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小区的演变与概念探究

智慧小区的演变与概念探究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4.1.1.2国内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随着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兴起,智能建筑的基本构造模式、结构及系统理论被引入民用住宅当中,就形成了智能化小区的概念。[14]智慧小区概念和愿景,作为智慧城市的细分领域,正被国内各大房企所看重和寄予厚望。

智慧小区的演变与概念探究

住宅小区(Residential District)又称为居住区,是指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相对封闭、独立的住宅群体或住宅区域。《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6)中定义居住区概念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30]居住区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及停车用地和绿化用地构成,在城市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住宅小区具有的特点:居住功能单一,边界明晰且相对封闭独立;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房屋产权多元化,共用设施社会化;统一规划建设,配套设施齐全。住宅小区的主要功能包括:居住功能、服务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4.1.1.1 国外智慧小区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美国、欧洲、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这主要是由于国外住宅大多独立,因此强调住宅智能化。国外智能化住宅经历了住宅电子化(Home Electronics)、住宅自动化(House Automation)和“智慧屋(Wise Home)”“聪明屋(Smart Home)”三个阶段。[2]20世纪80年代初,住宅电子化应用电子技术产品及电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住宅实现了设备和家电的自动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住宅智能化采用总线技术对家庭中的家电和各种通信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20世纪80年代,由于日本的住宅建造过剩、房产市场低迷,日本建设省、邮政省与通产省以总线技术为契机,于1986年组建了HBS(家庭总线系统)标准委员会,于1988年9月制定了HBS标准。美国、新加坡也都建有基于EIA(电子工业协会)在1988年制定的智能化住宅系统(IHS)及其通信标准——家庭总线住宅小区。[3]在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相继提出了“智能住宅(Smart Home)”的概念之后,智能化真正全面走向家庭,其实现目标就是:将家庭中的所有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安全防范设备通过家庭总线连接到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5]

第一幢智能建筑产生于1984年的美国。当时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广泛应用。[6]1998年5月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7]

4.1.1.2 国内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随着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兴起,智能建筑的基本构造模式、结构及系统理论被引入民用住宅当中,就形成了智能化小区的概念。[5]

中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与国外不同,概念的提出及标准制定均针对住宅小区,1997年,我国在《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的编制中对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提出了如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便利的通信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智能化系统。建设部信息产业中心从2000年起,用5年的时间,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8]2001年8月,国家经贸委成立了家庭信息网络的联合体,重点研究家庭网络的技术标准、基本框架和终端产品的开发与研究。这使得我国的家庭网络技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空前发展,从而为小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技术保障。[9]同年11月,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又着手对《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进行了修改[10],为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推动了智能化小区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智能小区建设在我国还属于方兴未艾的新事物,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各沿海城市、直辖市和各省级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的慢一到两个节拍,有的社区的智能化刚开始不久,有的还处于炒作阶段。总的来说,社区的智能化犹如雨后的春笋,开遍在神州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7](www.xing528.com)

智能化住宅小区设计包含的“三A”系统分别是:(1)安全自动化系统:包括室内防盗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紧急救助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对讲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室外闭路电视摄像监控系统、室外巡更签到系统。(2)通信自动化系统:包括数字信息网络、语言与传真功能、有线电视、公用天线系统。(3)管理自动化系统:包括水、电、煤气的远程抄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供水、供电设备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显示系统。[11]如何使智能小区变得更“聪明”,实现“智慧小区”,关键在于如何在小区智能系统中体现业务融合和资源共享。[12]

我国智慧小区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见图4-1):

图4-1 智慧小区的演变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行业诞生,初期是在大楼建设时进行综合布线工程,后来又将业务逐步扩展到大楼的空调自控、消防、闭路电视监控、广播等工程的集成。出现了3A、5A智能大厦。[13]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小区智能控制系统的建设,由广州、深圳,逐步发展到北京、上海等地。这也是智能化小区发展的初期,直到1999年底,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颁布了第一个智能小区建设导则,提出了一星、二星和三星级智能小区的概念。[13]

第三阶段是2000年到2014年,智能小区的建设阶段。[13]

第四阶段是2014年到现在,2014年5月《智慧社区建设指南》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进入智慧小区的建设阶段。

智慧小区是现代科技在住宅产业中的综合应用,旨在改善住宅功能,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生活质量,为业主提供更便捷的生活。[14]智慧小区概念和愿景,作为智慧城市的细分领域,正被国内各大房企所看重和寄予厚望。[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