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美的特征:鸟美在羽毛,多种自然特征展现多样审美

自然美的特征:鸟美在羽毛,多种自然特征展现多样审美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自然美的知识,不仅要掌握自然美的含义,还应当了解自然美的特征。鸟美在羽毛,以形式美取胜是自然美的最显著的特征。大自然的美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不确定的特征。另外,同一自然事物往往有多种自然特征。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各有所好,各有所重,人们总是以不同的审美习惯,感受不同的审美特征。自然美的变动发展,使其美的姿态变幻无穷、丰富多彩。

自然美的特征:鸟美在羽毛,多种自然特征展现多样审美

了解自然美的知识,不仅要掌握自然美的含义,还应当了解自然美的特征。只有了解其特征,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自然美。自然美有哪些特征呢?

第一,重在形式的美。鸟美在羽毛,以形式美取胜是自然美的最显著的特征。大自然生机勃勃,以其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响、万象的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知道,形式美是形状、色彩、线条、声音等形式因素构成的美。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反复接触美的形式,逐渐就形成了一种审美习惯,那就是一接触美的形式就能引起美感。

从色彩上讲,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似火朝霞、朗朗明月、碧海蓝天、姹紫嫣红的百花、绚丽多彩的彩虹,无不是以迷人的色彩引起人的美感。

从音响上讲,大自然中小溪淙淙、山泉叮咚、黄莺鸣唱、秋虫唧唧、江河滔滔、海浪滚滚,无不给人以悦耳动听的美感、享受。

从形状上讲,大自然中高耸入云的山峰、曲折蜿蜒的河川、挺拔刚健的苍松、婀娜多姿的杨柳,无不显示出形状、线条、姿态的美。

因此,对自然美的感受和领悟,形式美是最直接、最突出的。大自然以其光、色、声、形的形式的美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使人们为之赞叹、为之动容。

第二,自然美在内容上的不确定性。大自然的美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不确定的特征。同一自然景观,人与人在对其内容的感受上是不确定的。(www.xing528.com)

同是夕阳西下,唐朝诗人李商隐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艰难跋涉,流血牺牲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的感受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祖国大地拨乱反正,万象更新,对年迈的叶剑英元帅看来则是“老夫喜作黄昏暗,满日青山夕照明。”

同是竹子,在郑板桥的眼中,是坚韧不拔的象征,虚心有节的代表。他爱之、画之,寄托情思,并在一幅竹画中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但是,在诗圣杜甫的笔下,却有“新竹恨不高千尺,恶性应须斩万竿”的诗句。显然,这时的竹子已变成了多余并令人嫌恶的对象。更有人认为竹子是投机钻营、无德无行的势利小人,说它是“根细善钻穴,腰柔惯鞠躬。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头重根底浅,皮厚腹中空。”

为什么自然美在内容上会出现不确定性呢?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感受自然美的人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心情下,感受也是不同的。同是鸟语花香,但在人情悲愤的杜甫眼中却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另外,同一自然事物往往有多种自然特征。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各有所好,各有所重,人们总是以不同的审美习惯,感受不同的审美特征。由于对同一自然物的不同特征做出不同的审美选择,自然美在内容上就是不确定的了。

第三,自然美的变易性。我们从未看到过相同的朝霞,也从未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美的变动发展,使其美的姿态变幻无穷、丰富多彩。因此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自然美都是不断变易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之美,就说明了自然美的变易性。“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朝暮之景不同。“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代画家郭熙对自然美的变易性也做了生动的描写:“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澹澹而如睡。”

第四,自然美的联想性。自然美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仅是其美丽的形状、色彩、线条、声响,而且往往与它给人以事实的联想相联系。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赞美松、柏、梅、竹,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特征上是美的,而且还因为这些植物都有不畏严寒的品质,竹子还象征着虚心有节的性格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