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交通史话:魏国与鸿沟的历史

中国交通史话:魏国与鸿沟的历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朝正式册封赵、魏、韩3国为诸侯,魏文侯建都安邑立国。“大沟”与“梁沟”连通之后,史称“鸿沟”。“鸿沟”的建成,使大梁一跃成为中原地区的水陆路交通枢纽。

中国交通史话:魏国与鸿沟的历史

魏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毕公高。毕公高姓姬名高,是周文王第15子。周文王吞并毕方(咸阳市渭城区)之后,分封姬高为毕公,建立毕国,史称“毕公高”。此后毕公高遂以其封国为姓,成为毕姓的始祖。周庄王十年(公元前687年),毕公高的裔孙毕万投奔到晋国,被晋献公姬诡诸任命为司徒,分封于魏邑(山西运城市芮城县古魏镇),又成为魏国及魏姓的始祖。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赵襄子与魏桓子、韩康子结盟击毙智伯,魏桓子魏驹随即参与“三家分晋”,形成魏国的雏形。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魏文侯魏斯继位之后大力推行改革,实力迅速增强。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魏国名将吴起率军突破秦军防线,攻占王城(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等军事重镇,随即设置为上郡(陕西境内洛河以东,黄河以西,黄梁河以北,子长县以南),修筑魏长城,封锁秦国达85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朝正式册封赵、魏、韩3国为诸侯,魏文侯建都安邑(山西运城市夏县)立国。此时的魏国既封堵了秦国东向发展的通道,又控制了孟门(山西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到三门峡(河南三门峡市)的黄河交通线,掌握了战略通道——轵道,同时积极开发墉城(河南新乡市红旗区)、西河(河南安阳市殷都区)、仪邑(河南开封市城区)、许邑(河南许昌市魏都区),形成震慑齐国楚国的战略优势。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魏罃(yīng)迁都到仪邑,扩建为大梁城。据2005年的考古探测,魏都大梁的城垣,南北长6.4公里,东西宽5.8公里,城墙高度约11米,设有13座城门,面积达37平方公里,既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都市,也是控制中原交通主轴线(咸临主干线)的重要枢纽。诚如《史记》所言,大梁其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轰轰殷殷,若有三军之众”〔601〕

魏国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即周显王九年(公元前360年),便立即动工开掘名为“大沟”的运河,从荥阳(郑州市荥阳市)北面引黄河水,东向流经圃田(郑州市中牟县),直到大梁。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魏国又动工开掘“梁沟”,从大梁引水南下,经过尉邑(河南开封市尉氏县)、阳夏(河南周口市太康县)、宛丘(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然后一分为二:一条东向流入颍河,另一条南向流入沙河,最终汇入淮河水系,形成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水路交通干线。“大沟”与“梁沟”连通之后,史称“鸿沟”。“鸿沟”的建成,使大梁一跃成为中原地区的水陆路交通枢纽。《史记》记载:“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河南商丘市睢阳区)、郑(郑州市新郑市)、陈(河南周口市淮阳县)、蔡(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曹(山东菏泽市定陶县)、卫(河南安阳市滑县),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602〕由此可见,“鸿沟”既是沟通黄河与江淮流域的重要交通工程,同时也是富国利民的水利工程。“鸿沟”的交通之便,既加强了中原与江南各地的联系,促进了洛邑(洛阳市老城区)、大梁(河南开封市城区)、阳翟(河南许昌市禹州市)、帝丘(河南濮阳市华龙区)、宛丘(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彭城(江苏徐州市铜山区)等政治都市的经济发展,又形成了当时丹水、睢水、颍水流域的著名产粮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认为:“梁(魏)惠王开凿鸿沟,虽然是有他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目的,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在经济方面。魏国的都城是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第一个受着鸿沟的影响而繁荣的当然是大梁了。”〔603〕此后一直到北宋时期,“鸿沟”一直是沟通中原与江淮流域的水运主渠道。

【注释】

〔601〕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37页《苏秦列传》。(www.xing528.com)

〔602〕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84页《河渠书》。

〔603〕见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章第53页《先秦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