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川剧唱法改进,百名教授论文选辑

川剧唱法改进,百名教授论文选辑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川剧需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东西,但不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紧紧抱住历史的观念不放,事实告诉我们,川剧艺术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接受这挑战,必须解决川剧在声乐艺术上存在的问题,改进唱法,以更为科学的方法代替遗习。川剧要振兴,唱法须改进。因此,在振兴川剧的工作中,必须把改进川剧的发声方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现在有了领导的重视,前途是乐观的,我愿在此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川剧唱法改进,百名教授论文选辑

◎黄文宇

(1931.10-2010.4)原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川剧,是西南地区的主要剧种,除了在四川广泛流传外,云南、贵州等省也有川剧的足迹。川剧是与四川语言紧密结合的戏曲艺术,多少年来,深受四川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然而,如今老一辈喜欢川剧的观众越来越少,青年观众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不能不使广大川剧工作者,包括喜爱川剧的声乐工作者感到忧虑。追究其原因,有人说川剧唱得难听,是“莎士比亚”(沙、嘶、逼、哑),一听就感到紧张。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然而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在飞跃地向前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因而川剧艺术也同样应向前发展,以适应社会审美的需要。川剧需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东西,但不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紧紧抱住历史的观念不放,事实告诉我们,川剧艺术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接受这挑战,必须解决川剧在声乐艺术上存在的问题,改进唱法,以更为科学的方法代替遗习。

川剧要振兴,唱法须改进。必须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否则,剧本再好,唱腔设计再美,而唱法不佳,这种“振兴”将是徒劳。因此,在振兴川剧的工作中,必须把改进川剧的发声方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现在有了领导的重视,前途是乐观的,我愿在此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

在川剧舞台上,的确呈现了一批在唱法上卓有成效的演员,他(她)们那优美动听的演唱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至今不忘。在老一辈的演员(包括一些中年演员)中,他(她)们在川剧声乐艺术上的造诣是值得认真总结的。他(她)们大都从小开始拜师学艺,在师父的口传心授下进行学习。练唱腔要求由浅而深,先从四句开始,以后慢慢增加到一百多句,要经多次练习后才能上台演戏。老师要求“唱腔要圆而柔,不可倒‘硬拐’,吐字要正确、柔和而自然,不能过重”。在分科(行当)中,既看相貌身材,也听声音条件才定其唱文生或武生。同时,分科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在学戏过程中,按照具体情况还可能变动。……从上述例子中,老师的教学用今天的观点看,是遵循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的。

当时是怎样进行教学的呢?不少老演员谈道:“每年的十冬腊三个月,每天鸡叫起床后,不准解小便,到郊外有山有水有雾气的地方去‘喊嗓’,老师不告诉用什么方法,只是叫你‘吼’,吼到声嘶气闭才算好,几天就失声了,稍为休息两天,好些了再吼。老师认为这样经过千锤百炼,以后嗓子就不会再哑了,便能随便运用了。”廖静秋同志曾说:“其实不然,我现在(指1954年)常常哑嗓子,大冷天一清早到河边去,常常弄得伤风感冒。”像这样的例子,绝非仅只廖静秋同志一人。当然,这种训练方法早已不用了,因为它显然是不科学的。

一些老演员以及部分中年演员,他(她)们在川剧声乐艺术上却有较高的造诣,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一些中年演员,他(她)们都是解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有的是拜师学艺,有的是川剧校毕业。他(她)们在唱法上,既是继承了民族的传统,又吸收了不少新的东西。所以,他(她)们的演唱,既有浓郁的川剧特色,而在发声方法上也是比较科学的,可以称得上“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他们在川剧声乐艺术上取得的可喜成绩,是值得认真总结的,把他(她)们的演唱经验加以条理化、理论化,这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但是,这些在川剧声乐艺术上有造就的演员,实在是太少太少。大量的而有的甚至还是主要演员,他(她)们在发声方法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是根本性问题,它已经影响到了川剧的命运。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

二、广采博纳,取长补短

当前,观众对戏曲的审美要求也在随着时代的前进起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川剧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总结如何继承川剧的传统经验,同时,还必须大胆、虚心地横向借鉴,向兄弟剧种、向曲艺界、声乐界的优秀唱法学习,广泛地吸收营养,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把一切于我有用的东西拿过来为我所用。如果不善于吸收外来东西,老是“闭关自守”、“孤芳自赏”,川剧的声乐艺术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川剧也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广采众家之长,再结合川剧的演唱特点,加以融汇和发挥,川剧声乐艺术的现状才能得到改善,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向前发展。时代在不断地前进,任何事物都在起着深刻的变化,川剧也要变,变则进,不变则退,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要“变”则必须“干”,要“干”则不要怕“变”。在向他人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不宜过早过多地指责,要允许“非驴非马”,不要怕失败,失败为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嘛。我们可以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为达到预期的目的努力奋斗。

三、面对现实,找出差距

对一个戏曲演员来讲,最好的声音必须具备“圆、润、甜、脆、水”的特点,而绝大部分川剧演员的嗓音却是“扁、干、沙、哑、浊”。这种比喻是否过分?我认为这是事实。我们应当敢于面对现实,找出差距,用科学的态度来剖析川剧发声中存在的问题。下面不妨把正确的发声与川剧的发声作一个对比:

从上表看,川剧在发声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缺乏严格、系统的声乐训练造成的,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认为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 明确正确的发声概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声的乐器,不像其他管、弦、弹拨等乐器,它具有各人的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可变性强。因此,必须根据各人的生理结构特点,在科学发声原则的指导下,给以严格、系统的训练。发声训练的过程,也就是制造乐器的过程。在训练——制造乐器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懂得发声方法中的规律性(如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诸方面的规律)。如果自己的思想不符合这些客观外界的规律,将会在实践中遭到失败。这时,我们必须重新检查、总结、认识自己,哪些思想是不符合客观外界规律的,避免盲目性。要有明确的认识,明确正确的概念,遵循其特定的规律。所以,每一个学唱的人,一开始就应当懂得发声方法的基本要求,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这是极其重要的。

