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品物质内容与社会本质的辩证关系分析

商品物质内容与社会本质的辩证关系分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理论把商品规定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体现了商品的物质内容的规定性,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经济本质。而反映商品物质规定性的使用价值与反映商品社会规定性的价值这二重规定性,便成为商品范畴固有的内涵。

商品物质内容与社会本质的辩证关系分析

马克思开创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这个基本观点与方法表现于他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科学抽象法来分析社会和社会生活。首先他把社会生活区分为经济领域上层建筑领域,并把经济生活作为决定的因素。其次,他把社会经济生活与过程区分为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与物质内容两方面,并把生产关系作为决定性的因素。正如列宁在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应用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唯物主义方法论时指出:“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1]又说:“他从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取出一个形态(即商品经济体系)加以研究,并根据大量材料(他花了不下二十五年的工夫来研究这些材料)把这个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做了极详尽的分析。这个分析仅限于社会成员间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一次也没有利用这些生产关系以外的什么因素来说明问题。”[2]

马克思把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生产的决定因素和把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这种方法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但是马克思在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时,从来不是孤立地就生产关系论述生产关系,而是坚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形式来研究生产关系,这种方法体现了辩证法的要求。在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与过程时,把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辩证法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的基础。

上述分析方法,同样体现在马克思对商品及商品价值的分析之中。马克思根据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制定了关于商品二因素的理论。这一理论把商品规定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体现了商品的物质内容的规定性,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经济本质。而反映商品物质规定性的使用价值与反映商品社会规定性的价值这二重规定性,便成为商品范畴固有的内涵。

把商品明确区分为使用价值与价值这二重规定性,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功绩。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与李嘉图,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考察商品价值性,这是正确的,但是他们都未曾对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一规定性作出深入的阐明,特别是他们未曾深入地分析商品二重规定性的内在联系。例如斯密曾经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这一错误观点表明他还不懂得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前提[3]。(www.xing528.com)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是一种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结构与内在联系的方法。

马克思在分析物质生产过程以及各种经济现象与事物的过程时,他一方面总是要着眼于它们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即把剖析和确定经济事物与过程的社会本质作为主要任务。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来不是脱离生产物质内容来谈论生产关系,在研究商品的二重规定性时,为了揭示商品的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并不抛弃对使用价值的考察,而是注意了对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前提的使用价值范畴的剖析。[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