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世经济思想变迁与其对现代经济影响

近世经济思想变迁与其对现代经济影响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古,中古,經濟思想,於後世經濟行爲無大影響者,姑不具論,茲就近世濟學派,考其思想之變遷,以供學者參考。又以經濟現象,受自然法之支配,個人財産,居於神聖地位,政府絲毫不得侵犯之。以上各種思想之變遷,或出於反對,或由於調和,要皆爲補偏救弊而起。茲將變遷之順序,以圖表明之如左。由上圖觀之,社會改良主義,殆爲最近之經濟思想,即經濟學者所謂比較的良好經濟政策。

近世经济思想变迁与其对现代经济影响

經濟行爲足以促進經濟思想,經濟思想又足以支配經濟行爲。中世以前,經濟行爲簡單,經濟思想亦乏進步,近世以來,經濟行爲千變萬化,經濟思想,亦日新月異。惟以思想能支配行爲,故一種思想之發生,必有其前因後果之關係,影響於經濟界者甚鉅,不可不辨。經濟行爲大别爲四:即消費,分配,交易,生産,是也。而生産要素又分爲三:一土地,二勞力,三資本。歷代研究經濟者,因觀察點不同,於此數者中,常有所偏重焉,惟其有所偏重,故對於偏重方面,所發之問題,獨多,而經濟學説,經濟政策,亦因是而不同。上古,中古,經濟思想,於後世經濟行爲無大影響者,姑不具論,茲就近世濟學派,考其思想之變遷,以供學者參考。

重商主義 當十七十八两世紀間,乃重商主義最盛之時代。在此時代,國家觀念漸興,已由物物交换時代,進而爲貨幣交换時代,故重視貨幣,以吸收貨幣爲致富之方法,獎勵商業,於國際貿易則注重收入,而禁止輸出;於國内貿易,則主張自由;於經濟行爲,則重在交易;於生産要素,則重在資本;而資本中又以流動資本如貨幣爲尤要,以有貨幣,其他一切之物,皆可取而得之也。又以經濟之發達,必賴國家强力以盾其後,主張干涉政策,此蓋去古未遠,故有此思想也。

重農主義 此派學者,承重商主義之弊,頗有世界眼光,視國家如個人,非彼此互通往來,不足以盡交易之能事。每痛詆國際貿易上輸出國得則輸入國失之非,必國與國組成大經濟團體,於經濟行爲則注重生産,以爲文明之進步,社會之幸福,視純生産量之如何以判定。此派思想家,又以社會分爲地主,借地人,商工業者,爲三階級,地主在社會上占最高地位。於生産要素,重視土地,以農業爲真正生産,工業僅屬加工製造,商業僅司轉運,均不能謂之生産。又以經濟現象,受自然法之支配,個人財産,居於神聖地位,政府絲毫不得侵犯之。勞力必放任於個人自由之意思。政府於貿易之自由競爭之自由,必爲保護,故主張個人自由,排斥國家一切干涉。

正統學派 當此時代,工場制度方興,惟工場須有雄厚之資本,故此派學者重視資本,以爲國家殷富,源於資本之發達,袒護資本家,及地主,專注生産事業,而置消費人利害於不顧。鼓吹自由放任主義,以個人之利己心,爲支配經濟最大之法理,任人以利己心自由行動,自由競爭之結果。可以增進一般之利益,於生産要素,重視勞力,以爲生産之方法,雖分農工商,然其爲事,皆以勞力爲主,蓋以演繹法研究經濟也。此派學者思想本淵源於重農學派,然於重農學派商工非生産之謬説,則不以爲然,凡依於人之勞動而增加財之價值者,皆爲生産,故商工業與農業同爲生産,而商工業在經濟上較農業尤爲有益,與重商主義之思想尤爲接近,是此派思想蓋調和於二者之間者也。

