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蔡伦造纸: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蔡伦造纸: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种情况下,蔡伦发明了纸。汉和帝即位后,蔡伦被提为中常侍,出入宫廷内外,负责掌管文书,传达皇帝的命令。大家正玩到兴头上的时候,突然看到蔡伦蹲在一边不动。学海拾贝东汉安帝建光元年,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了今天还在使用的“宣纸”。

蔡伦造纸: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今天,纸依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与人类一起谱写着时代的辉煌。

我们的祖先最初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商周时代,又把需要保存的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刻在石头上,称为钟鼎文石鼓文。春秋时期,人们开始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称为简牍。另外,也有用绢帛写字的,但材料十分昂贵。在这种情况下,蔡伦发明了纸。

蔡伦是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他出身低微,很小就入宫做了太监,服侍汉和帝。蔡伦聪明识字,人又谨慎好学,平时他不喜欢和人交往,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思考。汉和帝即位后,蔡伦被提为中常侍,出入宫廷内外,负责掌管文书,传达皇帝的命令。由于蔡伦敢于指出和帝不对的地方,很受和帝的器重,经常参与朝政。

蔡伦

东汉以前,人们通常都用竹简和丝帛作为记载文字的工具,竹简作为书写的载体,翻阅起来非常不方便,也难于随身携带,而用丝帛作为书写的载体,虽然方便,但是很昂贵。蔡伦平常喜欢读书,对于书简带来的种种不便深有感触,如何制造出一种轻便的、价格低廉的书写工具,成为蔡伦的一个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蔡伦翻阅了许多前人的资料。

在一次出行的时候,蔡伦和几个小太监一起来到了城外的一个小山谷。大家正玩到兴头上的时候,突然看到蔡伦蹲在一边不动。从一出来,他就显得心事重重的,大家都很开心地出来,只有他一个人东张西望的。他到底蹲在那里看什么啊?大家走过去一看,蔡伦正拿着一个破布一样的东西看得出神。

汉代造纸工艺示意图(www.xing528.com)

“这是什么破东西啊,有这么好看吗?”一个小太监笑着说。蔡伦好像没有感觉到大家都围了上来,依旧聚精会神地把手中的东西翻过来倒过去地看。这个东西薄薄的,湿漉漉的,好像棉絮一样。“快扔了吧!”一个小太监从他手里把那东西抢过去,正要往水里扔,蔡伦赶忙抓住他的胳膊,说:“别扔,别扔!我找到了!”蔡伦从小太监手里把那片东西抢过来,跑到一个农夫身边问:“请问,这片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呢?”农夫笑笑说:“这东西河里多得很!都是些没用的东西,树皮、烂掉的麻布,还有破渔网,长时间在水里泡着,被太阳晒着,时间长了就成这样了。”

蔡伦看了看手中的东西,这片东西轻薄且不容易松散,但却十分常见,成本也低。于是,一回到宫内,他就和工匠们一起动手研究起来。他们先把树皮、破布头、旧渔网等切碎,放在水里泡。然后把杂物过滤掉,把剩下的纤维结构放在石臼中捣成白浆。最后用竹席把白浆挑起晾干,揭下来就是纸了。

105年,蔡伦把这种新的写字材料捧到了汉和帝面前,受到了汉和帝的称赞。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了这样的方法造纸。

学海拾贝

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了今天还在使用的“宣纸”。由于“宣纸”产于安徽泾县,古属宣州,所以就称宣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