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检验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检验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和区域差异。上述相关性表明,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弱,沿海地区相对较高,东北地区工业化程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影响也体现了该地区非农部门发展的失衡情况。为验证中国区域是否存在不充分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的阶段性特征。

检验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和区域差异。因此,本文进一步对八大区域[6]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模型分析各区域情况,所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1978—2016年各区域SYS-GMM估计结果

续表

注:样本区间为1978—2016年;括号中的数值为z值;******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统计意义上的显著。
资料来源:作者利用Stata14软件计算所得。

如表4所示,各区域SYS-GMM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各区域经济发展均为显著负相关,反映了各区域第一产业相对结构均不利于地区发展。其中,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南部沿海地区最为严重。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区域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除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与经济发展有正相关性外,其他地区均与经济发展均为负相关,其中,长江中游地区与南部沿海的不利影响最显著。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东部地区、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均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负相关,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不利影响最大,东北地区、黄河中游次之;其在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以及南部沿海均存在不显著正相关性。这表明沿海地区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均衡。此外,工业化程度仅在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以及西南地区呈正相关,其中,南部沿海地区的积极影响最大;在其他区域呈负相关,其中,黄河中游的不利影响最大。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在北部沿海、东北地区、南部沿海以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但在东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西北地区呈负相关。上述相关性表明,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弱,沿海地区相对较高,东北地区工业化程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影响也体现了该地区非农部门发展的失衡情况。

此外,人力资本在北部沿海、东部沿海、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与地区发展呈正相关,在东北地区、黄河中游以及南部沿海有不显著负相关性,仅在长江中游有显著的较弱的负相关性。投资率在各地区均有正相关。政府能力除了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具有不显著正相关外,在其他地区均为显著负相关。城市化水平除在南部沿海表现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外,在其他区域均为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在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西北地区具有负相关性,在其他区域表现为正相关。这表明,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率、城市化水平度地区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外开放与政府能力对地区的不利影响均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为验证中国区域是否存在不充分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进一步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估计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关系。其中,选择用于衡量产业变迁进程的工业化程度作为门限变量,考察各产业相对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门限效应。面板门限构建基于Hansen等对面板数据门限模型修正的基础上,基本方程:

qit 为标量,xit为K维向量,eit~iid(0,σ2),γ为未知门槛,I(˙)为指标函数。样本观察值被分为两个区域,当qit≤γ时,I(˙)=1,反之为0。可以得出误差平方和。使方程和取最小的γ即为门限值。

表5所示,除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不存在门限效应外,其他区域均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并在存在单一门限的分析基础上,对其进行双重门限效应检验,均接受原假设,即不具有双重门限效应。因此,本文进一步对存在门限效应的区域进行回归检验。(www.xing528.com)

表5 以工业化程度为门限变量的分区域门限效应检验

资料来源:作者利用Stata14软件计算所得。

如表6所示,中国区域产业相对结构对经济发展存在阶段性影响。从机制转变的门限值来看,全国在工业化率达到37.5%时出现转变,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在35%左右发生转换,而沿海地区与东北地区在工业化程度50%左右时有所转变。影响机制在较低工业化程度的转变反映了区域工业化不充分的特征,其中,西北地区的不充分的过早工业化现象最为严重,长江中游地区与黄河中游地区次之,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相对充分,此外,东北地区的机制转变与其改革开放初期重工业布局有关。

表6 区域门限回归结果

注:样本区间为1978—2016年;括号中的数值为z值;******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统计意义上的显著。
资料来源:作者利用Stata14软件计算所得。

从影响机制的转变特征来看,在全国层面,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存在大幅增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他产业与经济发展有着增强的显著负相关性。分区域来看,北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对其的促进作用也显著增强,其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东北地区的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则由显著负相关转变为不显著正相关,其他产业与经济发展负相关性逐渐减弱;东部沿海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由不显著负相关转为不显著正相关,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负相关也逐渐减弱;长江中游地区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强。黄河中游地区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由不显著负相关转变为不显著正相关,其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强;西北地区的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逐渐增强。第二产业则由不显著负相关转变为不显著正相关,第三产业由不显著正相关变为显著负相关性。

区域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反映了:一是在各区域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对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同,其中,北部沿海、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逐渐减小,而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西部地区的不利影响显著增强。二是第二产业相对结构除对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利影响有所增大,对其他地区后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都显著提高或不利影响大幅缩小。这表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第二产业的相对结构有所优化,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工业化不充分的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相对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显著增强;而在工业化较为充分的东部地区,第三产业的相对结构对该地区后工业化阶段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这也再一次验证了诱致型产业结构变迁对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增长差异演变的影响。

控制变量方面,人力资本、投资率、城市化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均与地区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但在政府能力方面,黄河中游地区的政府能力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利的作用,北部沿海地区的作用机制也不显著,东部地区、东部沿海以及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政府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除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外,其余地区均与经济发展呈负相关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