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制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制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代会是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一项根本制度。教师参与民主决策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教代会、工会推选出教师代表参与校务会议或校党政例会,使教师代表能够参与决策,代表教师对学校的重大决策进行质询和审议;二是建立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双向交流信息制度。教代会、工会及时反映教师的民主管理意见和建议。教代会、工会及时向考评对象通报考评结果,并有权要求学校管理者改正错误。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制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教代会是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一项根本制度。这个制度必须坚持,但也应该使它不断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因为教代会制度毕竟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提出来的,制度的设定、运作及功能,是以学校办学自主权甚少或几乎没有的政府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为前提的。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并没有赋予其对学校管理权力行使的具体监督或审议权力,起不到对学校管理者行使权力的制约作用。就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而言,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工会等机构,与其说发挥了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的职能,不如说主要是起着舆论宣传至多是沟通的作用。

新的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实行聘用合同制以后,教职工作为学校主人的身份依然存在的同时,又是学校所聘用的劳动者,教代会、工会作为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和基本途径,其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必须加强。围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制这个基础目标,深化改革可选择的方向,应当是通过推行“校务公开”,扩大教代会介入学校管理的过程和范围,包括参与学校的人事和财务计划与安排及处理的审议,尤其是校内工资决定机制;建立学校工作情况的定期通报制度与工作计划的预报制度,增加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务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学校常规化的公开议事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权力行使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将学校各项管理权力的具体运作及成效,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化建设落到实处。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教职工对学校管理事务的参与,有别于为传统体制所设置的内容与形式。

1.教师通过教代会、工会参与学校重大决策。教师参与民主决策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教代会、工会推选出教师代表参与校务会议或校党政例会,使教师代表能够参与决策,代表教师对学校的重大决策进行质询和审议;二是建立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双向交流信息制度。校长要定期向教代会通报情况,并听取教师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的意见。教代会、工会及时反映教师的民主管理意见和建议。

2.教师通过教代会、工会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监督。教师参与民主监督也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教代会审议校长的学校工作报告、提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汇报、提交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督导的学校自评报告等,行使广泛的民主监督权利;二是教代会、工会对学校管理者的直接监督,及时反映、评价学校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形成对学校管理者权力行使的制约。(www.xing528.com)

3.教代会、工会对学校管理者的人事监督。对学校管理者的监督主要是对校长的监督,校长的考核、评价及遴选,应有教师考评这一项,并且占有较大的权重。教师有权推荐、建议、监督校长的产生和罢免。对学校内部组织的管理者应实行教职工选举制。教代会、工会及时向考评对象通报考评结果,并有权要求学校管理者改正错误。也有权越级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学校管理者的有关情况及处理建议。

4.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教师作为合同聘用的学校劳动者,与学校发生劳动纠纷时,工会作为教师利益的代表者,应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与校长进行交涉和谈判,以及为权益受到侵害的教师寻求法律保护提供帮助。

(魏志春,上海师大教管系。南昌:《江西教育科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