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灵活的分组策略

科学灵活的分组策略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分组应该是构建一个精心设计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内容与班级学生情况,设置科学灵活的分组策略,因为不科学、不均衡的分组设置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知识传授型课堂上,更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而在注重学生间交流与合作的课堂上,“圆桌会议”式分组更为合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合理的分组机制是课程成果的有效保障。

科学灵活的分组策略

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分组应该是构建一个精心设计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环境。首先,有效的学习小组的成员内部结构应该要达到异质的要求。团队合作的顺利开展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知识与能力互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学习小组的组建应该考虑到团队成员的差异性,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在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中,教师要使每一组拥有不同特质的学生,尽可能做到每个小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这就是组间同质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组内异质的过程中,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将学生的异质理解为“水平”的异质,否则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学霸”独掌全局的情况,使得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可能性变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内容与班级学生情况,设置科学灵活的分组策略,因为不科学、不均衡的分组设置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课程案例:mBot机器人

在mBot机器人课堂上有些小型化的项目通常一节课或两节课的课时就可以完成,例如构建mBot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和零部件等的拼装并对机器人编程来完成的一些小作品。针对这样的小项目,两人同桌模式就非常适用。在机器人传感器的学习中,有一部分是让学生了解游戏杆的功能和应用。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一款需要使用游戏杆操控的小游戏最合适不过了。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采用同桌的模式,先讨论游戏的主题,再进行游戏的设计。该过程包含游戏界面的设计美化及游戏人物的设计,最后进行游戏的编程和调试。在这一完整的以机器人为主题,融合游戏杆这一传感器的游戏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合作进行,互帮互助,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且感受到和同伴合作的乐趣。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若将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和性格较外向的学生分成一组,实现课题成员的性格互补组,就能调动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又比如美术功底好擅长设计的学生与编程能力强的学生,构成技能互补组,则能保证作品顺利完成。

图3-4-1 学生两人合作完成机器人编程小游戏

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处理,针对mBot机器人课程,当课堂中需要开展一些小型项目时,两人同桌式分组更为适用,既能便于同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又能避免组内人数过多,使得有些学生“搭便车”,参与感降低。

(案例撰稿人:赵菲)

【课程案例:创意设计与智造】

创意设计与智造课程的内容相对偏实践与执行,因此主推圆桌会议式的授课模式。这样,学生们相互间可以面对面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如图3-4-2所示,学生们正在进行激光切割木板材料的组装,这个作品其实就是学校创意启智嘉年华的舞台灯箱,整个作品尺寸比较大,因此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组装。这时“圆桌模式”就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首先桌面足够大,材料方便铺开。其次,各个方位的同学都方便着手制作。最后,当有部分组件需要单独处理时,学生也可以在桌子的角落单独处理,同时不影响与小组成员的可视化沟通。在这样的“圆桌会议”式学习过程中,组内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学生自发的承担项目中的相应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的效果极为显著。

图3-4-2 圆桌会议式课程场景

(案例撰稿人:高晶)

【课程案例:mBot机器人】(www.xing528.com)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当涉及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需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是不同的。在知识传授型课堂上,更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而在注重学生间交流与合作的课堂上,“圆桌会议”式分组更为合适。在“圆桌会议”式分组过程中,学生们围坐一圈,学生和学生之间实现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在mBot机器人课堂上,很多项目需要学生们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圆桌会议”式就非常适用于这种方式之下的教学。在机器人拼装课程中,学生们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名学生。在拼装机器人的过程中,涉及图纸和手册的阅读与理解及机器人各个部件的组装与调试,组内的学生自发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分工合作。

图3-4-3 课堂上学生分组拼装机器人

拼装完机器人,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机器人巡线比赛,不同小组的学生围坐在一起,学生由组内交流转为了组间交流。这依旧是另一种“圆桌会议”式课堂,只是由组内的小范围交流,即“小圆桌”交流,变为班级内不同组学生间的交流,即“大圆桌”交流。

图3-4-4 学生分组进行机器人巡线比赛

“圆桌会议”式分组不仅是教室空间的一种结构安排,例如把几张课桌摆放在一起或让学生围坐在一起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其实,“圆桌会议”式还是一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毕竟这种课堂组织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调让学生互相学习,而不仅仅是学生跟着老师学。

(案例撰稿人:赵菲)

【课程案例:K'Nex机械搭建】

K’Nex机械搭建后期会要求学生组队完成一个大作品的设计、搭建和测试。一个合理的团队,需要包含各方面的人才;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质。例如,有的学生擅长组织协调,有的学生擅长设计搭建,有的学生擅长编程调试。即使没有特别擅长的技能,帮助团队分类整理好材料也能极大地提高团队效率。在项目前期,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意愿,尽可能公平合理地帮助学生组队,使每一个队都有能胜任各种职能的队员,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以发挥特长。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合理的分组机制是课程成果的有效保障。

(案例撰稿人:施程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