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衣物原料及其社会含义:从草木至禽兽

探讨衣物原料及其社会含义:从草木至禽兽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⑥,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汉韩婴《韩诗外传》:“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梁周兴嗣《千字文》:“乃服衣裳。”因此,人们所穿衣服的原料是自然界所提供的。因为人和衣服相称,贵与贱从衣服可以显示出来,这是上天的安排吧!

探讨衣物原料及其社会含义:从草木至禽兽

原 文

宋子曰:人为万物之灵,五官百体,赅而存焉。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是故其质则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

天孙机杼,传巧人间。从本质而见花,因绣濯而得锦。乃杼柚遍天下,而得见花机之巧者,能几人哉?“治乱”“经纶”字义,学者童而习之,而终身不见其形象,岂非缺憾也!先列饲蚕之法,以知丝源之所自。盖人物相丽,贵贱有章,天实为之矣。

注 释

①乃服:此指衣服。汉韩婴《韩诗外传》:“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梁周兴嗣《千字文》:“乃服衣裳。”

②赅:完备。

③垂衣裳:《周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注:垂衣裳以辨贵贱。

④煌煌:鲜明貌。山龙:绘绣在衣裳上的图案。《尚书·盖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注:画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于衣服旌旗。

⑤短褐:古时穷人穿的粗布短衣。枲(xǐ)裳:麻织的粗衣。枲: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www.xing528.com)

⑥苘(qǐng):锦葵科苘麻,俗称青麻。葛: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

⑦天孙:天上的织女。《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机杼:织布机。杼:织布梭子。

⑧杼柚:都是织机上的梭子,一纬一经。《诗经·小雅·大东》:“杼柚其空。”朱熹《诗集传》:杼,持纬者;柚,受经者。

⑨“治乱”“经纶”字义:治乱、经纶,皆用作治国的名词,其实这两组词全是由治丝、织布演变而来。所以学童自小诵读它,却不明其本源。

⑩贵贱有章,天实为之:人有贵贱,是天经地义,即以所穿衣服的等级而言,老天就生有丝、麻,以为区别。这种封建等级观念显然是不妥当的。

译 文

宋子说:人为万物之灵长,五官和全身肢体都长得很齐备。尊贵的人穿着饰有山、龙等图案的华服统治天下;卑贱的人身着粗麻布衣服,冬天用来御寒,夏天借以遮掩身体,以与禽兽相区别。因此,人们所穿衣服的原料是自然界所提供的。其中属于植物一类的有棉、大麻、苘麻、葛,属于禽兽昆虫之类的有皮、毛、丝、绵。二者各占一半,做衣服就足够了。

如同天上织女那样的纺织技术,已经传遍了人间。人们把原料纺成带有花纹的布匹,又经过刺绣、染色而制成华美的锦缎。虽然织机普及天下,但是真正见识过提花机纺织技巧的有多少人呢?像“治乱”“经纶”这些词的原意,读书人自小就学习过,但他们终生都没有见过它的实际形象,这难道不是巨大的缺憾吗!这里我先叙述养蚕的方法,让读者明白丝是从何而来的。其次叙述纺织技术,以说明衣料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因为人和衣服相称,贵与贱从衣服可以显示出来,这是上天的安排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