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夏钱币研究:否认大安通宝为辽钱

西夏钱币研究:否认大安通宝为辽钱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文所论归纳起来认为“大安宝钱”为辽钱,大概有五点理由:一是西夏汉文钱中没有隶书钱。四是“大安”钱具有辽钱的“唐代钱文遗风”。“广穿、宽缘”并不是辽钱所独有的。另外,考古证明,辽钱中并无出土“大安通宝”的他例。

西夏钱币研究:否认大安通宝为辽钱

三、“大安通宝”不是辽钱

前文已经谈及,林西窖藏钱币的清理者吴宗信先生,在对林西品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后,得出了“大安通宝”为“西夏惠宗大安年间所铸”的结论。笔者最早见到的“大安宝钱”为传世的“西安品”,虽然定其为西夏钱,但因无其他资料佐证,心里总不够踏实。1985年,拜读吴先生文章后,对其所论深信不疑,也最后解决了“西安品”的归属问题,并以此钱为西夏钱币出现在笔者的相关文章中。

后来,在拜读了韩仁信先生反对“大安宝钱”为西夏钱说、肯定其为辽钱的文章后,迫使笔者不得不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是否自己认识有误?思考的结果是更坚定了笔者对它是西夏钱的认识。

韩文所论归纳起来认为“大安宝钱”为辽钱,大概有五点理由:一是西夏汉文钱中没有隶书钱。二是它“广穿、宽缘”,与辽“大安”中的长“安”钱比较接近。三是《古泉汇》提到“大安”钱有“元宝、通宝二种”;顺便一提,朱活先生也持此说[12]。四是“大安”钱具有辽钱的“唐代钱文遗风”。五是“至今在西夏辖区或邻近的地区,仍未闻有过出土西夏汉文大安钱的信息”。

笔者认为,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1.可以认定为西夏汉文钱的“元德通宝”,就是隶书钱。(www.xing528.com)

2.上述“中宁品”,也与“林西品”钱一样为“广穿、宽缘”。“广穿、宽缘”并不是辽钱所独有的。

3.所谓《古泉汇》“大安”钱有“元宝、通宝二种”,只要认真查看原著文图,便可发现实为误记。该书著录“大康”钱有“元宝、通宝”两种,与所附两种钱图相符。而“大安”钱只有长“安”、短“安”两图,并无“通宝”钱图。其实,近代日本古泉家平尾聚泉早就指出,《古泉汇》所谓“大安”钱“有元宝、通宝二种,误也”[13]。另外,考古证明,辽钱中并无出土“大安通宝”的他例。

4.辽钱是受了唐钱的影响,但早期的西夏汉文钱,受唐风的影响更为明显。

5.如果说,上述汉文“大安通宝”大都发表较晚,但“西安品”早在1982年就已发表[14],可能韩先生未注意到。现在这一问题,更不是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