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Dalcroze音乐教育理念:全面解读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思想

Dalcroze音乐教育理念:全面解读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思想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日内瓦音乐学院的教师,达尔克罗兹在教授和声视唱和耳朵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演奏技巧往往与他们内心的音乐情感脱节,缺乏对节奏细节的理解和表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尔克罗兹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由此,达尔克罗兹创造了体态律动学。(二)视唱练耳达尔克罗兹曾经说过:“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和数学运算的训练上。”(三)即兴音乐因为达尔克罗兹设计的课程强调即兴反应训练。

Dalcroze音乐教育理念:全面解读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思想

(一)体态律动

达尔克罗兹曾经说过:“人类情感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

他的观点来自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作为日内瓦音乐学院的教师,达尔克罗兹在教授和声视唱和耳朵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演奏技巧往往与他们内心的音乐情感脱节,缺乏对节奏细节的理解和表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尔克罗兹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他从探索运动与心理的关系入手,为学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新练习,将听觉训练、视觉歌唱、读、写乐谱等活动结合起来,认为身体的反应和动作是结合在一起的。在音乐的学习和体验中,首先要培养身体的放松和自然。只有放松身体,身体的肌肉运动才能轻松、快速地实现大脑的愿望。处于自然自由状态的人体动作可以成为音乐表演媒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音乐的节奏和强度的表现是依靠身体的动作来实现的。因此,人类运动与音乐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而且关系密切。由此,达尔克罗兹创造了体态律动学。

体态律动是训练身体对音乐做出反应的练习。它能够训练学生在听音乐、感受音乐时,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分句、情绪变化等,有节律地做出各种幅度和力度的动作,表达出音乐的情感。根据他的看法,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而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感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

节奏训练是体态律动的中心,其节奏包括速度、力度、重音、节拍、休止、节奏型、乐句、单声部曲式(乐段、主题、主题与变奏等)、切分、赋格、复合节奏等,打破了一般人认为节奏只是数拍子的刻板印象。达尔克罗兹曾经说过,所有的节奏都是运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所有的运动都需要空间和时间,儿童的运动是纯身体运动和无意识运动,身体的体验形成意识,身体运动的完善产生清晰有序的智能知觉,控制运动就是培养有节奏的心理。所以,他的结论是,身体是节奏体验的第一位载体。要把节奏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力量,把人体的运动作为理解音乐的外在表现。其具体教学思路简单来讲就是将音乐表现中的音响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儿童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等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使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

体态律动强调的是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与体操舞蹈有本质的差异,它从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www.xing528.com)

(二)视唱练耳

达尔克罗兹曾经说过:“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和数学运算的训练上。”良好的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禀赋,通过结合体态律动的方式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听觉和记忆能力,培养绝对音感,发展内心听觉。

(三)即兴音乐

因为达尔克罗兹设计的课程强调即兴反应训练。因此,对实施这类课程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应的快速即兴能力;具备准确地听、识、视能力;他们应该尽可能多地记忆民歌、童谣及具有戏剧效果的曲调;应该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即兴音乐来激发、指导和促进儿童的行动表达。通过听音乐张力的变化和配合音乐,让孩子运用不同的自由想象动作,感受和表达这种变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即兴创作音乐不再仅仅是即兴创作的钢琴曲,它已经成为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各种乐器、人声和身体皆可为表达创作的媒介,伴随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培养想象力、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即兴的音乐活动可以从孩子学习音乐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在活动中,大人要善于启发和诱导,让幼儿进入这种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他们在自发、自然的情绪中创造自己的想象和表现。这就是即兴音乐活动的目的。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即兴音乐活动在儿童音乐潜能的开发和训练中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