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股市:从牛市转向熊市,成交量显著下滑

中国股市:从牛市转向熊市,成交量显著下滑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从1997年6月开始,股民们便发现股市失血严重,股指大幅下滑,阳跌不止,股市迅速从强市转人弱市。现实的情况是,中国股市已经从势头强劲的“牛市”,跌入了弱不禁风的、每况愈下的“熊市”。 中国股市的成交量从1997年5月的每天高达450亿元,走到12月,竟跌到了每天成交量只有四五十亿元。 1997年,中国股市上缴税收257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上缴1亿元。 股市早已雄风不再,股市患了恶性贫血,这一点早巳确诊。

中国股市:从牛市转向熊市,成交量显著下滑

   从1997年6月开始,股民们便发现股市失血严重,股指大幅下滑,阳跌不止,股市迅速从强市转人弱市。

   实际上,不论当时许多股评人承认不承认,或是他们不肯承认,或是他们不敢承认,或是他们出于某种害人利己的原因,而指鹿为马。现实的情况是,中国股市已经从势头强劲的“牛市”,跌入了弱不禁风的、每况愈下的“熊市”。不过股民、机构乃至管理局仍存幻想。

   从5月到12月,半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股市没有出现过一次像样的反弹。在正常的情况下,理应出现的深市6100点,沪市1500点技术性双头甚至三头,却丝毫没有这个尝试和迹象,反倒是一踏糊涂。

   素有“政策市”之称的中国股市,在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利好连续出台的情况下,仍东倒西歪一摊泥似的,成了提起来一吊子、放下来一滩子的扶都扶不起来的熊市。

   惨遭套牢的蟹民欲哭无泪:

   在某市证券大厅,显示屏上股票全“绿了”——又一次暴跌。一时间跌停报达100支股票,这时忽遇停电、悲愤的股票断喝“砸大盘”,哗,一块砖头,显示屏应声而碎……

   在三千万散户中,周先生是属于心不贪的那一类股民。怀揣着全部家当(12万元)闯入股市,抱着“发笔小财”的梦想,订了个赢利百分之二十的目标。一盘推敲后,选出5只票美其名曰“分散风险”,就算不能一块儿涨,至少也不会一块儿跌吧?

   那时的股市的确红火,大屏幕上但见一片喜气洋洋的红海洋。不几天,情况起了变化“牛”生病了!步履蹒跚地在一千四百点以上走了几步,似乎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时,报纸上股评仍十分镇定地说只是区区一次“调整”而已。谁知,“牛”从此一病不起,行情一波低于一波,恐惧笼罩了每一个持票者。报上的宣传,从最初的“正是建仓时机”到后来的“入市宜谨慎”,到最后终于变化了“弱势将持续”的定论。

   眼睁睁看着到手的银子化成了水,在人心涣散的局面下,哪里还守得住!心虽痛得流血,还是仓惶卖票出逃了,算下来十二万元连本带利亏了百分之二十还不止。

   值得庆幸的是,当他卖票后不久,那些“分散风险”的票又跌下去不知多少点,朋友连声庆贺周先生胜利大逃亡……(www.xing528.com)

   从5月中旬开始,“最后的疯狂”让股民付出刻骨铭心的痛苦:股指一泻如水,深圳股市成份指数从600点高位。跌倒了3600点,跌去了近百分之四十之多,上海股市综合指数从1500点跌到了1050点,跌去了百分之三十。

   那根让人惊心肉跳的曲线,从5月走12日,一路跌跌撞撞,不知所终。

   至此,人们才恍然大悟。那些在5月被处罚的违规机构,其实捡了个大便宜,甚至“因祸得福”一它们被管理层勒令半年至一年内不得进入股市,正好逃避了这一阶段的“熊市”之灾。唯有中国股市,才会产生如此的“黑色幽默”。

   股市有一句名言:股市上什么都可以作假,只有成交量假不了。

   中国股市的成交量从1997年5月的每天高达450亿元,走到12月,竟跌到了每天成交量只有四五十亿元。

   1997年,中国股市上缴税收257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上缴1亿元。换句话说,也就是每天平均交易量应在一百亿元以上,才能顺利完成此任务。

   股市早已雄风不再,股市患了恶性贫血,这一点早巳确诊。勿庸置疑,谁吸干了股市的血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