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和关注孩子的敏感期 - 儿童发展和教育指南

理解和关注孩子的敏感期 - 儿童发展和教育指南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儿童时间管理训练中,特别要关注孩子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也就是在幼儿期两三岁的孩子,就表现为和爸爸妈妈对着干;再大一点的孩子,就表现为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敏感期,妈妈们常常会忽略一个重要人物的作用,那就是孩子的爸爸。父亲在儿童的敏感期,作用异常显著,因为在孩子的敏感期阶段,自我意识会迅速觉醒,会认为自己不再是个孩子,有了强烈的独立参与的意识,任何事情都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完成。

理解和关注孩子的敏感期 - 儿童发展和教育指南

在儿童时间管理训练中,特别要关注孩子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也就是在幼儿期两三岁的孩子,就表现为和爸爸妈妈对着干;再大一点的孩子,就表现为逆反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两三岁的孩子在生活里,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比如在菜园里,孩子看奶奶在摘蔬菜,自己也兴冲冲地跑去摘,哪怕摘回来大多是没有成熟的蔬菜,绿绿的西红柿、掰断的黄瓜;看妈妈在给花儿浇水,自己也拿个水壶浇水,哪怕都浇到自己身上了。再比如去游乐园,什么都想玩什么都想吃,当说到只能玩儿几个的时候,孩子立马哭丧个脸,小眼泪在眼睛里转来转去,好像拒绝了他一件天大的事情,随时可能大哭起来。还有,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不想在幼儿园吃饭、不想在幼儿园午休,想回家、想妈妈、想在家里玩儿。于是,孩子号啕大哭,妈妈怎么说都没用,怎么哄也不行。于是,每一件事情的行动时间都会因为这些情况变得漫长起来。于是,儿童时间管理训练,对于小孩子来说,渐渐就失去了约束效果。

再大一点,到了四五岁,五六岁,孩子就开始和爸爸妈妈对着干了,爸爸妈妈越不让宝贝干什么,宝贝往往越要对着干,如果爸爸妈妈采取教导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些道理,或者反其道而行之,耐心再耐心,就有可能让宝宝听话。但是有些时候,任凭爸爸妈妈说什么,宝宝还是对着干,这时候,遇到暴躁的爸爸妈妈,几次规劝没有用,可能就会直接打屁股了。

意大利幼儿教育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概念,她认为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着几个敏感期,在敏感期阶段中,儿童接受某种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并且他们对事物的特殊感受性将会一直持续到这个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才会停止。而这时期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儿童敏感期,指的是儿童在0~10岁期间,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出现的对环境、秩序、感官、动作、社会规范等一系列的敏感情况。一般情况下,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0~6岁的儿童会出现一次,如果情况良好,那么在6~12岁期间会继续良好发展;如果没有良好发展,也可以通过6~12岁这一阶段得到缓和,前提当然是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

所以在儿童时间管理训练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好好了解儿童敏感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接受儿童时间管理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安子建议爸爸妈妈们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观点认为,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意见要一致,要统一,这是应该的,但是,在表现方式上,可以采用一正一反的表达方式,让孩子一般都比较信任或者听从的家长扮演正方,另一方扮演反方,这样孩子即便是对抗,也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一些。(www.xing528.com)

在孩子的敏感期,妈妈们常常会忽略一个重要人物的作用,那就是孩子的爸爸。

父亲在儿童的敏感期,作用异常显著,因为在孩子的敏感期阶段,自我意识会迅速觉醒,会认为自己不再是个孩子,有了强烈的独立参与的意识,任何事情都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并且在跟父母沟通过程中,会和天天守着自己、“教育”自己的妈妈对着干。

这时候,爸爸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在许多妈妈抱怨孩子磨蹭、拖拉的同时,许多孩子都嫌妈妈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催来催去,真讨厌。

这个时候,爸爸的角色就很重要了,因为爸爸常常比较纵容孩子,没有妈妈那么严苛,没有妈妈那么唠叨,所以在儿童时间管理训练中,爸爸更容易成为孩子的战友,可以陪孩子一起完成任务,给孩子出主意,如何对付妈妈的唠叨,然后在完成任务后,陪孩子一起疯、一起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