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仰韶文化:锦绣初展的彩陶艺术

探索仰韶文化:锦绣初展的彩陶艺术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目前馆藏最早的是仰韶文化彩陶,以红陶为主,陶质细腻,纹饰主要有圆点纹、网格纹、弧线三角纹和叶形纹。圆点弧形纹彩陶盆和网格纹彩陶盆、网格叶形纹彩陶盆、几何纹彩陶盆、叶形纹彩陶钵,它们都是由暖泉山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片粘结修复而成,这些盆、钵皆为当时的日常生活器皿。

探索仰韶文化:锦绣初展的彩陶艺术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等地。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目前馆藏最早的是仰韶文化彩陶,以红陶为主,陶质细腻,纹饰主要有圆点纹、网格纹、弧线三角纹和叶形纹。其中的圆点弧形纹彩陶盆由一排圆点向上下引出多组平行的弧形纹饰,恰似一排展翅飞翔的鸟儿。

圆点弧形纹(变体鸟纹)彩陶盆和网格纹彩陶盆、网格叶形纹彩陶盆、几何纹(圆点三角勾连纹)彩陶盆、叶形纹(变体鸟纹)彩陶钵,它们都是由暖泉山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片粘结修复而成,这些盆、钵皆为当时的日常生活器皿。和原器物保持一致。如果彩陶大部分缺失,就用石膏修复,比如说图中的几件器物,它大部分是缺失的,用石膏修复以后,所剩的部分,就感觉非常珍贵。如果彩陶的缺损部分较小,就用仿真性修复感觉好一些,还有一种就是目前社会上的做法,既做旧还画彩,这是一种造假性的修复,博物馆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同期声:我们看到目前国内大部分博物馆的做法,就是用石膏修复,也不上色做旧。还有一种做法就是仿真性修复,就是将修复的部分涂上颜色,使修复的部分(www.xing528.com)

深腹尖底单耳红陶罐

1997年从昌谷大沟门社征集的石岭下类型弧线圆圈纹带流彩陶壶,属仰韶晚期偏早阶段。它重1.35千克,泥质红陶。上部呈圆球状,一侧有圆柱形长流,圆肩、敛腹、平底,以黑彩在顶部绘同心圆圈纹,肩部绘弧线三角纹、叶形纹、水波纹。色泽古朴,造型奇特,观众看见它,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1.圆点弧形纹(变体鸟纹)彩陶盆 2.网格纹彩陶盆 3.网格叶形纹彩陶盆 4.圆点三角勾连纹彩陶盆 5.叶形纹彩陶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