2. 呼吸在发声训练中的重要性。

人的声音是由吸进肺部的空气,经由气管冲击、振动声带产生的。这是生理的自然现象。生活中的呼吸与演唱发声的呼吸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演唱时的呼吸,要求气息吸得深而饱满。正确的感觉应该是,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腰部及两肋扩张,整个腰部四周是扩张的,不允许在吸气时抬胸、耸肩或挺小肚子。发声时,要求气息从深处发出,腰部四周保持吸气时的扩张状态,小腹收劲(即“丹田”劲),支持呼吸的力量在下面(腰部四周及胯骨处),上胸及颈部肌肉是松弛的。我们不少川剧演员,发声时气息很浅,上胸、颈部及下巴紧张,喉咙捏紧(唱花脸的则撑得很大),声音的起点很高,缺乏气息力量的支持,而是依靠颈、喉部压迫的力量在发声。长时期这样发声,喉头、声带的负担过重,嗓子易于疲劳乃至嘶哑,以及发声器官产生病变。(www.xing528.com)

发声训练的起步,是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古今中外的演唱家、声乐教育家的实践经验都肯定了这一点。我国戏曲界常说:“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意大利歌唱家拉乌里·沃尔皮说:“呼吸法对于歌唱者不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简直是必不可少。”意大利美声学派也认为:“只有知道怎样呼吸的人,才能歌唱。”从以上论述足以充分说明,呼吸在发声中的重要意义,它是发声的基础,是原动力,我们千万不可忽视。

3. “字”与“声”的关系。

“重字轻声”、“字多声少”也是川剧声乐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演员在演唱时咬字清楚是应该的,除了应该懂得咬字的规律——出字、归韵、收声——外,还涉及发声方法问题。不少演员由于未经过严格的发声训练,演出时又必须交代清楚剧情,于是便拼命咬字,把字咬得过浅过死,喉部肌肉紧张用力,只用了从嗓子眼到口腔这么一段局部器官咬字发声。声音是上不沾天,下不着地,有字无声,有骨无肉。缺乏底气(丹田)的支持,也缺乏应有的共鸣。

我国传统唱法中常常提到“字是骨头韵是肉”,要“字领腔行”、“腔随字走”。戏曲是一贯主张要“字正腔圆”。这都说明了“字”与“声”的相互有机关系。但是,“字正”不等于“腔圆”,“腔圆”也不等于“字正”。“字正腔圆”在声乐艺术上应是统一的整体,决不能只偏重某一方,只注意咬字而忽视了声音的美,这种咬字是没有艺术价值的,而且它会影响和破坏正确的发声状态。同样,如果只注意声音的美,而腔中无字,观众(听众)将不知所云。正如清代王德辉、徐沅澄在《顾误录》中所说:“出字不清,腔又太重,故字为音所包,旁人听去,有声无辞,竟至唱完不知何曲……虽具绕梁,终成笑柄。”戏曲、戏曲,有戏有曲,既有戏可看,又有曲可听。既能让观众欣赏到演员的精湛表演,又能品味到演员“字正腔圆”的优美唱腔,使人“顿释烦闷,和悦性情,通畅血气”( 《太和正音谱》),从而得到高度的艺术享受。这正是我们川剧演员努力的方向。

4. 共鸣问题。

一个具有悦耳的音色、宽广的音域、清晰的吐字的声音,是与它本身具有完整的共鸣有关。共鸣不仅能丰富、美化声音,使声音得到扩大和致远,而且能减轻嗓子的负担,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全面地运用共鸣,可以使发声器官诸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气、声、字、共鸣是组成艺术嗓音的四个要素。不可想象,一个没有共鸣的声音会是美好的和能够传远的。因此,在发声训练中,四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协调、平衡运用,不能孤立地去寻找共鸣。如果在吸气时,整个共鸣腔体打开了,且有一定的稳定性(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锻炼才能做到稳定),在这一前提下,正确的呼吸加上准确的咬字,这样发出来的声音路子,基本上是正确的,也是有共鸣的。必须注意,咬字时既要做到咬字发音的部位准确,同时要注意咬字时声音走动的方向,即垂直向上,“立”着向上咬字,不要“平”着向前咬,所谓“出字立音”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气、声、字、共鸣四要素配合好了,经过一定时期的锻炼,发出的声音将会是圆润明亮、优美动听、上下自如、能强能弱富于表现力的,而且能永葆嗓音的艺术青春。

四、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声乐培训

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必须具备“唱、做、念、打”四项过硬的基本功,而“唱”又居四功之首。如果没有坚实的功底,以及高超的声乐技巧。唱腔的音乐设计再美,也是难于完成的。因此,我们不少演员为此十分苦恼,迫切要求在发声技巧上得到提高。为了改进川剧唱法,提高川剧的声乐技巧,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特提出如下建议:

1. 组织三结合的教学班子。

川剧唱腔教师、声乐教师、喉科大夫三结合,进行教学探讨,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总结经验教训。

2. 以三结合教学小组进行分类培训。

(1)中、青年演员训练班:重点解决他(她)们目前在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2)学员班:新招收学员,从基础训练开始。

(3)少年班:以川剧校学员为主,针对青少年嗓音特点( “变声期”)进行教学探讨。

五、结束语

改进川剧唱法,提高川剧的声乐艺术水平,这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其意义是重大的。愿广大的川剧工作者、声乐工作者,以及关心川剧改革的同志,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逐步建立“川剧声乐教学体系”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