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重细节描写:展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个性

注重细节描写:展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个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节描写是具体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手段。其次,人物的神韵表现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细节描写上。作者运用一组动词,细腻地展现当时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鲜明的个性。孔乙己是用手撑着身体挪着行动,不是伏在地上用手爬,说明落魄至极的孔乙己还有一丁点读书人的尊严,不肯像狗一样在地上爬。

注重细节描写:展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个性

细节描写是具体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中第二节对百草园的描写,就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多种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要有蜗牛般眼观四方的目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以落叶为例,视觉和触觉联动——“飘飞的落叶,被我的眼光拧成几缕麻绳,散落于草丛”。视觉和味觉联动——“拿着残败的落叶,我闻到了一股皱纹的味道”。视觉和听觉联动——“在落叶的记忆中,零零碎碎的,是半握夕阳,以及几声茂密的鸟鸣。夕阳里那一声声雁叫,凝聚着三千里的辛酸”。景物描写如果要细腻入微,可以用工笔进行仔细描摹。例如,茅盾在《风景谈》中这样写景:“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其次,人物的神韵表现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细节描写上。个人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必须用细腻的笔触才能揭示人物的个性,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画面感。例如:刘鹗《老残游记》中的王小玉(白妞)唱大鼓,描绘得十分传神: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作者用细节描写将看不见的声音化作看得见的声音,真是绘声绘色。”(www.xing528.com)

鲁迅孔乙己》中的结尾:“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作者运用一组动词,细腻地展现当时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鲜明的个性。孔乙己是用手撑着身体挪着行动,不是伏在地上用手爬,说明落魄至极的孔乙己还有一丁点读书人的尊严,不肯像狗一样在地上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