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宝和蔬菜亲密接触:习惯改变小花招!

宝宝和蔬菜亲密接触:习惯改变小花招!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体质和肠胃功能允许,不妨让宝宝经常尝试一些凉拌菜,以及蔬菜沙拉、蘸酱生菜等吃法。对于富含胡萝卜素的绿叶蔬菜和橙黄色蔬菜来说,如果没有一点油脂,也会妨碍其中营养素的吸收。只要父母做菜的手法得到,相信可爱的宝宝们会渐渐爱上蔬菜的。如果宝宝不爱吃某些蔬菜已经成为习惯,那么不妨试一试以下这些“小花招”。宝宝对食物的外观要求比较高。

宝宝和蔬菜亲密接触:习惯改变小花招!

调查发现,越不喜欢蔬菜的儿童,其咬合力越弱。而且不喜欢吃蔬菜的宝宝有蛀牙也比较多,蛀牙多就不能用力咀嚼。牙齿好坏关系到咀嚼功能,而咀嚼可以缓和紧张、焦虑。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也与稳定情绪有关,紧张或饥饿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分泌的激素就会增加,这种激素就是所谓斗争激素,作用是“拼命咬住猎物,不达目的绝不退缩”。但是咬合力差会减少体内的“斗争激素”的分泌,致使紧张、焦虑得不到缓解。

此外,从营养学的观点来说,不喜欢吃蔬菜也对情绪不利。蔬菜中的钾有助于镇静神经,安定情绪;相反地,动物性食物,或食盐味精小苏打之中的钠会使神经兴奋。另外,体内过剩的钠能否顺利排泄出去,钾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喜欢吃蔬菜者,通常无法摄取足够的钾,因此,多余的钠无法全数排出,残留在体内,变成焦虑、情绪不稳定的主因。

但要让儿童喜欢吃蔬菜并不容易做到,父母一定要多动脑筋,变化蔬菜的烹煮方式,不但小孩爱吃,大人也一样受益。

■生着吃还是熟着吃?

很多父母坚信,蔬菜生着吃最有营养。假如这话正确,就无法解释为何西方膳食中永远蔬菜不足的事实。半个圆白菜切成细丝做沙拉,一家人也吃不完。如果放在锅里炒熟,一个人就可以吃下去——这足以证明蔬菜熟吃有其优势。

蔬菜中含有多种养分,其中最娇气的要数维生素C和叶酸,其他则基本上不怕加热。蔬菜烹炒之后,维生素C的保存率在50%左右,而萝卜素等可高达90%以上,纤维素和矿物质则可以100%地保留。由此可见,吃蔬菜的数量对于营养供应是至关重要的,而是否生吃则是第二位的。同时,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营养素,如果没有油脂的配合,吸收起来十分困难,对于胃肠功能本来较弱的宝宝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蔬菜生吃可以保留100%的维生素和叶酸,以及多种活性保健因子,如洋葱中的降血脂成分、圆白菜当中的抗溃疡成分、大蒜当中的杀菌成分等,对宝宝来说也不无裨益。

因此,最为理想的做法是把富含胡萝卜素的绿叶蔬菜和橙色蔬菜用来熟吃,颜色浅、质地脆嫩的蔬菜则不妨生吃。如果体质肠胃功能允许,不妨让宝宝经常尝试一些凉拌菜,以及蔬菜沙拉、蘸酱生菜等吃法。

■蔬菜分着吃还是合着吃?有些父母喜欢把蔬菜单独烹调,也有的喜欢和肉类一起烹调。实际上,两种烹调方式各有优势。单独烹调时往往能更好地掌握火候,而且口味清爽,脂肪含量较低;和肉类一起烹调可以增加原料的多样性,调味更为浓郁,但是烹调程序较为复杂,而且往往会失去蔬菜的清爽感,脂肪含量较高。

在单独烹调蔬菜的家庭中,需要注意蔬菜的多样性。按照饮食多样化的要求,每天应当给宝宝吃到5种以上的蔬菜,比较理想的搭配是2种绿叶蔬菜、2种浅色蔬菜、1种薯类蔬菜、1种菇类或藻类蔬菜。如果每种蔬菜都单独烹调,显然会让父母十分辛苦。但是,如果必须和肉类一同烹调,那么肉类和脂肪的摄入量肯定会超标。最合理的方式是绿叶蔬菜或爽脆蔬菜用来单独烹调,而土豆白萝卜、胡萝卜、洋葱、蘑菇海带等适合长时间炖煮的蔬菜用来和肉类共同烹调。

■蔬菜煮着吃还是炒着吃?

熟吃蔬菜时,过长时间的烹调不利于营养素的保存,高温煎炸更可能产生促癌物质。快速烹炒、短时间烹煮、烫熟或蒸熟之后再加调味品凉拌,都是不错的方法。

对于富含胡萝卜素的绿叶蔬菜和橙黄色蔬菜来说,如果没有一点油脂,也会妨碍其中营养素的吸收。只要在蔬菜烹调中使用肉汤、少量烹调油、香油色拉酱等,即可保证胡萝卜素的吸收,无须使用大量油脂。蔬菜本身脂肪含量极低,富含膳食纤维,是一类热能极低、口味清淡的食物。在烹调的时候,应当注意发挥蔬菜这个优势,培养宝宝清淡健康的口味,而不是用大量油脂将它变成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有些宝宝胃肠娇嫩,对粗纤维生冷食物比较敏感,那么应当尽量采用熟食,质地可以烹调得略微软一些。对于纤维过多的蔬菜来说,此时用炖煮方式更为合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豆角类菜肴必须彻底烹熟,否则可能发生食物中毒

■蔬菜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吃蔬菜并不限于时间早晚,最好每一餐都有供应。早餐时间较紧,宝宝往往胃口欠佳,但番茄、黄瓜等蔬菜可以用来生吃或做沙拉,各种青菜适合放在汤面当中,还有一些蔬菜可以制作菜饼和菜粥。中午时间有限,父母们可以选择处理、烹调起来比较方便的蔬菜,如生菜、番茄、绿菜花等;晚上则是吃蔬菜的大好时机,需要花些工夫的豆角、莴笋、青菜、胡萝卜之类都可以放在这个时间享用。如果可能的话,用樱桃、萝卜、圣女果、番茄之类可生食蔬菜代替日常水果,还可以在三餐之间为宝宝额外增加蔬菜供应。

■蔬菜整着吃还是切碎吃?

