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理解和支持你的独生子: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如何理解和支持你的独生子: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咨询师看得出来,孩子在不断压抑自己,因为,如果他一反驳,爸爸又会有一堆道理压过来,所以干脆让自己进入麻木的状态。“可是,儿子只有一个!他虽然是时下年轻人,不过,别忘了,他也是你的儿子,是一个需要被爸爸肯定的儿子,是一个需要被支持、引导的孩子,是一个遇到问题也想跟爸爸聊聊、求解惑、找方向的孩子……”爸爸是一位勇于面对自己的男性,“儿子只有一个”,这句话他听了进去。

如何理解和支持你的独生子: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这是听来的故事。有一对父子常起冲突,爸爸带着孩子来找心理咨询师,希望孩子的性格能改一改。

爸爸的性格,属于稳健保守型,对人对事以和为贵,谈吐温和有礼。爸爸很不喜欢时下年轻人的风格,表达过于直接,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可偏偏他儿子比时下年轻人更激进,情绪一来,没讲几句就爆粗口,连长辈在场都不忌讳。

爸爸喜欢讲道理,一讲就会融入国际局势古今中外历史,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但是,爸爸一开口,儿子就进入木头人的状态,两眼无神,偶尔加上几个白眼。心理咨询师看得出来,孩子在不断压抑自己,因为,如果他一反驳,爸爸又会有一堆道理压过来,所以干脆让自己进入麻木的状态。

麻木,是为了让爸爸赶快结束,这是多年来的互动默契,爸爸也明白。当爸爸在讲话时,其他家人就纷纷走开,谁也不想多待,而孩子只能留在原地听训诫。

爸爸讲得很精彩,但显然进入了一种负面的循环──他讲得越用力,孩子越不想听。

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感觉的问题。赢了道理,却输了感情。

有些时候,爸爸讲着讲着,就分析起现代年轻人的通病。在他眼中,好像他的孩子就是时下年轻人的代表,而且表现还更夸张。

这次见面,心理咨询师对爸爸说:“时下年轻人,成千上万,真的要骂,骂也骂不完……”

爸爸微微点头,带着温和礼貌的笑容。

“可是,儿子只有一个!他虽然是时下年轻人,不过,别忘了,他也是你的儿子,是一个需要被爸爸肯定的儿子,是一个需要被支持、引导的孩子,是一个遇到问题也想跟爸爸聊聊、求解惑、找方向的孩子……”心理咨询师说,“他也想让你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他也想告诉你,年轻人的表达方式或许不同,但是都有让家人过得好,让国家更进步的期待!”

爸爸说:“可是他一讲话就让人觉得他没家教,会有什么人想要听他讲?所以我才想教他。”(www.xing528.com)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这些关心他的人才需要多听他讲。我们都不想听他讲了,还有谁要听他讲?”心理咨询师接着说,“语言表达是一种练习,有表达才有机会进步,孩子也许冲动了点,但并不是每句话都没道理……”

爸爸的眼镜反光,他的眼神难以捉摸,脸上一副讳莫如深的表情。

“不以人废言,这是孔老夫子的话……”连心理咨询师自己都吓一跳,今天的话怎么这么多?孔孟都出现了,“孩子不喜欢被念叨,念叨的效果也不好,不如少说多听,一听到孩子有比较成熟的想法,就应予以鼓励!”

自己先改变,孩子也会跟着改变

对的多,错的就少;成熟的多,不成熟的就少。如果能让孩子有机会受到父母的肯定,那他会试着往成熟那边靠拢。我们可以不同意孩子的看法,但我们可别忘了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即便他目前还找不到最适当的词汇去表达。

真要追究,大人讲话也不见得多有水平,打开电视就会知道。有时大人讲话比较累,因为他常要想,这句话讲出来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所以有时都没办法相信他这句话是不是出于真心。

爸爸是一位勇于面对自己的男性,“儿子只有一个”,这句话他听了进去。他尽可能控制自己说话的长度,而且讲过一次的话,确定孩子已经了解,就尽可能不再重复。他常自我提醒,少讲几句,重点讲完就等待、倾听。爸爸刚开始肯定孩子想法的时候,感到非常别扭,但是没多久,就越来越自然。

孩子跟爸爸讲话有成就感,自然就滔滔不绝,因为情绪相对稳定,选择说出口的词汇也温和一些。一段时间以后,年轻人见到了心理咨询师,反省自己以前的种种,说自己那时像“小屁孩”,大家都笑了。

虽然革命仍未完全成功,但爸爸、孩子在继续努力。爸爸也懂得追求自己的心灵成长,看书、听演讲、跟人讨论亲子教养问题。作为带动家庭改变的火车头,这位爸爸显得活力十足,整个家庭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活泼。爸爸懂得观念要变化,孩子的话也要听,从善如流,生活更添乐趣。

真正有影响力的人,是自己改变了,就会让他人跟着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