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子文薮: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

皮子文薮: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萧涤非在“前言”中考释了《皮子文薮》一书的命名和编辑过程以及皮日休的时代、出身,考证了皮日休的生卒年及为黄巢翰林学士职等问题。萧氏指出,《皮子文薮》是一种行卷,但它采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思想性较高。《皮子文薮》是皮日休的自编集,其中文9卷,诗仅1卷,并非作者的全部作品。为方便研究者知人论世,全面了解皮日休,重校本把《皮子文薮》以外的诗文,也加以标点,作为附录,附于《文薮》之后。

皮子文薮: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

萧涤非整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编辑

《皮子文薮》为晚唐人皮日休的别集,刻本传世较多,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袁氏明刊本、卢氏据明仿宋本、明刊残本、郯城于氏影宋本、全唐文本。整理本以四部丛刊影印本为底本,以其他各本互校,并参考了一些载有皮文的选本,诗的部分则主要是用《全唐诗》,并校以影印宋刊《乐府诗集》,共计校出脱文、倒文等500余条。

萧涤非在“前言”中考释了《皮子文薮》一书的命名和编辑过程以及皮日休的时代、出身,考证了皮日休的生卒年及为黄巢翰林学士职等问题。萧氏指出,《皮子文薮》是一种行卷,但它采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思想性较高。关于生年,萧氏纠正了闻一多《唐诗大系》中公元833年的说法,以为在公元834至838年间;关于死因,萧氏否定了有关皮日休病死、遇害的两种说法,而赞成“被诛”说,认为皮日休根本就没有避难到杭州,更不会病死在杭州,也不可能因作谶语而被黄巢杀害;相反,皮日休应是因参加黄巢起义而被唐朝廷杀害(约在883年)。“前言”的撰写,由于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论述不一定客观可信。(www.xing528.co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了由萧涤非、郑庆笃重校的本书新版(17.5万字,266页),并将其列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重校本参考了四库全书本、明许自昌校刊本和合肥李氏重刊定本的复制本以及国内罕见的日本享和二年(1802年)刊本,使见于著录的《皮子文薮》版本,几无遗佚。这些本子与前次所用版本,字句颇多异同,特别是享和二年本和四库全书本有很多优于他本者,使原先的一些存疑或阻梗,得以迎刃而解。重校本择善而从,径改正文,并作校语,仍附于每篇之末。《皮子文薮》是皮日休的自编集,其中文9卷,诗仅1卷,并非作者的全部作品。为方便研究者知人论世,全面了解皮日休,重校本把《皮子文薮》以外的诗文,也加以标点,作为附录,附于《文薮》之后。《全唐诗》载其诗9卷,《全唐文》载其文4卷,除《文薮》已收录者外,仍依《全唐诗》《全唐文》原次编排。诗据《全唐诗》康熙四十六刻本,并以明毛晋刻本《松陵集》做了一些校勘;文据《全唐文》嘉庆十九年刻本,参照了《唐文粹》中的有关篇目,重要地方也作出了校语。附录中还有各种版本的序跋。为便于读者对皮日休及其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书后附1959年版“前言”。

(中华书局1959年6月出版 8.4万字,12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