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演变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演变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本位货币制度崩溃后,演化为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进一步增加与扩大,就发展为被各国普遍接受的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这是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学术界对于国际收支最广泛的理解。而国际性机构则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演变

国际收支的概念是随着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变化(仅指一国一定时期的外汇收支)而变化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主要的国际经济交易是对外贸易,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因而早期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国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差额。金本位货币制度崩溃后,演化为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进一步增加与扩大,就发展为被各国普遍接受的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因此,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清算到期债权债务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建立在现金收付(或外汇收付)基础上的对外交易。显然,它没有包括延期信用以及国家间的各种“援助”等无须用货币偿付的各种交易。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这是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学术界对于国际收支最广泛的理解。

国际收支的内涵非常丰富,理解上应注意: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是针对一定时期内的发生额,通常以一年为报告期。(www.xing528.com)

第二,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必须以货币计量。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从一个单位向另一个单位转移。货币计量是指经济交易即使是以不同的货币进行,甚至可能不涉及货币支付,也须折算成同一种货币记录。

第三,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换。居民与非居民的划分是以居住地为标准进行的。长期居住本国的自然人属于本国居民,它包括长期居住本国的外国公民、所有政府机构(无论是国内还是派驻国外,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本国居民)、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作为法人组织,它们在哪国成立、注册就属于哪国居民,其国外分支机构属于外国居民)。而国际性机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则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