有一种理论认为,蔬菜整个吃可以减少切口的养分流失,对保存营养价值更有好处。这种烹调方式对火候的掌握要求较高,而且不适合给宝宝食用。因为宝宝年幼口小,通常更喜欢适合自己的小块食物,或是可以手持的大型食物,所以在烹调时应当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

另一方面,切碎食用提供了多种蔬菜互相搭配的可能性。宝宝喜欢鲜艳欢快的颜色,如果蔬菜的色调更为漂亮,能够增加他们食用蔬菜的兴趣。假如再能盛装在漂亮的盘子当中,更会增添菜肴的吸引力。(www.xing528.com)

宝宝

营养锦囊

宝宝怎么才能爱吃蔬菜?只要父母做菜的手法得到,相信可爱的宝宝们会渐渐爱上蔬菜的。

怎么让宝宝快乐地吃蔬菜?宝宝的味蕾密度较高,对同样味道的敏感度高,因此往往会拒绝那些有特殊气味的蔬菜,如韭菜、大蒜、葱姜、芹菜茴香辣椒、胡萝卜之类。但只要家庭不因此而拒绝这些蔬菜上桌,让宝宝感觉它们是膳食中的一部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很可能会慢慢接受这些味道,自然而然地改掉偏食的毛病。如果宝宝不爱吃某些蔬菜已经成为习惯,那么不妨试一试以下这些“小花招”。

1.把蔬菜做得漂亮可爱。

宝宝对食物的外观要求比较高。如果食物不能吸引他们,他们就会将吃饭当成一种负担。因此,为宝宝准备食物时应尽量把色彩搭配得五彩斑斓,形状做得美观可爱。这样,宝宝感到吃饭这件事本身便充满乐趣,自然会集中精力。宝宝不喜欢吃胡萝卜吗?将它切成薄片修成花朵形状,和甜玉米粒一起放在米饭的表面蒸熟,宝宝也许就会愿意把“花朵”吃下去。

2.增加宝宝与蔬菜见面的机会。

中国人多半重视肉类的烹饪,对蔬菜的烹调甚少下工夫,单调的样子和口味可能已经挫伤了宝宝吃蔬菜的积极性。试试在白米里加入甜玉米、甜豌豆、胡萝卜小粒、蘑菇小粒,再点上几滴香油,美丽的“五彩米饭”一定会使宝宝兴趣大增。又如家里不再做纯肉菜,而是在炒肉的时候配些芹菜、青椒等,炖肉时配上土豆、胡萝卜、蘑菇、海带等,也会增加宝宝吃蔬菜的机会。另外,吃面条的时候不要只放炸酱,可配上黄瓜、豆芽、焯白菜丝、烫菠菜叶等。

3.把蔬菜“藏”起来。

很多宝宝爱吃带馅儿食品,如不喜欢吃胡萝卜的宝宝对混有胡萝卜馅儿的饺子并不拒绝。因此,父母们可以经常在肉丸、饺子、包子、馅饼馅里添加少量宝宝平时不喜欢吃的蔬菜,久而久之,宝宝就会习惯并接受它们了。

4.让权威人士和其他小朋友来影响宝宝。

燕燕是个有点任性的小姑娘,在家里从来不吃芹菜。她最崇拜的人就是一年级的女老师,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两个好朋友。为了帮助燕燕改掉不吃芹菜的坏习惯,父母和老师商量之后,让老师请燕燕去老师家吃一顿饭,而且特意做了一个炒芹菜。为了在老师面前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宝宝,燕燕勇敢地把自己盘中的芹菜全吃干净。老师很是高兴,大大地夸奖了燕燕一番,说她不挑食,爱吃菜,是个好宝宝。此后,父母打听到燕燕的两个小朋友都愿意吃芹菜,于是把她们请来共进晚餐,又做了炒芹菜。看见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燕燕便跟着吃起来。奶奶本想提醒大家燕燕不吃芹菜,被燕燕的爸爸用眼色拦住了。以后,全家人都忘记燕燕是不吃芹菜的,于是她自己也很快忘记了。

5.用食品知识吸引宝宝。

宝宝的共同特点是喜欢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宝宝介绍食物的特点,可增加其对食物的感情。例如,在给宝宝吃萝卜之前,先讲小白兔拔萝卜的故事,然后给宝宝看大萝卜的可爱形状,最后将它端上餐桌,宝宝可能就会高高兴兴地品尝小白兔的食物了。

6.找到替代蔬菜。

如果宝宝暂时无法接受某一两种蔬菜,哪怕是营养很好的蔬菜,也不必过分紧张,可以找到与它营养价值类似的一些蔬菜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比如说,不肯吃胡萝卜的可以吃富含胡萝卜素的绿菜花、豌豆苗、油麦菜等深绿色蔬菜。关键是让宝宝在吃蔬菜时总是快乐的,培养他们热爱蔬菜的感情。

总之,只要父母洞悉宝宝的心理,找到问题的症结,准能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蔬菜。对宝宝不爱吃的其他有益的食品,也可照上述方法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