉材选择已存在着材料的分化现象,出现了不同类别的玉器在选材上的差异。

二是加工工艺非常成熟且有其特点。切割开料多使用片切割的方式,琢磨粗犷大气,部分打磨抛光精致,表面多呈蜡状光泽。造型工艺随意平实、量力而为,不苛求奇特严谨,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特点。

三是造型简洁、沉稳厚重、朴实大气、类型简单。装饰风格以质为美,以素为美,均光素无纹,不使用雕刻工艺。沁色柔和自然,光泽沉稳,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四是出现了新型的玉礼器。与甘肃地区齐家玉礼器相比较,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玉礼器更加呈现出“重璧轻琮”的地域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三璜联璧”。玉礼器璧、钺、刀在整个社会观念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从玉礼器的用材与其他类别玉器出现了差异来看,齐家文化礼制制度已形成。礼乐制度根植于私有制的基础之上,体现的是特权和社会成员间的不平等。如在喇家遗址疑似祭坛之顶,埋葬有一座形制特殊的17号墓葬,墓中随葬品有16件玉器,有三璜联璧2件、玉环2件、玉瑗1件、玉凿1件、玉纺轮1件、玉璧芯3件、天河石管饰2件、玉料3件、玉坯1件,别无他物。其玉器选材考究、制作精美,大多属青海地区齐家玉器的精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墓主人在当时应该拥有某种特权和地位。喇家4号房址,制作规整,居室面积较大,房屋居住面及四壁白灰面光滑平整,而且室内物品均集中陈放在居室内东壁,使得西侧空间大,可以集中容纳多人活动。居室中设置有直径长近一米的圆形灶面,显然是满足众人特殊活动的需要,反映出了此居址不是一般的家庭住房。室内有着特殊的遗迹现象,在居址内东壁北段紧贴白灰面房壁上又二次重砌了一段凸出墙面,墙面上均匀地涂有一层黑色涂层,玉璧、玉料均集中放在黑色壁面旁。另有一件玉璧盛于敛口瓮中,亦紧贴黑壁放置贵重的玉礼器等集中放在黑色壁旁,这种特殊的迹象可能反映出的是深厚的礼制意义。(www.xing528.com)

总之,在喇家遗址的地层、居址与墓中都出土了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玉器及玉料,反映出青海地区齐家文化时期已出现了一定规模,专业性较强的玉器作坊,玉器手工业在当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业体系,已拥有一批制作工艺相当熟练的制玉专业人员,已形成自成一体的玉文化体系,由此才出现了大批玉制礼器、工具、装饰品及制作玉器的玉料和半成品

齐家文化玉器群中工具与装饰品的主要制作工艺,都可在大地湾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玉器中找到根源。玉礼器则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直接是受到了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影响,间接受到了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影响。玉礼器在青海境内首先是在其东部黄河上游地区涌现,除了是文化传播、交流融合所致外,也是所有制基础上的等级制的产物,是原始氏族社会走向瓦解、氏族贵族阶层出现,社会等级逐渐分化、阶级社会出现的重要标志,表明青海地区齐家先民已迎来了文明的曙光

黄河上游齐家文化玉器为史前西北玉器的典型代表,与同时期的山东龙山玉文化、陕西龙山玉文化相映生辉。齐家文化玉器为研究史前玉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重要的实物材料,在史前玉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明起始阶段的重要信息与玉之魅力。

(本文原载于《玉泽陇西》,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第276-2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