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十年追梦之旅:作者自述

二十年追梦之旅:作者自述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重要的是,在我那个年代,当老师对女生来说,是一个又棒又稳定的职业。二十年过去了,我对文字的热爱不减,加上社群网络的兴起及贵人的提携,让我有更多机会将文章给更多朋友分享,也终于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心愿。

二十年追梦之旅:作者自述

我小时候的志愿是当老师,因为当老师看起来很威风又很有智慧,每天可以跟小朋友玩,好像可以永远年轻。最重要的是,在我那个年代,当老师对女生来说,是一个又棒又稳定的职业。

当我慢慢长大,我眼里的世界,开始有了变化,人生的际遇多变,遇到的人和事,深深地影响着我之后的人生方向。

中学时期,陈华珍老师开启了我对文学和文字的兴趣,她常常不吝于赞美我、指导我,让我觉得自己似乎在文学上有点天赋,我也因此更愿意努力向前;高中时候的杨文谋老师,他授课时一派文人气息,对于字音、字形的丰富知识,对当时热衷于研究文字及参加相关比赛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高中老师吴华龄,对于该在早自习看英文却老是偷看诗词书籍的我,抱着宽容的态度,并乐观看待我那相较于其他同学的迥异行为,因而,我也在此时期开始尝试写小说及不成熟的诗词,我觉得那时候的自己,似乎浑身上下洋溢着对文字的热情;大学时期的林蕙瑛教授,她长期通过撰写专栏、书籍,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及专业知识嘉惠众人,是我一直很崇拜及学习的对象。

这些老师对我的包容、鼓励及言传身教,让我的志愿除了当老师,又多了一个选择——当一名文字工作者。这让我不但可以继续发展我的兴趣,还可以通过书写来传达自己的想法。

二十年过去了,我对文字的热爱不减,加上社群网络的兴起及贵人的提携,让我有更多机会将文章给更多朋友分享,也终于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心愿

在这本书中,我撰写的重点在于各篇最后的练习部分,以及内文中的几篇文章。在撰写练习这部分内容时,我要感谢本书的共同作者洪仲清给我的建议与帮助,通过一起讨论书中的案例与文章,并试着将理论和技巧通过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来书写,带读者一起学习,是我的目标,因为我希望提供给读者练习的技巧,是清楚可执行的,是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要愿意尝试,也可以做到的。(www.xing528.com)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对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和挑战,以前我写作的方式,主要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是助人经验,从他人的故事出发,再联系自身的经验、想法。但写这本书的时候,有别于以往,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方式,通过讨论、阅读去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并使用了许多技巧、理论,我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里好像也成长了不少。

这本书诉说着我们身边每个人的故事,有你的,或许也有我的。在建立自己的家庭前,我们都有原生家庭,原生家庭里的一切,影响我们甚深,所以,你一定可以从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模糊影子。然后,请试着停下脚步,和我们一起思索那些已经过去的、还未过去的、正在发生的、还在隐忍的种种事情。让我们学习自己帮助自己,也让这本书带着你,重新检视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好”与“不好”的情绪,并赋予它们新生的意义。

最后,谨以此书献给我最最亲爱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爸妈,感谢你们包容我的任性,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我从失败和挫折中学习面对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走你们期待的、顺遂的路,这是你们给我的最大祝福!如果以后我有任何能让你们感到骄傲的地方,那么,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你们的栽培和陪伴,谢谢你们让我做自己!

李郁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