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教师发展群体目标分析

农村教师发展群体目标分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重建农村教师“价值”,提升其劳动效益探索限制农村教师的劳动效益的原因,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效率的对策,充分发挥农村教师自身具有的价值,使教师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发光发热。要想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地位,使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必须使农村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教师发展群体目标分析

农村教育现实和教育理想的要求与农村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农村教师的发展总体目标:以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为目的、以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一)避免教师“超编”

探寻导致农村教师“超编”的原因,通过系统研究找出解决“超编”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这是促使农村教师获得大发展的保障和关键

深入分析“教师超编与师资短缺”“教师的素质难以提高”等问题,将不合格的教师清出编制,是保证农村教师“不超编”的首要任务。教育改革之前,我国农村教师的配置相对粗放,师资紧张的时候,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民学校的办教师转成了公办学校的教师,但由于近几年小学生人数急剧减少,农村地区的小学进行了撤销与合并。这导致教师超编问题较为突出,已成为限制农村教师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解决农村教师超编问题,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同时,还有少数地区适龄的学生众多,目前师资短缺。为避免适龄学生人口高峰过后出现教师超编的问题,通常会对编制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基本的教师编制,减少配附加的编制,防止教师队伍急速扩大。尽管已经采取措施控制教师从超编的问题,免未来教师岗位出现超编的问题还是不能完全避免。

因此,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学校中的教师超编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①使不合格教师和一部分代课教师退出教职,这是保证农村教师不超编的有效方法;②小学教师招聘,由以往的以师范中等学校毕业生为主转为以师范学校的专科生或者本科生为主,初中阶段的教师招聘,由以师范专科生为主转为以师范本科或者研究生为主。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探寻农村教师素质难以提高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持续提升教师素质的可行对策,使教师的素质能够有效提升,这是农村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职教师的素质提升是无止境的,这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把社会的发展同教师的终身学习形成系统联系。最终,农村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要与城市中教师的水平相当,同时又要具备农村教师应有的特殊素质。

(三)使优秀人才“进得来”,保证教师队伍“不缺人”(www.xing528.com)

探索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根本原因,结合农村地区教师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短缺的问题,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基本规模。

农村教师发展中出现了“缺人”与“人才溢流”等问题,清退不合格教师,并将优秀教师引进教师队伍是目前农村教师的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优秀教师大都集中于城市和发达的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存在师资引进困难的问题。如何将优质教师资源引进农村教师队伍,是目前农村教师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四)保证经费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明确农村教师待遇低的主要原因,在保证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岗位不缺人、不超编,在此前提下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这是农村教师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五)重建农村教师“价值”,提升其劳动效益

探索限制农村教师的劳动效益的原因,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效率的对策,充分发挥农村教师自身具有的价值,使教师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发光发热。这样才能符合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农村教师发展中的一项特殊目标。

教学效益低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要想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地位,使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必须使农村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