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通史:先秦时期,鬼方与狄的关系

甘肃通史:先秦时期,鬼方与狄的关系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宗即商王武丁,战争延续了三年才结束,足见鬼方实力。怀姓即隗国,也即鬼方,乃春秋诸狄之祖。隗为鬼方之姓,《左传》中凡狄女皆称“隗氏”,而在金文中隗皆作“媿”。史言秦献公“兵临渭首,灭狄、戎”,表明狄道之设,确因该地为狄族即鬼方后裔的聚居地。

甘肃通史:先秦时期,鬼方与狄的关系

三、鬼方与狄

1.族源及活动地域

鬼方的活动地域,主要在今山西、陕西两省的北部,但其后期的支族流徙,也多涉甘肃境内,故须略作论述。

《逸周书·王会》称鬼方为“鬼亲”,古本《竹书纪年》称之为“鬼戎”,《山海经·海内北经》称之为“鬼国”,实为一族,后世称作“狄”,因其形象异于华夏,故被称作“鬼方”。世界史研究成果显示,在公元前的17、16世纪到公元前的12、11世纪这一阶段,是亚欧大陆民族大移动时期。欧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不断分化,并向四方迁徙、扩散,使中国西北和北方地区承受了巨大压力,尤其是西域,出现了许多印欧语系的部族。当代研究古代西域历史的学者们,多认为鬼方有可能是它们中东迁的一支。

古文籍中存在鬼方即“远方”之训释,如《诗·大雅·荡》“覃及鬼方”,《毛传》即云:“鬼方,远方也。”《汉书·匡衡传》“化异俗而怀鬼方”,颜注引应劭曰:“鬼方,远方也。”《经典释文·周易音义》“鬼方”下引《苍颉篇》:“鬼,远也。”《文选·典引》“威灵行乎鬼区”,注云:“鬼区,绝远之区也。”训鬼为远,近世学者多不取,但此释可能折射一种史实,即鬼方不同于其他上古部族,它来自遥远的异域。余太山先生还曾指出,《大戴礼记·帝系》和《世本》都有“鬼方氏之妹”女img135胁生六子的记载,“据研究,这种胁生传说是印欧语系民族神话中的特有形态”(11)。所言“女img136”,为陆终之妻,据《帝系》言,陆终乃颛顼之五世孙。也就是说,至迟在夏初,鬼方已同中原地区发生联系。

2.与商、周王朝的关系(www.xing528.com)

关于鬼方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卜辞。从卜辞内容判断,这是一个势力相当强盛的部族,为商畿西北方的劲敌,曾与商王朝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后世经籍反映的情况和卜辞是一致的,《周易·既济》云:“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即商王武丁,战争延续了三年才结束,足见鬼方实力。周当时是殷商的宗属国,也参加了那场对鬼方的战争,并在胜利后受到了商王朝的赏赐。《周易·未济》言此事:“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卜辞还显示,从武丁时代起,鬼方参与商王朝祭祀、征伐、掳掠羌人等活动,表明战败后的鬼方至少一部分已臣服于商。商代末年,鬼方首领为王室的三公之一,《史记·殷本记》载纣王时“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集解》引徐广谓九侯“一作‘鬼侯’”。《战国策·赵策三》述此事,即用“鬼侯”,九、鬼乃同音假借。

鬼方与姬周,作为殷商西北面两个相邻的强大方国,却又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彼此间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早在先周族经营陇东的时代,即常遭鬼方的侵扰,史言迫使周先祖古公亶父南迁岐下的“狄人”,就是鬼方。晚至商后期,周族与鬼方的战争还是不断发生,而且战争规模相当大。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历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西落即西洛,陕北洛水以西地区,翟即狄。能称“王”者,至少为一部落首领,被俘之王多达二十,可见该族之繁盛。周灭商后,控制了原属鬼方势力范围的部分地区。周初大分封,成王同母弟唐叔受封之晋,即含鬼方地域;封内的主要居民,即《左传》定公四年所说的“怀姓九宗”。怀姓即隗国,也即鬼方,乃春秋诸狄之祖。《国语·周语》载襄王以狄女为后,谓之叔隗。隗为鬼方之姓,《左传》中凡狄女皆称“隗氏”,而在金文中隗皆作“媿”。依晚周书字之通则,本字当作“鬼”,因表族姓故加女旁。(12)

周人控制的“怀姓九宗”,只是鬼方部族的一部分,还有一些鬼方部族继续与周人为敌。著名的《小盂鼎铭》,就记载了周初与鬼方的一次战役。该役周军前后发动了两次进攻,首次进攻即获馘(敌人首级)4812只,俘虏达13081人,战事规模可谓空前。此后文籍中再不见鬼方,可能遭重创后元气大伤,残部已远逸四散了。

3.部族流向

夏、商时代的鬼方,主要活动在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后来逐渐西移,在今陕北的洛水流域和陕、甘两省的泾水流域。周初鬼方败亡后,不少余族流徙于甘肃境内。西周中期直到战国时代,活跃于甘肃的诸戎中即包括狄族,故文献中常戎、狄连称。如《史记·秦本纪》言秦“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后汉书·西羌传》言“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度”。可知当时戎狄散处的情况。《汉书·地理志》云,秦之上郡汉初一度更名为“翟国”,当亦因该地为鬼方余族集中留居之区。西汉时陇西郡设狄道、羌道、氐道,证明当时诸族各有其名,并不混淆。狄道即今临洮,汉代为陇西郡郡治,《汉志》颜注曰:“其地有狄种,故云狄道。”史言秦献公“兵临渭首,灭狄、img137戎”,表明狄道之设,确因该地为狄族即鬼方后裔的聚居地。《读史方舆纪要》卷60“狄道故城”目下曰:“狄道故城在今府治西南,汉所置也。”狄道地名一直沿用至清末,至民国方改为临洮。《山海经·西山经》言“长留之山”有“员神磈氏之宫”,郭璞注曰:“磈音隗。”隗为狄之族姓。长留之山在积石山附近,正处狄道域内。汉晋时天水地区有隗姓,当亦为狄族后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