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科幻影片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

我国科幻影片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科幻片的历史回顾1. 初创期1980 年,《珊瑚岛上的死光》是我国大陆的第一部科幻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随后我国的科幻片似乎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1992 年和1995年推出了《隐身博士》和《再生勇士》。在此之后,国内的科幻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未来警察》、《机器侠》、《长江7 号》也并不能改变国产科幻题材电影逐渐式微的现状。这一现状与国际电影科幻片的劲爆红火形成鲜明反差。

我国科幻影片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

(一)我国科幻片历史回顾

1. 初创期(1980—1988 年)

1980 年,《珊瑚岛上的死光》是我国大陆的第一部科幻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该片是由一部同名科幻小说改编,整部电影的情节与小说原著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无论是从风格、叙事手法,还是从严谨的特技上来看,这部电影都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科幻片。

1986 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错位》,是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荒诞电影,也是我国初试啼声的科幻片中的一部作品。它完全是影片《黑炮事件》的续集,不仅在情节上承接,而且就连演员都是由《黑炮事件》的导演黄建新带领原班人马制作的。其实,严格说来,《错位》更像是一部讽刺官僚主义的荒诞派电影,在机器人题材上没有更多的挖掘,不属于自觉意义上的科幻片。

1988 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幻片《潜影》,改编自科幻小说《王府怪影》,高天红导演。《潜影》的科幻依据是大自然可进行录音或录像,因此影片的科幻味很浓,加上影片对主人公人性挖掘的深入,使得影片脱离了以往电影好人、坏人两种分类的模式,特别是影片的悬疑和恐怖气息,即使放在今天看,也有可取之处。

2. 发展期(1989—1995 年)

这个时期的科幻影片中穿插了较多的商业性元素:凶杀、色情、悬疑等。1989 年拍摄的《凶宅美人头》就是很好的例子。这部影片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情节框架改编自“苏联科幻之父”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的名著《陶威尔教授的头颅》。这部影片延续了上个时代的特征,影片情节改编自小说,只是将故事背景完全换成了中国。

同期拍摄的科幻片代表作还有儿童题材的作品,代表作有《魔表》和《霹雳贝贝》。其中,《霹雳贝贝》是我国第一部儿童科幻片,由冯小宁美术指导,冯小宁还客串了其中一个外星人的角色。在这个时期,冯小宁还导演了科幻片《大气层消失》,他的这两部科幻片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反响。(www.xing528.com)

随后我国的科幻片似乎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1992 年和1995年推出了《隐身博士》和《再生勇士》。其中,《再生勇士》被称为中国大陆科幻片里“科幻含量”第一的影片。它的动作水平也达到了同时期国产电影的一流,在市场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3. 瓶颈期(1996—至今)

这个时期我国在推出了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科幻片——《拯救爱情》,2003 年,中美合拍了《太空营救》,电影里运用了106 个特技制作的镜头,但是因为投入资金少——仅300 万元人民币,加上国内电影人对特技非常陌生,只能拿到美国做后期,结果只成为一部科幻小片。在此之后,国内的科幻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如果非要硬凑,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长江7 号》、刘镇伟执导的《机器侠》、王晶执导的《未来警察》勉强可以被划为科幻电影的范畴。不过,《长江7 号》更像是儿童片;刘镇伟原本想要将《机器侠》拍成一部思想深度堪比《机械公敌》的大作,但最终以无厘头告终;至于《未来警察》,不论从故事核心还是从未来战警的装备来看,都只能说是对当年施瓦辛格终结者》系列的一次失败抄袭。上述的3 位导演都来自中国香港地区,内地的科幻片则显得后继无人。

(二)我国科幻影片的发展现状

国产科幻片在20 世纪末曾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可是越来越多的进口大片使它们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武侠片和玄幻片似乎成了中国电影人对抗好莱坞的最佳选择。《未来警察》、《机器侠》、《长江7 号》也并不能改变国产科幻题材电影逐渐式微的现状。同时让人感觉悲凉的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国产科幻片拍摄的总量不到10 部。

这一现状与国际电影科幻片的劲爆红火形成鲜明反差。它的缺失不仅是我国电影行业的一大缺憾,同时,科幻片作为最受西方国家重视、最符合西方受众口味之一的类型影片,它的缺失也成为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去”的重要滞阻之一。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幻影片,对于繁荣我国影视艺术、提升观众科学素养、加快我国影视“走出去”步伐,均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