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涉及事物的“原始”“始基”,具有开端、初始等发生学意义。柏拉图最早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原型”的概念,到20世纪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其重新激活。具体的原型可以追溯到一个还没有开始“思考”而只有“知觉”的时代。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人类精神现象出发,探讨心理最原初的原始模式,他认为,人在出生时就具有先天的领悟模式,这种领悟模式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一种类似于本能的、先天的心理原型。[16]同时,原型还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不断地在艺术中重新生长,其拥有无限的潜能。东方神怪美学蕴含了大量的“原型”,它往往携带着一些神秘莫测的“言外之意”,人们难以用逻辑思维去阐释和言说,但却与神秘的、非理性的、不可猜度、不可言喻的原型有着某种深层的关联,其中包含的想象、回忆和惊惧、怪异等成分的内容,集中反映了东方民众心理潜藏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中国魔幻电影美学建构的关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从东方神怪美学中提取的原型是一种意象化的原型。原型是一种先验表达的可能,它们在我们精神中并不是以充满着意义的形式出现的,而首先是“没有意义的形式”,仅仅代表着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动的可能。[17]可以说,在东方神怪美学中有多少反复发生的、普遍一致性的情景就有多少原型,它们以无穷无尽的记忆表象从原始时代一直传递到人们的精神构造中。而本书所要提取的原型是一种被广泛“激活”并且已经被人们意识到的、以意象为载体的原型。这种意象化的原型是经过创作者情感酝酿和现象构思以后形成的、意与象浑然一体的,具有创造性的审美对象。例如,狐、龙的精怪意象就一再从东方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泛显出来,它们经由后人的文化创作,出现在大量的神怪文本中,其注入了东方人特有的情感、信念和生活感受,并在长期的沿用过程中,成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密码本”。(www.xing528.com)
针对中国魔幻电影类型建构的三条路径,本书进而将东方神怪美学的原型分为三个方面进行提取,即视觉原型、故事母题和文化想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