歷史學派 反對正統學派者爲歷史學派。此派思想家以爲經濟理法,非空談所可得,必根據於歷史上之事實;演繹法不可持,必注重於歸納法;世無對的經濟政策,惟相對者則有之;要當隨時制宜,因地制宜,故一方主張自由,一方主張干涉。又以經濟社會爲有機體,然過於重視國家觀念,往往以國家之名義,壓迫個人之利益,仍不免囿於局部觀念也。

極端社會主義 自英國自由派個人主義的經濟的思想風靡一世之後,資本主義勢力頓增,富者益富,貧者益貧,下層社會不堪其苦,於是社會主義思想出焉。又分二派:一集産主義,即産業爲衆所集有,個人各售所能,各取所值,交易之事不廢,然分配,可以平均。一共産主義,即産業爲衆所共有,個人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消費者,即生産者,交易之事廢然後分配之事可以平均。此二派思想家,皆以經濟思想不當限於理法之研究,且宜兼及理法之是否合乎道德,合者取之,不合者棄之,以大多數幸福爲前題,經濟倫理之説,自此始。其取演繹的研究,又遷於正統學派也。社會主義之思想發生於近數十年間,惟歐戰以前,國家觀念較重,有國者,懼社會主義之實現,將由經濟問題,牽及於政治問題,極力防止,近自俄國革命以來,此思想漫全球,俄之勞農政府,即集産社會主義思想之表現,其他各國多謀社會革命,其所以促進歐洲和議者,社會主義,殆與有力焉。(www.xing528.com)

社會改良主義 此派思想家,以社會主義對於現時的經濟組織,謀根本推翻,恐擾亂社會秩序。認自由競爭與私有財産,爲發達經濟之要素,只可去泰去甚,不可完全除去。其政策一方限制資本家之强權,一方扶勞動者之無告,使二者漸趨於平等。又分三派:一國家社會主義,二基督教社會主義,三共同責任主義(Solidarity)。國家社會主義,以國家之權力爲主,而圖社會改良;基督教社會主義者,本基督教之教義,以圖現在社會之改良;共同責任主義以個人任意團結共同負責爲主,而圖現社會之改良。吾人所研究之社會政策,即國家社會主義之政策,在以國家應有之權力制定相當之法律,對於以自由競爭,及私有財産,爲原則之現社會,思以維持,爲宗旨,而圖社會問題之解决者也。社會改良主義思想家,於經濟理法,經濟倫理,經濟歷史之外,尚主張研究經濟哲學,以爲宇宙間各種事物,除去表面上之價值外,必有其根本上存在之理由,經濟現象,必須明此種理由後,始能真正解釋而不誤。

以上各種思想之變遷,或出於反對,或由於調和,要皆爲補偏救弊而起。重農主義乃反對重商主義,正統學派從而調和其間焉。殆歷史學派興,又爲正統之敵,後之極端社會主義,欲於現社會之組織改弦而更張之,蓋深惡正統歷史二派之爭執,而以自由干涉,均非根本上之解决,故有此思想。至於社會改良主義,則又屬反對極端社會主義者。茲將變遷之順序,以圖表明之如左。

由上圖觀之,社會改良主義,殆爲最近之經濟思想,即經濟學者所謂比較的良好經濟政策。此派思想家,意在一方加自由競爭與私有財産以限制,一方又爲勞動保護之舉。然人之好利,誰不如我,既許私有權之存在,即不能限制自由競爭,德之於加特爾,美之於托拉斯,何嘗不爲種種限制,然其競爭自若也雖非獨占之事業,亦互相聯合而爲獨占。既不能限制競爭,則勞動保護亦有難言者。且現今大企業家懼勞動者之反抗,方欲互相結合,以與消費者競利,則遺害於社會更大,是社會改良主義,亦非盡善盡美之策。雖然,思想之變遷累,進不已,既如上圖,焉知將來不有更精當之思想出以解决經濟問題耶?

(見《法政學報》一九一九年第一卷第十二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