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库存积极优势:全有无竞争

库存积极优势:全有无竞争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官方数据,全国库存积压总值三万亿元。 其实,库存积压并非“97专利”。 库存积压,象一个无底深渊,吞噬着财富。 其中,钢铁产品滞销比重占该种类的19%。 轻工食品类产品占70%。 汽车、摩托车和小型拖拉机库存量有增无减。 国产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全国各地无一例外都有过剩库存商品,且广布各行各业。 这意味着数万亿产品成为一堆“死钱”,库存积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库存积极优势:全有无竞争

   人们如今已有一个公论:1997,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分水岭。从短缺经济到饱和经济,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一向缺这少那的中国市场一夜之间变得应有尽有,甚至绰绰有余。

   官方数据,全国库存积压总值三万亿元。

   这又是怎么了?

   其实,库存积压并非“97专利”。有兴趣回顾一下吗?那么翻开这十年的《经济日报》吧:

   十年前,《经济日报》推出一套系列报道:“彩电哪去了?” “冰箱那去了?”“钢材哪去了?”“煤哪去了?”……

   君不见,彩电、冰箱、钢材、煤那时是“中国第一俏货”,市场的明星”,比如谁有本事弄到彩电、冰箱,转眼间就可暴发,有彩电、冰箱的企业、地区神气得不得了,可以用它去串换一切商品,打通一切关节,办成一切难以办成的事情。

   三年后的1992年,该报又推出另一套报道,已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了: “彩电多了怎么办?” “冰箱多了怎么办?” “煤多了怎么办?”……

   同样的产品已“贱”得很少有人间津,一愁莫展。

   各级政府从来没有用如此强硬的态度,“扼杀”经济,如同推上法场一样,把一道道“斩杀令”下达给企业。萧杀味十足,报纸上纷纷报道战况。

   广东部署:决战40天,压库7亿。辽宁痛下决心控制压库:停产12类积压严重品种,限产43类长线平销品种,涉及180多家企业。江西调整结构动真的来硬的:已关停10家企业,对126种产品实行限产。天津决意不养病妞,在关停10家企业的同时,对150家企业130种品种完行停产限产。无锡93家亏损企业强行整容:到期仍未扭亏,厂长请出门去……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又过了三年,在1995年前后,库存积已演变为企业之间生与死的拼杀:连篇累牍的“彩电大战”、“冰箱大战”,为了生存,厂商之间只有血淋淋的价格“自杀”和“他杀”。触目惊心。

   不论是压库、停产、限产,以至于“大甩卖”、“跳楼价”,都未阻挡库存积压的膨胀,浙江某胶合板厂长眼见堆积如山的成品“无路可去”,泪流直下。

   某黑白显像管厂停产半年,二千职工衣食无着,可开工吧,亏损、积压随之而来。

   库存积压,象一个无底深渊,吞噬着财富。象一条绞索,紧紧地勒在企业的脖子上,乏其动弹不得。(www.xing528.com)

   据国内贸易部对600多种商品的最新调查,目前供求基本平衡商品的比例为66.6%,供过于求的商品比例为31.8%,供不应求的商品比例仅为1.6%。

   有关部门在对14万种工业产品库存情况统计,产销率超过98%的产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购销两旺)占43%;滞销的占29.37%;平销商品占27.27%。

   其中,钢铁产品滞销比重占该种类的19%。

   耐用消费品占55%。

   纺织类产品占62%。

   轻工食品类产品占70%。

   在化工类产品中,有50—70%的产品处于滞销状态。

   汽车摩托车和小型拖拉机库存量有增无减。

   平板玻璃木材产品销售不畅……

   国产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全国各地无一例外都有过剩库存商品,且广布各行各业。截至到1996年底,仅全国乡以上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累计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人民币,加上商业、乡镇及合资企业库存,其总值已超3万亿元。

   这意味着数万亿产品成为一堆“死钱”,库存积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物质极大丰富”体现在库房里,这是怎样的畸形?我们在追求8%以上的年增长率,却是将机床、清查品堆向库房。

   经济学家指出:产品的相对过剩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难以逾越的阶段。难道中国已学资本家的手段:把成吨成吨地产品倾倒进大海中——一了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